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學院立足數位化的全媒體時代,凝練和突出辦學特色,從已實現要素驅動向效率驅動轉變的大網路、大媒體格局中,積極適應由效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的發展態勢,立足社會需求,引導學生注重推行理論聯繫實際的學習模式,積極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有利於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不斷完善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校地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以“瞭望社會發展、關注大眾民生、創新影視藝術、傳播主流價值”為目標,培養“就業能稱職、創業有能力、深造有基礎,發展有後勁”的套用型和技術技能型的廣播電視專業人才。
學院擁有四川省特色專業,精品課程和教學名師,著力建設學者型、專家型、創新型的師資隊伍。來自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北京師範大學、武漢大學、重慶大學、四川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國內著名院校以及各傳媒業界的教師100餘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職務的教師占比35%,專職教師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比例為48%,形成一支師資構成合理、學院結構最佳化、教研經驗豐富、實際操作能力強的專兼職教師隊伍。
辦學條件
學院擁有設備先進、功能完備、設施齊全的廣播電視、新聞製作、播音主持等教學實驗、實訓室和電視台,配置有成系列的採訪、編輯、播音、主持、攝影、攝像、錄音、剪輯製作等實驗實訓設備,以及配套完整的高清演播廳、小劇場、非編機房、放映廳、錄音室、導播室、攝影棚、音像資料室等完善的場地設施。
成果展示
四、風采與碩果:為前行道路設好坐標,為嚮往的事業架好橋樑
——紀錄片《竹跡》2009年入圍第十屆“金熊貓”四川國際電視節、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獲得第五屆中國大學生DV文化節專業組紀錄片類評選會大獎。
——我院學生代表團參加第十一屆《德藝雙馨》中國文化展示活動四川省總評選中表現優異,其中1名學生獲得金獎、2名學生獲得銀獎、3名學生獲得銅獎、2名學生獲得十佳獎、3名學生獲得優秀獎。
——2011級廣播電視編導8班黃昱舟同學創作的紀錄片《藝考生》入選第1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國際學生短片評選”單元,並經組委會推介獲得上海國際電影節和邁阿密國際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活動——中美大學生微電影大賽-國際學院獎,獲得紀實作品“優秀作品獎”。
——2012級主持與出鏡4班倪寒雪同學在第十屆《德藝雙馨》中國文藝展示活動全國總決賽中榮獲銀獎。
——2011級廣播電視編導5班張家源同學拍攝的公益短片《心愿》獲成都2012年青少年法治微電影大賽優秀作品獎;共青團中央首屆“為了明天—關愛青少年彩虹行動”全國三等獎;作品《單稜鏡》獲2013年“金熊貓”四川國際電視節入圍獎、56網“蛻變2013”微電影系列;作品《犬人》獲第2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劇情片單元入圍獎。
合作夥伴
學院與中央電視台、四川廣播電視台、四川新聞網、成都廣播電視台等多家主流媒體以及四川各地市縣級電視台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致力打造學生實訓及實習的平台,搭建學生走向社會的橋樑,增強創業能力,拓寬就業渠道。先後為國內各地各級的電視台、電台、報刊等傳統媒體以及網站等新媒體單位,輸送和培養大批的編導、記者、播音、主持、策劃、編輯、製作等適用人才,近幾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7%以上,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和讚譽。
藝術社團
傳媒學院現已有“品牌”效應的學生藝術社團主要有:
——24·25影視原創中心
這是面向廣播電視編導、電視節目製作專業學生而成立的社團。主要是為影視愛好者建立一個交流、學習的平台。旨在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用鏡頭記錄生活的點滴,匯集學生優秀作品,彼此交流心得,相互學習,互相促進;通過外出採風,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開展影視鑑賞、專業影視指導等活動。(可加照片)
——牛妞新聞社
這是適應廣播電視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專業學生需求而成立的社團。主要以學生視角,傾聽大學生心聲,緊跟校園脈搏,強調審美價值,以透視的角度調查校園資訊、傳播信息,構建學校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平台;在提升學生自身的新聞素養方面,該社團注意引領新聞創作中的審美創造,為新聞品位的提高展示學生的聰明才智。(可加照片)
——聲影播主社
這以表演(主持與出鏡)、主持與播音專業學生為主的社團。該社團的每一位成員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和心愿,旨在通過專業的訓練,站在屬於自己的一方舞台,在話筒前,讓所有人傾聽他們的“美”的聲音,看到他們“美”的聲影。(可加照片)
學生社團都積極開展、實踐第二課堂教學。
——主持與出鏡專業匯報演出,提高學生審美意識,以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匯報演出中中更好展示自己對“美”的追求。(可加照片)
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傳媒學院自覺適應“精英化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數量型教育”向“素質型教育”轉型、“傳統型教育”向“現代型教育”轉換、“封閉式教育”向“開放式教育”轉向的教育大趨勢,努力面向全體學生開展藝術活動,或以專業實踐的形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