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論

情報論

情報論 1 15

《情報論》的出版

封面封面
趙冰峰先生的《情報論》一書,已於2011年6月由兵器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共26萬字。該書圍繞情報的認知對抗本質,就情報的概念、邏輯、原理、過程、歷史、組織、建模方法、戰略與戰術、矛盾屬性等方面展開了專題論述,並對古今中外一些重要的情報學著作做了理論上的挖掘與闡釋,對我國情報理論研究中所面臨的重大理論困境和情報實踐活動中所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做了學理方面的有力探索和解答。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情報論 / 趙冰峰著. -- 北京 : 兵器工業出版社,2011.6
ISBN 978-7-80248-588-4
Ⅰ. ①情… Ⅱ. ①趙… Ⅲ. ①情報學-研究 Ⅳ.①G35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1)第048399號
作者簡介:趙冰峰,男,1978年生,山西人。2001年獲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學學士學位,2007年獲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情報學碩士學位。曾在多家企業的多個管理崗位任職,並長期從事情報學基礎理論研究。已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情報學專業以及企業管理方面的論文數篇,並獲實用新型專利一項。

《情報論》的目錄


1 以運動的哲學觀點建立情報學元理論
2 論情報的組織
3 論情報的過程
4 論情報的認知對抗本質
5 論情報的邏輯
6 論情報的歷史演化形態
7 論情報的過程建模
8 論競爭情報
9 論情報的原理
10 論情報的戰略與戰術
11 論情報的矛盾屬性
12 《間書》讀書筆記
13 《<武經七書>軍事情報思想研究》精彩觀點摘錄
14 《新冷戰史研究—美國的心理宣傳戰和情報戰》讀書筆記
15 《美國軍事情報理論著作評介》讀書筆記
16 關於決策的讀書筆記
17 人民情報是一種高級的國家情報體系
18 “蹤跡”法在情報工作中的意義
19 某林業企業投資經營戰略調整的評估意見摘要

《情報論》的序

包昌火先生在《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再談情報學》一文中,言簡意賅地描述了中國情報學的研究現狀:“我國的情報學研究淡出政府和企業峰火連天的市場拼搏、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和應對變革的管理決策,偏離了組織的情報活動和決策制訂,漠視了耳目、尖兵、參謀的歷史重任,鮮有情報學家對重大事件、威脅和危機的研判、警示、呼喚和謀劃,中國情報學界出現了一種奇異的景象: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情報學的靜悄悄折射出了情報學界的寂寞!
事實上,中國的情報學研究缺乏國家意識形態的有力推動,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以市場換技術”等為代表的國家意識形態,在學術研究的動力上阻礙了情報理論的自主創新,中國的情報學研究缺乏推動其發展的社會基礎。處於市場和權力壟斷地位的國有企業和國家機構,基本不在乎來自於國內或是國際的市場競爭,而年齡短、規模小、情報意識淡薄和情報經驗缺乏的私營企業,根本無法支撐起獨立的情報研究體系,同時,由於學術界的社會調查能力低下,社會實踐範圍狹窄,加之金錢與利益的腐蝕,已無法維護嚴肅的學術生態環境,鮮有有價值的學術成果出籠。所以當“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的時候,當美國霸權到處圍剿中國的時候,當中國企業在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上節節敗退連連吃虧的時候,中國情報學沒有表現出足夠的智慧和勇氣,沒有走上自己獨立的學術研究道路。
其實,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戰爭頻乃的國家,其情報文化瑰麗無比,情報思想宏闊精深,情報論著汗牛充棟,無數的兵家、雜家,或鬥智,或鬥勇,你合縱,我連橫,將個兵之奇正、道之陰陽,耍玩的爐火純青;才罷了“反間”計,再上個“美人”計;左手“拋磚引玉”,右手“聲東擊西”;今個“瞞天過海”,明個“指桑罵槐”;揮霍了無數的“洪濤武略”,權當“略施些小計”;展抒了無數的智慧,只為爭他個“道義”二字;揉碎了世事塵埃,忘卻了秋去春來
本書收錄了作者近年來關於情報學的一些研究成果,其中有數篇專題文章曾在國家核心刊物上公開發表過。作者拋棄了既有情報理論中的靜態觀念,將情報視作為一個以認知為中介的社會鬥爭運動過程,不再局限於情報技術的細節,不再局限於西方理論的修修補補,而是直接地面對情報學的基礎理論困境,直接地面對我國情報實踐所面臨的重大社會現實問題,在廣泛吸收我國古代豐富而深厚的情報思想營養基礎上,大膽地提出假設,仔細地分析論證,系統地梳理總結,以期在情報理論方面實現質的突破,從而為我國情報實踐套用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推動。但是很顯然,作為一整套全新的情報理論體系,本書的研究成果依然是不足的和不夠的,希望中國的情報學界同仁能夠共同努力,共同開創情報學理論研究的新局面。
最後以包昌火先生的呼籲作為結尾:“實際上情報學並非起源於文獻學和圖書館學,而應是起源於軍事學和謀略學,起源於人類的情報活動和諮詢活動,與人類的競爭和決策相伴相生,它們形影相隨,而又若即若離。追本溯源,我們的老祖宗應是孫子,而非布希,也非申農。該到還情報和情報學以本來面目的時候了!”。
趙冰峰
2011年3月10日星期四 北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