書籍簡介:
書名:我的窩作者:張斌如出書機構: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網路支持:個人出書網 老人出書網
推廣發行:時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傳:時代教育出版社 時代文獻出版社 時代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年3月
字數:67千字
頁數:117頁
版次:2009年3月第1版
開本:850×11681/32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定價:25元
書籍序言:
老伴把電腦當“打字機”,花了不少時間,寫成這本《我的窩》。他本意是列印一二十本,給孩子和親朋好友看看就行了。後來經我鼓動,她才同意付梓;隨後翻出一些老照片,插圖印書。老伴寫書的動機,說來話長。
1969年,團中央決定全體人員下放。3月,我被指派參加團中央五七幹校先遣隊(成員包括:當時團中央機關和各直屬單位“三結合”領導班子成員,加上一些屬於“人民內部矛盾”的精壯勞力),去河南潢川黃湖農場,為大隊人馬到來,作生產和生活的安排準備。 此前,在京我已接受動員,讓我帶頭把全家遷到黃湖安家。於是,在大隊人馬到達以後,我又被派回京,協助作“戰備”“疏散人口”的事情,幫助大家搬遷,同時把兩個孩子和岳母一起,帶到幹校,安家落戶。
此後不久,留在北京的老伴(當時才39歲),在得到她所屬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工宣隊”的允許以後,趕緊處理了許多雜務,匆匆趕到黃湖來和我們會合。
老伴來了以後,一天,和一個大姐聊天,那位大姐非常贊同老伴的行動,說:“你來黃湖,這就對了!一家人在一起,喝口涼水都是甜的!”
“一家人在一起,喝口涼水都是甜的!”這句話深深地刻印在了我們的心裡。
老伴是在東北農村出生的,俗話“東北有三怪:窗戶紙糊在外;大姑娘含菸袋;生個孩子吊起來。”她就是那種一出生就被“吊起來”的孩子。時值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國難當頭,民不聊生,老百姓到處逃難。她的家庭並不富裕,沒有過過多少安定的生活。抗日戰爭勝利以後,動亂並未停止。後來父親失業,到外地就業脫離了家庭,她們母女生活甚至更加艱難。因此她從小就渴望安居樂業,這是她生活中的美好願景之一。
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她投奔革命,經過學習,先後被安排在革大文工團、華北話劇團、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和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演了不少的話劇,也主演過一些重要角色,滿足了她青少年時期從事藝術的嚮往,可以說如願實現了“樂業”。但是,她所憧憬的“安居”,卻姍姍來遲;中間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一度獲得,但又迅速失去。
我們倆年齡相差不多,我比她略大幾個月。在我“弱冠”之年,她19歲,我們不約而同,都離開青島,進入當時的北平,親歷了新中國1949~2009六十年間兩個難忘的“30年”。
兩個“30年”的演變,跌宕起伏,轟轟烈烈,既有狂風暴雨,天翻地覆,也有和風細雨,國泰民安。內容豐富龐雜,對比鮮明強烈。現在,無論從哪一個角度、哪一個方面,講述30年的發展成就、變化進步,都可以列舉出很生動的事例。從老伴寫的《我的窩》也可見一斑。
老伴一生省吃儉用,對物資享受沒有奢求,她為自己在晚年社會安定,能獲得“安居”,生活有保障,兒女自立圖強,感到心滿意足;一想到晚年生活的改善和迄今獲得的壽命,都已大大超過了父母,超過了自己的預期,更是感到非常幸運。她由衷祝願國家昌盛,社會和諧,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國泰民安!下一個“30年”更加美好!
