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作為一家大型企業的銷售人員,史蒂夫·巴特勒(馬特·達蒙飾)幾乎就是一個現實生活中的美國夢的範例,本來他只是一個從農場走出來的男孩,卻變成了大都市商業化體系的一流的玩家可是,當他抵達一座小城鎮之後,卻突然發現自己展開的無疑是一場不在計畫之內的意外之旅,經歷的是一系列令人驚嘆的大起大落,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命運之神的力量與不可抗拒。受到公司的委派,史蒂夫和他的另外一位搞銷售的同事蘇·托馬森(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飾)一起來到了麥金利山附近的一座很有田園氣息的小鎮,由於近年來經濟方面的持續衰敗,也給這裡造成了致命的打擊,呈現出的是一片頹廢的景致,所以對於史蒂夫和蘇這樣的談判專家來說,他們無一例外地認為,這裡的居民肯定會無條件地接受他們公司的提議和申請的,那就是取得他們的土地的勘探權,好尋找天然氣的寶貴資源。這對工作搭檔本來認為這是一份輕而易舉的工作,他們也只需要在這裡停留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回公司復命了,然而,所有的一切很快就開始朝著令他們始料不及的錯誤方向發展起來。首先是這裡最受尊敬的老教師弗蘭克·葉茨(哈爾·霍爾布魯克飾)所發出的全社區範圍的號召,然後史蒂夫還遇到了讓他心儀不已的愛麗絲(羅絲瑪麗·德薇特飾)。特別是當能言善辯的環保激進分子達斯汀·諾貝爾(約翰·卡拉辛斯基飾)聞風而至之後,並煽動小鎮的居民為了保護當地的資源奮起反抗,也將一切不斷地逼至全面爆發的邊緣地帶。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
史蒂夫·巴特勒 | 馬特·達蒙 |
達斯汀·諾貝爾 | 約翰·卡拉辛斯基 |
蘇·托馬森 | 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 |
愛麗絲 | 羅絲瑪麗·德薇特 |
弗蘭克·葉茨 | 哈爾·霍爾布魯克 |
Paul Geary | 盧卡斯·布萊克 |
Drew | 蒂姆·金尼 |
Jeff Dennon | 斯科特·麥克奈利 |
David Stonehill | 特里·金尼 |
Donny | Johnny Cicco |
Claire Allen | 薩拉·林德賽 |
Lemonade girl | 列儂·懷恩 |
McKinley High Spanish Teacher | 羅絲瑪麗·霍華德 |
Officer Breedlove | John W. Iwanonkiw |
Gwen | Kristin Slaysman |
Richard Downey | Joe Coyle |
職員表
製作人 | 查爾斯·摩爾 |
導演 | 格斯·范·桑特 |
副導演(助理) | Neil Lewis |
編劇 | 馬特·達蒙、約翰·卡拉辛斯基、戴夫·艾格斯 |
攝影 | Linus Sandgren |
剪輯 | Billy Rich |
藝術指導 | Daniel B. Clancy |
美術設計 | Gregory A. Weimerskirch |
服裝設計 | Juliet Polcsa |
視覺特效 | Scott M. Davids |
布景師 | Rebecca Brown |
角色介紹
史蒂夫·巴特勒 演員馬特·達蒙 曾經是一個鄉村男孩,以大城市高級職業經理人的身份前往麥金利小鎮,勸說當地居民把農田賣給能源開發公司,進行天然氣開採。然而,能源公司在開採過程中會對當地造成污染,這些問題卻被能源公司隱瞞了起來。但是真相公布出來後,巴特勒的內心開始動搖了。 | |
蘇·托馬森 演員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 大型企業的資深業務員,與史蒂夫·巴特勒一起前往一個受到經濟衰退重創的麥金利小鎮,希望能夠購買開採權。這本來是一個很輕鬆的工作,但由於當地聲望很高的一個老師以及另一個草根組織領導的反對,他們在這裡四處碰壁。 | |
達斯汀·諾貝爾 演員約翰·卡拉辛斯基 一名積極的環境保護教育人士,30多歲,能言善辯,得知能源開發公司將要要對小鎮進行資源勘探後,揭開了不為人知的真相併鼓動當地居民進行反抗。 | |
愛麗絲 演員羅絲瑪麗·德薇特 麥金利小鎮上的一位美麗的教師,20幾歲,原本在小鎮上過著寧靜淳樸的生活,後與前來工作的史蒂夫·巴特勒邂逅,內心泛起漣漪。 | |
