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愴[柴科夫斯基交響曲]

“悲愴”(第六)交響曲,是“19世紀俄國知識分子社會生活的寫照”,“它引起人們對那個黑暗的、慘無人道的制度的永久的懷疑,從而激發人們為自由、光明、美好的生活而奮鬥”。

簡介

《“悲愴”(第六)交響曲》是柴科夫斯基的絕筆,同李斯特的《前奏》一樣,是作曲家一生經歷感受的寫照。柴科夫斯基的一生更加坎坷,心靈的維度更為深厚。我們不妨對比一下王國維先生的話,似有異曲同工之妙:“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第一樂章

大體保持了奏鳴曲式,先是一陣疑惑不安,之後是很長一段甜蜜溫馨的喘息,作者深情地欣賞著哺育他的俄羅斯大地,有《第一鋼琴協奏曲》的味道。但最終受到當頭一棒,從夢中驚醒,強烈起伏的音響碰撞著,不得不捲入人生的旋渦,現實是不容逃避的,必須頑強地與命運奮起抗擊。末尾安詳的副部主題重現,暫時擺脫衝突後,倍加珍視寧謐和諧的生活,自然地進入下一樂章。

第二樂章

“別致的五拍子圓舞曲”,如歌的旋律,民族的詩情畫意……重新體味著生活,雖然心靈受過折磨,滲透著淡淡的悲傷,但依舊傾訴著內心對美好生活不渝的理想,陶冶著一顆純淨的心靈。這便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三樂章

“是諧謔曲和進行曲的奇異的結合”,但“既不是悲壯的也不是英雄的”,而是抗爭的——命運中不可避免的、沒有勝負的抗爭。主部小調主題短促有力,顯示出奮力一搏的堅定決心。反覆出現,力度一次次漸強,預示著將與命運相碰撞,同時顯出內心雖有恐懼且攜帶著悲涼的創傷,但並不退縮、並不逃避,由一種內在的不熄的力量支撐著竭盡全力地前行,氣壯山河。在無比雄壯的節奏背後是一種絕望的抗戰,“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四樂章

對現實的憂傷、迷茫貫穿整部樂曲始終,但第四樂章中人生大風浪均已過去,精疲力竭,而命運仍舊無情和不可抗拒,愈加惆悵,悲痛欲絕。在發自肺腑的苦悶、奮起調動的激情之後,這裡再一次的茫然無措:“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突出體現了朗所指出的柴科夫斯基的性格:“他的精神狀態與努力目標之間的猶豫不決,即使在他最成熟的作品中也具有這種特點。”

綜述

然而對俄國人來說,性格的猶豫不決並不等於喪失信念甚至死亡。命運的無情、內心的痛苦可以使他一時憂鬱絕望,但並不會摧毀他。第一樂章的抗爭是主動的、有力量的,決不是只有招架之功;第三樂章更是用盡氣力拚命一搏,雖然愈發力不從心,但直到第四樂章絕望而預感到死亡的心靈仍在頑強地跳動。這顆飽受創傷的心靈也許在失去梅克夫人的時候就可以停息了,但它一直延續到《第六交響曲》作了最後一搏。就算他感到自己時日不多,但也決未料到這將是“最後一搏”。“我生平沒有像現在這么滿足過、驕傲過和愉快過,因為我確實完成了一件佳作。”“我知道這部作品是頂忠實的,我愛它;我過去的作品,我是絕對不愛的。”類似的情感經歷在他的同胞穆索爾斯基、拉赫馬尼諾夫身上均有體驗,而並未催垮他們。因此柴科夫斯基很可能藉此回首數十年的艱辛奮鬥,“歌以詠志”。

但毫無疑問的是,“悲愴”是“19世紀俄國知識分子社會生活的寫照”,“它引起人們對那個黑暗的、慘無人道的制度的永久的懷疑,從而激發人們為自由、光明、美好的生活而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