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情境因素包括人際間的交往距離、交往頻率、交往中的集群性和個體的情緒體驗等等。
(一)時空距離
時空距離是影響人際吸引的一個因素。如果其他一切條件不變,個體與個體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距離越接近,交往的頻率可能就越高,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正所謂“遠親不如近鄰”。一般說來,與自己的同學、同事、朋友、同鄉、近鄰等接近的機會多,交往的機會多,就容易產生好感和建立友誼。
1.距離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凡是地理位置相對接近者,自然容易激發人際互動關係。距離的遠近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尤其在一些被自然地理區域隔開的住宅區里,表現得更加明顯。與距離較遠的人,其形成或繼續保持友誼就顯得比較困難。
為什麼鄰近性能產生喜歡?其部分原因可能是由於熟悉,同時簡單的人際互動也會提高彼此間的好感。西方社會心理學家最簡單的解釋認為“離得近的人會比離得遠的人更有用”。因為離得近,接觸交往的機會多,刺激頻率高,選擇朋友就比較容易,一個人和我們住得越近,我們就越能了解他,也就越能成為朋友。我們認為,人們對連續相互作用的期望也是一個因素,如果有人住在隔壁,我們會經常接觸他、碰到他,所謂“抬頭不見低頭見”,就努力想讓接觸愉快一些,於是總是試圖說服自己,這個環境是令人愉快的,這個人是令人喜愛的,至少不特別讓人難受。如果人們期望和鄰居保持友好關係,就會對鄰居作出積極性評價,誇大鄰居的積極品質。對鄰居來說,這樣的交往者是富有魅力的。同時,由於經常接觸,互相了解,容易預測他人的行為,因此能常常發生適宜的反應,促進相互關係的發展。另外,根據人們的經驗,在交往時距離接近可以節約時間和精力,使雙方不會感到個人負擔過重。隨著交往機會的增多,相互熟悉程度的提高,彼此互有好感,人際吸引就會增加。
最後,人們應當注意到,距離並不是形成人際關係的主要因素。西方心理學家在人際吸引的研究領域中,誇大物理距離的影響力,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我們認為,它只是影響人際關係的眾多因素之一。
2.交往頻率
交往頻率是指人們互相接觸次數的多少。一般說來,人們彼此之間交往頻率越高,刺激對方的機會越多,“重複呈現”的次數越多,越容易形成較親密的關係。交往的頻率增多,容易形成共同的經驗,有共同的話題和共同的興趣,共同的感覺。對素不相識的人們來說,交往的頻率在人際關係形成的初期起著重要的作用。
另外,有些心理學家對此問題也進行了實驗研究。他們以嘗試某種飲料的適度為藉口,要求互不相識的女孩子去不同的房間走動,使她們有不同次數的見面機會。實驗要求她們在見面時不許談話,然後實驗者要求她們評定對不同對象的喜歡程度。結果表明,相互見面次數的多少與相互吸引的程度有正相關。見面的機會多,相互喜歡的程度就大。
然而,應該認識到上述心理學家的研究過於誇大了交往的頻率對吸引的作用,他們把研究重點放在交往的次數上,重視交往的形式,而忽略了人們之間交往的內容、交往的性質、交往的動機,這是不恰當的。實際上,人們彼此之間交往的內容等常常比次數更為重要,對於具有一定知識修養的個體來說尤其是這樣。
(二)結群或集群性
人是一種群居性動物,從人類社會誕生那時起,人們就開始結成群體進行活動,共同努力奮鬥來獲得大自然的庇護,滿足生存、安全和歸屬的需要。因此,西方社會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麥獨孤(W.McDougall,1908)認為人有群居的本能,並把它解釋為是由生物遺傳特性所決定的。當然,這種觀點是片面的: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結群的需求確實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不僅人類如此,其他動物也是如此,不過人類的這種需求有相當大的個體差異。有些人喜歡社交,有些人喜歡孤獨,有些人喜歡活動,有些人喜歡靜坐。這樣,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在不同的時候和場合所表現出來的結群需求也就有所變化,這種變化體現出來的人的結群性遠比動物的結群性來得高級複雜。
人的需要是使人產生某種行為的內在動機,是行為的先兆。因此,在交往過程中如果兩人的物理距離比較接近,而且交往者又有這種結群的需要時,交往的機會便可大大增加,雙方都表現出交往的渴望、主動性和積極性,並且在交往過程中熱情地應答對方,使對方也沉浸在交往的熱烈氣氛中,這就容易使人際關係顯得輕鬆、愉快、和諧融洽。反之,如果雙方無意進行接觸,雖然距離很近,也會因擦肩而過而錯失良機,這種情況是經常發生的。
(三)情緒體驗
在人際關係中,人與人之間交往中的情緒體驗也是導致人際吸引的一個重要因素,這種體驗著重表現於交往者對交往對象的態度上,如印象的好壞,個人的喜惡、情緒的狀態等等。研究表明,情緒狀態在很多時候影響人際吸引(nSBerry & LSHansen,1996)。總之,我們喜歡那些喜歡我們的人,以及能給我們令人愉快或愜意體驗的人。
克洛拉和拜恩(1974)用實驗研究證明:個體的情緒體驗乃是決定人際吸引的主要因素。凡是能給人們帶來不良情緒感受的則會形成嫌惡的關係。日常生活中,我們知道,如果一個人的存在能使別人感到快活舒適,你就會喜歡這個人,而那些使你感到生氣、焦慮厭惡的交往對象,就會引起你的反感而不喜歡他。
個人的情緒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特別是交往情境因素會左右我們的體驗,而這些情緒反應又影響到人際間的吸引力。個體的情緒體驗確實影響著人們對一個人的評價,雖然這種評價有時帶有濃厚的主觀色彩,受個人的知識、經驗、個性等因素的影響。但是,人們的確在有意或無意地進行評價,對交際者進行選擇。問題在於我們應該進行適當的自我控制和調節,儘量能客觀地評價交往對方,例如,一般地,我們都喜歡整天嘻嘻哈哈、歡歡樂樂的樂天派,從他們那裡我們得到情緒的感染,感到輕鬆、愉快。喜歡和他待在一起,這樣的過程經過不斷強化,從而增加他們的吸引力。一旦碰到一個悲傷、憂愁和焦慮的人,整天垂頭喪氣、無精打采,“陰雲密布”,我們也會受到感染,從而退避三舍,喪失與他交往的動機。可以說,積極情感導致對他人的積極評價(喜歡),而消極情感導致消極評價(厭惡)。(J.P.Dovidio,etal,1995)對於激不起我們情緒共鳴的人,對我們也產生不了吸引力。因為“積極的情緒能使個體尋找和探索環境的新奇方面,消極的情緒造成警惕性提高和必要時撤退”。(J.T.Cacioppo & G.G.Berntson,1999)因此,可以說,交往動機決定交往行為,交往中的情緒體驗決定交往結果。西方心理學家進行的實驗研究,往往把兩者對立起來,因而也就不可能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
影響
對人的知覺而言,情景因素是否對人的知覺產生影響,一方面取決於情景因素的性質與特徵,但更重要的是取決於情景因素與被知覺者、知覺者的關係。對於知覺者來說,首位因素、就近因素和末尾因素容易對知覺者產生影響,而其他因素對知覺者的影響則相對較弱。對於被知覺者而言,與被知覺者相似性越高或者差異性越大,則影響也就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