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我國湖泊流域跨行政區水環境協同管理研究:以太湖流域為例》各章主要研究內容包括:第一章介紹了國內外流域跨行政區水污染的理論研究與管理實踐,通過對太湖流域自然、經濟、社會、水環境分析,總結了太湖流域水環境的總體特徵,對太湖流域跨行政區水污染的現狀進行了具體分析,指出太湖流域跨行政區水污染是流域環境管理系統性偏差所致,必須進行系統創新,構建以生態補償體系為核心的太湖流域跨行政區水環境協同管理模式。第二章分析了湖泊流域的結構特點,定義了描述湖泊流域跨行政區水環境協同管理的六個基本假定。提出流域跨行政區水環境協同管理“雙向付費”的理論框架,並構建了湖泊流域跨行政區水環境協同管理結構描述模型。以太湖流域為例,分析了流域跨行政區污染糾紛的產生機理,構建了太湖流域跨行政區水環境協同管理結構描述模型,提出建立流域跨行政區生態環境區域補償體系是解決流域跨界污染糾紛、實施流域跨行政區水環境協同管理的核心和關鍵的論斷,並具體提出了生態環境區域補償體系的主要內容。
第三章構建了我國工業污水、城市污水削減成本函式,並通過太湖流域環境統計數據分析,得到蘇浙滬兩省一市的化學需氧量(COD)、氨氮(NH3—N)、總磷(TP)三種主要污染物的削減成本函式,結果表明兩省一市三種主要污染物的削減成本函式差異很大。
第四章提出了套用行政手段建立流域跨行政區水環境行政協調模型,行政協調模型由流域環境成本最小模型和生態環境區域補償模型兩部分組成,其中流域環境成本最小模型歸結為一個帶有多約束的非線性規劃問題,其解為流域各地區的污染物最優削減量,生態環境區域補償模型採用“節餘成本均分法”確保補償地區和接受補償地區的利益均衡。構建了面向COD、NH.—N、TP削減的太湖流域行政協調模型,太湖流域的實證分析表明行政協調模型不但有效解決了湖泊流域資源最佳化配置問題,而且使上下游地區達到“雙贏”效果,較好地解決了流域跨行政區污染糾紛問題。
第五章通過對流域管理機構和流域各地區的博弈分析,提出了套用轉移稅(費)手段建立流域跨行政區水環境轉移稅(費)協調模型,並把轉移稅(費)協調模型轉化為一個兩層最佳化問題,上層是一個非線性最佳化問題,下層是一個多地區均衡問題,採用理想點法求解這個兩層最佳化問題的數值解,即為轉移稅(費)協調模型的最優稅率水平,也是流域生態環境區域補償標準。構建了面向COD、NH3—N、TP削減的跨行政區水環境轉移稅(費)協調模型,太湖流域的實證分析表明轉移稅(費)協調模型和行政協調模型具有相同的成本節約效果,都優於目前執行的現狀模型以及地區內部最佳化模型。綜合比較分析,提出轉移稅(費)協調模型既能充分利用經濟手段發揮流域各地區污染物削減成本差異優勢,降低流域污染削減成本,又具有強制執行、公平感強等優勢,因此,選擇轉移稅(費)協調模型推動我國流域跨行政區水環境協同管理比較合適。
第六章以太湖流域為例從體制、機制、組織、技術、標準、監測、法律等十個方面提出了促進我國湖泊流域跨行政區協同管理的具體政策建議。
第七章總結了《我國湖泊流域跨行政區水環境協同管理研究:以太湖流域為例》的主要理論創新成果、具體政策建議和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