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1. 憂懼貌。
2. 淒涼貌。
出處
三國 魏嵇康《琴賦》:“是故懷戚者聞之,莫不憯懍慘淒,愀愴傷心。” 明劉基《述志賦》:“氣勃欝以憑中兮,心惻傷以憯懍。”
晉 陸機 《感時賦》:“悲夫!冬之為氣,亦何憯懍以蕭索。”
憯懍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為cǎn lǐn,解釋為憂懼貌,出自《琴賦》。
1. 憂懼貌。
2. 淒涼貌。
三國 魏嵇康《琴賦》:“是故懷戚者聞之,莫不憯懍慘淒,愀愴傷心。” 明劉基《述志賦》:“氣勃欝以憑中兮,心惻傷以憯懍。”
晉 陸機 《感時賦》:“悲夫!冬之為氣,亦何憯懍以蕭索。”
節目背景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第三季 繼2013年(首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及2014年7月13日第二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在CCTV-1...
節目背景 參演人員 節目賽制 比賽分組 寫詞庫,則莫不憯懍慘悽,愀愴傷心。” 宋 林逋 《途中回寄閭丘秀才》詩:“極目半...
詞語信息起源因為計算機只能處理數字,如果要處理文本,就必須先把文本轉換為數字才能處理。最早的計算機在設計時採用8個比特(bit)作為一個...
起源 作用 層次 方式 分布歷史生僻字自從有漢字以來,漢字也是在不斷發展和變化的。中國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約為3500至4500字,因為其中有些符號,...
歷史 用途 大全部首目錄1.一丨丩丫丬丶丿乀乁乂乄;乛 2.亅亠亻兒入八丷冂冖冫凡凵刂 3.力勹匚十卩廠厶夂又口囗土 4.士大女子宀寸小尢屍山巛...
部首目錄 字型檔正文《佩文詩韻》 中華韻典 是清代科舉用的官方韻書,士子進考場作試帖詩,必須遵守這部標準韻書的規定,和宋代的《禮部韻略》的作用差不多...
《佩文詩韻》 韻譜[編輯] 正語作詞起例[編輯] “中原之音”[編輯]歷史生僻字自從有漢字以來,漢字也是在不斷發展和變化的。中國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約為3500至4500字,因為其中有些符號,...
歷史 用途 大全上平聲一東東同童僮銅桐峒筒瞳中(中間)衷忠蟲沖終忡崇嵩(崧)戎狨弓躬宮融雄熊穹窮馮風楓豐酆充隆空(空虛)公功工攻蒙蒙朦幪籠(名詞...
上平聲 下平聲 上聲 去聲 入聲至德之和平。誠可以感盪心志,而發泄幽情矣!是故懷戚者聞之,莫不憯懍慘淒...
簡介 作品原文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