弗蘭克·葉茨 演員哈爾·霍爾布魯克 麥金利小鎮上一位資深的教師,備受當地村民的敬仰,在開發說明會上呼籲鎮民必須更深入了解開採案的優劣之處,並聯合環保人士達斯汀·諾貝爾與能源開發公司展開對抗。 |
幕後花絮
這部電影原本是馬特·達蒙的導演處女作的,但是因為過短的籌拍時間和一些創作上的衝突,達蒙放棄了執導,導演更換成了格斯·范·桑特。但是達蒙並沒有完全離開劇組,而是作為編劇和主演留了下來。這是馬特·達蒙第三次做編劇,前兩部電影分別是《心靈捕手》和《傑瑞》。達蒙的這三次編劇,導演都是格斯·范·桑特。
雖然這部電影的故事和紀錄片《天然氣之地》的故事有幾分相似,但是據影片的另一個編劇約翰·卡拉辛斯基透露說,影片最初的靈感來源是美國的風能企業。
獲獎記錄
時間 | 屆次 | 獎項 | 結果 |
---|---|---|---|
2013年 | 第63屆 | 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提名獎 | 獲獎 |
2013年 | 第63屆 | 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評審團大獎 | 獲獎 |
2013年 | 第63屆 | 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 提名 |
2013年 | 第63屆 | 柏林國際電影節VFF Talent Highlight Pitch Award | 提名 |
製作發行
上映日期
上映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日期 | 國家地區 |
---|---|---|---|
2012-12-28 | 美國 | 2013-04-04 | 塞爾維亞共和國 |
2013-03-22 | 中國台灣 | 2013-04-17 | 法國 |
2013-05-09 | 中國香港 | 2013-04-19 | 英國 |
2013-01-04 | 美國 | 2013-04-19 | 西班牙 |
2013-03-14 | 以色列 | 2013-04-19 | 愛爾蘭 |
2013-03-15 | 愛沙尼亞 | 2013-05-02 | 紐西蘭 |
2013-03-21 | 新加坡 | 2013-05-02 | 澳大利亞 |
2013-03-28 | 葡萄牙 | 2013-05-03 | 南非 |
2013-05-08 | 比利時 | 2013-05-16 | 泰國 |
2013-06-13 | 德國 | 2013-06-28 | 土耳其 |
2013-08-02 | 瑞典 | 2013-08-09 | 挪威 |
2013-08-15 | 丹麥 | 2013-09-26 | 巴西 |
2013-10-10 | 巴西 | 2013-10-11 | 芬蘭 |
2013-12-12 | 韓國 | 2014-08 | 日本 |
發行信息
發行公司 | 製作公司 |
---|---|
焦點電影公司 | 焦點電影公司 |
imagenation abu dhabi FZ | Benelux films distributor |
participant media | prorom meddia-trade |
pearl street films | alliance films |
Mars films |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該電影的故事直擊人心,將當代美國人的生活與自然環境、經濟危機緊密相連,無論題材還是表演都頗具衝擊力。(湖南衛視網評)
《應許之地》將背景放在當前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該電影以環保主義者與採用受爭議技術開採天然氣的大財團之間針鋒相對的話題,揭示了人們如何用理性和諧的方式,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衝突及現實問題。(新華網評)
反面評價
該電影過於寫實的美國小鎮生活、細膩的人物情感、不斷蹦出的美式冷幽默,不得不承認這些其實都算是優點,假如導演換一個也許會讓人覺得還不錯,儘管如此,也無法改變這部電影整體平庸的結果。雖然套著環保事件的外殼講著平常人的故事,從對人物的細膩描繪上表達其微妙的情感與心理變化,但缺少足夠的戲劇衝突使整部電影找不到任何高潮,而最後突然的轉折就連一直讓人感到還挺有意思的細膩表達都吞噬了,瞬間落入最無可救藥的美式主流價值觀的表達模式里。(21cn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