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窯水泥

旋窯,又叫迴轉窯;區別於常見的水泥立窯。

旋窯,又叫迴轉窯;區別於常見的水泥立窯。
自1906年,丹麥史密斯公司的成套水泥裝備進入我國,1958年我國第一次自行設計、製造的兩套直徑2.4×40米中空乾法窯設備,在新疆烏魯木齊市順利投產成功。我國的水泥裝備從無到有,大致經歷了5個階段。
一、1906年天津市民族資本家周叔發先生人丹麥史密斯公司購進兩套2×20米中空乾法生產設備,在唐山市建成了啟新水泥廠,這是我國的第一座水泥工廠。1912年史密斯公司在北京成立辦事處,多次擴建啟機關報水泥廠,使該廠到解放前夕,擁有8條水泥生產線,其年生產能力達40多萬噸。1923年,上海龍華建成2條直徑2.3~3.4×66米濕法生產工藝線。1930年~1936年,廣州市西村建成3條直徑3~2.4×84米濕法生產線。1937年,重慶建成直徑3~2.4×84米濕法生產線。史密斯公司並於1928年將辦事處遷往上海,與德國克虜伯公司共同配合,向這些工廠提供了全套設備。這些設備從收塵、儀表、控制等都很齊全,設備質量較好,管理可靠,堪稱一流設備,形成了中國20世紀初40年代以前以民族工業為主體的水泥工業裝備形象。
二、日本入侵我國東北三省之後,為了建築工廠開礦山、製造軍火等需要,從日本引進大批成套水泥裝備,有直徑2.7直徑~2.3×60~78米的中空乾法窯,也有直徑4×42米半乾法窯,共20餘座,從東北的牡丹江、哈爾濱到華北西部的太原,建設工廠10餘座,年生產能力達200餘萬噸。這些設備大多由日本石川島、川崎、神戶等重機工廠製造,也有德國克虜伯的大型破碎設備等,與丹麥史密斯公司的二級中心運動減速等設備相比,日本製造的設備太多,工藝粗糙,選材較差,儀表控制簡單,很多沒有收塵設備,工廠污染嚴重,事故頻繁,操作不安全,不斷發生死亡事故。這些設備建國以後,國家用了較大的財力、物力,進行整治、改造、更新,才得以繼續使用。
三、建國初期,我國曾於1952年~1953年,先後向民主德國、羅馬尼亞、捷克、波蘭買進26套濕法水泥成套設備。在50年代中至60年代 初期,大批的國外機關報設備新技術進入中國,原有的老舊設備在新設備、新技術的影響之下,先後得到改造更新,我國的經濟建雖受美國為首的集團封鎖,水泥裝備已具備世界的先進水平。
四、我國的“一五”、“二五”、“三五”計畫建設時期,國家建設高潮興起,水泥開始列入國家緊缺物資,實行國家計畫分配,此時我國雖已能自力更生製造直徑2.4×40米的乾法中空窯和直徑3.5×145米濕法成套設備,但由於國家重型機械加工能力不足,全國軍工、冶金、水電、煤炭、交通等一一按計畫統一排隊生產,水泥裝備最後只能落實一二。在“自力更生”的感召下,一些加工能力有所剩餘的大中型造船廠,先後擠出力量,生產窯、磨等水泥主要設備,建材工業在大型工作母機少、工具機精度差、優質鋼材分配不足的情況下,也生產水泥設備,但是組織成套設備還需要許多輔機設備如電器材料、儀器儀表。到“文革”期間,更是難上加難。在水泥廠建設中,設備已成“僧多粥少”,靠找關係挖牆角組織成套;而質量上更“無繩自律”,靠修整進行安裝,一個工廠七八年才建成,裝備技術、質量及供應量已是最困難年代。
五、改革開放以來,調整水泥裝備製造與分配的機制,開放市場,水泥設備的供求關係發生了巨大變化首先是鄉鎮企業的興起,他們的技術從簡入繁,不斷提高,有的已掌握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先進技術水平如輥壓機、立磨技術,小型立筒預熱窯、一級破碎機等,他們與建材系統的機械企業並肓努力,組織生產了一大批機械化立窯、小型立筒預熱窯等成套設備,從水泥礦山的破碎運輸到水泥出廠的包裝、散裝出廠設備,一應俱全,從而使得我國的立窯水泥、小旋窯水泥每年從200萬噸~3500萬噸生產能力的速度增長,促使我國成為全球的水泥大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