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夫人傳說

息夫人傳說

息夫人傳說是中國民間傳說之一,《息夫人傳說》的故事始於春秋時期,以早期中國民間口頭語言的流傳為主要特徵,後以出現完整簡練的文字形式為主要特徵。共有9個情節,該故事從春秋流傳至今,蘊涵了二千多年來,各個歷史階段的歷史信息,涉及倫理、民俗、宗教、文學、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具有彌足珍貴的歷史研究價值。由息夫人歸葬地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和息夫人出生地河南省信陽市息縣共同申報。

簡介

所屬地區: 河南 · 信陽 · 息縣、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

文化遺產名稱:息夫人傳說

遺產編號:Ⅰ—2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息縣、黃陂區

遺產級別: 市

息夫人又稱“桃花夫人”,本名息媯,原是春秋時息國君主的妻子。由於她的容貌太美麗,楚王在公元前680年滅息國時,遂將息媯據為己有。後來,息媯“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王問之,對曰:‘吾一婦人,而事二夫,縱弗能死,其又奚言 ’” 《左傳》莊公十四年 於是,息夫人在歷史上的悲劇女性角色由此奠定。

內容

桃花廟

話說息夫人嫁給楚文王之後,有一年,秋風送爽、桂子飄香的時節,楚文王興高采烈地出城打獵,預計兩三天后才能回宮。息夫人趁此機會,悄悄地跑到城門處私會還在做守衛的前夫息侯,兩人見面,恍若隔世,觸景情動。

息夫人邊哭邊說:“我在楚國的王宮,忍辱偷生。起初,我是為了保全大王您的性命。後來,我就想著今生能夠再見大王一面……如今,我心愿已了,我死也瞑目了。”

息侯聽言,心碎腸斷,他安慰息夫人道:“如果蒼天憐念你我,將來或許還有重聚之日。我甘任守城衛士、做楚國的小吏,我也是在等待和您團圓的機會啊!”

息夫人聽了丈夫的話,心如刀絞。她覺得,與其痛苦地偷生苟活,還不如慷慨一死,一了百了。於是,息夫人奮力朝城牆用頭撞去。息侯阻攔不及,眼看自己的妻子頃刻命亡。息侯大慟,頓時萬念俱灰,為報答息夫人的深情,也撞死在城下。

楚文王打獵回來,聽說此事,黯然神傷,有感於二人的真情,命令以諸侯之禮將息侯與息夫人合葬在漢陽城外黃陂的桃花山上。

後人在山麓建祠,四時奉祀,稱此祠為“桃花夫人廟”,又稱桃花廟。

至今,桃花廟仍為漢陽府(今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的名勝之一。

唐代大詩人杜牧途經漢陽時,曾到桃花夫人廟中憑弔,並題詩道:

細腰宮裡露桃新,脈脈無言度幾春。

畢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墜樓人。

息亡身入楚王家,回看春風一面花。

感舊不言常掩淚,只應翻恨有榮華。

功績

據傳,息夫人嫁入楚國之後,楚文王熊貲對她十分寵愛。他在楚國別都穰邑(今鄧州西南隅)為息夫人建造一座紫金山,並開鑿修建桃花洞。紫金山上,古柏森森,山下廟宇樓榭齊整,山旁泉水潺孱。在楚國生活時,息夫人愈加精進,成了楚文王的賢內助,她建議楚文王對民眾施行休養生息的政策、儲備重臣、重視教化、嚴治後宮……多被楚文王採納。楚文王死後,息夫人傾力輔佐太子熊惲,除逆安邦,重外交、選賢才、赦天下、勸農桑,大膽改革,最後還政於君,為楚成王及後世楚王奠定了雄霸中原的基礎。

平安神

息夫人有著拒絕以色侍人、倡導女性自立的鮮明個性。她對中原文化和楚地文化的交融發揮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她建立一身赴難、勸課農桑、推崇新政、輔幼稱霸的四項功勳。

傳承意義

《息夫人傳說》故事傳說的主要價值在於:第一,該故事從春秋流傳至今,蘊涵了一千多年來各個歷史階段的歷史信息,涉及倫理、民俗、宗教、文學、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具有彌足珍貴的歷史研究價值。

第二,該故事千百年來被打造為中國最古老的經典傳說之一,且在流傳的同時不斷被補充和創新,具有與時俱進的開放性素質以備提煉,富含優秀的思想資源可供挖掘,蘊藏許多成功的創作經驗可資借鑑,在繁榮我們的文藝創作的同時,可以從時代要求出發,賦予它新的思想內涵,使之服務於當代“三個文明”建設。

第三,息夫人傳說所頌揚的以家國情懷為核心的“平安”精神,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極具現實意義。作為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它是在黃陂獨特的歷史文化氛圍中發育成熟,既突出了“平安”的主題,又驚險曲折神奇,並通過說唱、戲曲、影視等多種藝術創造向全國各地流傳,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