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清人徐兆昺《四明談助》載:唐開元(713—741),令房琯開鑿之以溉民田,名“闞湖”,又名“慈湖”。據史料,慈湖歷史上還曾名“德潤湖”、“普濟湖”等。名“闞湖”是紀念三國吳將都鄉侯闞澤而名之,故也稱慈湖為“德潤湖”。至於“普濟湖”,慈湖又以普濟寺在其北,故名“普濟湖”,而“慈湖”之名是南宋著名學者楊簡命名的。
楊簡後隱居慈城,築室湖畔,於談妙澗畔建屋講學,世稱“慈湖先生”。他說:“溪以董君慈孝而得名,縣又以是名,則是湖宜亦以慈名”———既然以慈名溪,又以溪名縣,當然也要以慈名湖,取名“慈湖”了,又作詩云:“惜也天然一段奇,如何萬古罕人知。只今煙水平軒檻,觸目無非是孝慈。”
“寺僧築堤湖中,直貫南北,以通往來。”《寶慶志》記載,普濟寺僧人為了通行方便在湖心築長堤貫通南北。宋天聖五年(1027),縣令孫知古在堤上建亭,名曰:清涼亭。嘉祐二年(1057),縣令唐昌期又更名為“涵碧亭”。乾隆三十七年(1772),縣令胡觀瀾在湖心堤上重建六面重檐,12根石柱承托亭頂的攢心式廊亭,供人歇足、納涼,為緬懷宋人慈湖先生楊文元師道教澤,命為“師古亭”,意思是師古法今,向先賢學習,為民眾造福。至今“師古亭”東南角石柱上還隱約可見“乾隆三十八年仲夏”的字樣。
“師古亭”石柱上刻有兩副對聯,亭北石柱:“錦城環抱峰頭翠,鏡水平分澗底清。”亭南石柱:“三圍秋色從中起,一片冰心望里收。”兩副對聯把慈城之美、慈湖之美刻畫得淋漓盡致。宋代進士桂錫孫曾盛讚慈湖美景:“一碧浸空,千翠倒影,山含采而水含暉。”據說以前慈湖還有神奇的漂浮島,不過現在已不能隨風漂移。
人文淵源
闞峰巍巍,慈水漣漣。走進慈湖,穿越千餘年歷史文脈,慈湖人文底蘊深厚,源遠流長。漢代的董黯、闞澤,唐代的房琯,宋代的楊簡、王安石,明代的羅貫中等歷代名賢都在慈湖留下了蹤跡,慈湖邊的普濟寺、慈湖書院遺址,董孝子井……也曾寫下“慈”的篇章,慈湖的歷史,可以說是今日慈城的一部起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