珍惜現在,相互攙扶,相濡以沫,健康快樂地多活幾年,這是許多同齡人的共同願望。 我們也不例外。人生雖短,也會歷經不少巨變。正是:
浮生五味,厚德載福;
願景七彩,美意延年。
本書目錄:
瀋陽記憶
戰火中逃亡
州和海州
重回青島
北京成家
生兒育女
西總布胡同
幸運和磨難
晚景超預期
精彩賞析:
回想我小時候的第一個情景記憶,就是1933年在瀋陽時,大人們在搬床板和行李,我站在馬路旁守著兩條長長的木凳,路旁還有一條深深的土溝,爸爸對我說;“看著板凳,別動!”他們進了院子,單獨留下我一人站在路邊守著兩條板凳,一步也不敢動地看著它,怕它跑了。當時我比長凳高不了多少,不到三歲的孩子急切地盼望爸爸快出來接我。周圍一個人也沒有,我更不敢動了。
正在我無助時,爸爸從院門出來,左手抱起板凳,右手領著我進到院裡,走進西邊那間平房裡,我懵懵懂懂地感到這是新家。此時屋裡黑黑的,什麼也看不見,我被抱上大通鋪,坐在炕桌邊,看著爸爸擦煤油燈的玻璃罩。那個葫蘆樣的玻璃罩上,滿是黑的油煙,光用布伸進去擦不掉,要先哈一口氣,才能擦去,爸爸就這樣不斷地哈著氣,不斷地仔細擦……最後,玻璃罩被擦得亮晶晶的。然後,用火柴點亮了煤油燈的芯子,那燈座像個倒扣個飯碗似的,爸爸小心地把玻璃罩放進三個卡條里,頓時屋子就亮了。那種家的溫馨感覺,伴隨了我一生,雖然已經過去七十多年,如今仍記憶猶新。
當時,屋裡非常簡陋,除了床和炕桌外,就有一個鍋灶和一堆柴火,這是我記憶中的第一個家,我在這個“窩”里吃、喝、玩、睡,一切都很滿足。
記得在過年時,媽媽在灶前燒火做飯,讓爸爸哄我玩,家裡什麼玩具也沒有,爸爸在煤油燈前用雙手做出個“馬頭”樣的燈影,映在牆上,讓我看。我立刻認出來了,高興地喊:“馬,馬,那是馬。”爸爸把中指與無名指分開,又合上,那“馬頭”就不斷地動著,我樂得大叫著:“再來,再來。”
爸爸單手又變成“貓頭”,嘴裡還“妙妙”的叫著,我覺得太好玩了,真神奇。目不轉睛地看著爸爸又剪了張小紙片,折成三角形,貼在手背上,大拇指和小拇指夾一支筷子上下動著,像個戴草帽的人在鋤地……
正玩得高興,媽媽喊:“吃飯了。”這頓飯雖然比平日好,但是吃了什麼,我一點印象也沒有,我只記得那盞紅底座上有個亮晶晶的玻璃罩的煤油燈,甚至底座側面有一個彎彎的提把,我都記得清清楚楚。
雖然那時我還不到三歲,可那最簡單的手影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那種溫馨的、充滿親情的、“家”的感覺,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中。成年以後回想起我那最初的家——瀋陽的那一處偏僻的小平房,我的心裡還感到暖融融的。
大年初一,我要到院子裡玩,媽媽囑咐:“眼睛別老盯著看人家吃東西,露出饞像讓人家笑話。”當我和小朋友站在南牆下的梯子上時,看到小朋友手裡都有糖果,嘴在嚼著,我饞得快流“哈拉子”了,馬上把視線轉移,心想:“他們怎么有那么多好吃的?”我手裡空空的,和他們在一起挺沒意思,就悄悄地回家了。
過了年不久,老姨來到我家,我媽媽躺在大通鋪上,身旁躺著一個嬰兒,那是我的小妹妹,爸爸見她老哭,希望她文靜些,就給她起名叫雅如。老姨是來伺候媽媽坐月子的,每天為我們燒水做飯。記得有一天,老姨燒鍋準備做菜,先往鍋里倒油,我看她倒得比我媽倒得多,忍不住說:“別倒了,我媽媽倒得比你少。”我老姨不高興了,對我很不滿意,嫌我管她了,直向我媽告狀,不久她就回老家了。
老姨一走,妹妹的哭叫聲更多了。有一天,媽媽要去廁所時囑咐我說:“看好妹妹。”我點點頭,媽媽放心地走了。不一會兒,雅如就開始哭起來了,我拍她,哄她,她還是哭,而且哭聲越來越大。才三歲的我,急中生智,拉起旁邊的小棉被蓋上她的嘴,可是哭聲透過被子還是傳了出來,我沒有辦法只好坐到棉被上,果然哭聲止住了。
媽媽進屋了,我忙站起說:“她哭了。”媽媽到床邊掀起小被子,雅如又開始哭起來了。多懸呀,媽媽再晚點回來,她老被我坐著,非悶死不可。
我和雅如是爸媽僅有的兩個孩子,雖然他們都挺珍愛我們姐妹倆,但他們也都有遺憾。媽媽經常惋惜地向鄰居們訴說她第一次生育的故事:她第一次臨產時內土炕上疼痛難忍,輾轉反側,好不容易等產婆來到,孩子已提前出生了。那時候,農村根本沒有產前檢查,沒有普及科學接生知識,產婆也懂的不多,她看到孩子出生了卻沒有哭聲,也不知該怎么辦。就這樣,剛剛降臨到世界上的這個小生命,就無聲無息地夭折了。最讓媽媽心疼的是她辛辛苦苦懷胎十月才生下的這個寶貴的頭胎,是一個男孩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