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頭龍

恐頭龍

恐頭龍(學名:Dinocephalosaurus)是種已滅絕爬行動物,屬於原蜥形目的長頸龍科,生存於三疊紀中期的海洋,約2億2800萬年前。恐頭龍身長2.7米,其中1.7米是頸部與頭部。東方恐頭龍(D. orientalis),是在2003年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的李淳等人所敘述、命名。它的屬名意為“有恐怖頭的蜥蜴”。恐頭龍是第一個發現於中國的三疊紀中期的原龍類動物。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恐頭龍恐頭龍

恐頭龍的外表非常類似長頸龍,具有極長的頸部,兩者都被歸類於原蜥形目的長頸龍科。長頸龍的身長約6米,頸部長3米;而恐頭龍的身長約2.7米,頸部長1.7米。長頸龍的頸部有12節長頸椎,而恐頭龍的頸部則由至少25節頸椎構成。長頸龍、恐頭龍的長頸部,被推測是平行演化的結果。長頸龍的長頸部功能,目前還沒有定論;而長頸龍的長頸部功能,被推測是在海中捕抓獵物。恐頭龍與其他原蜥形類不同,是種完全水生動物,但被推測仍會返回陸地產卵。根據大部分原蜥形類的四肢結構,顯示它們生存於陸地上;而成年恐頭龍的四肢骨化程度低,構造簡單,類似許多水生四足動物,顯示它們可能已適應水生活。

化石考證

頭部化石頭部化石

根據恐頭龍化石發現處的海相沉積層,恐頭龍應該是生存於淺海環境。恐頭龍的牙齒銳利而交錯,顯示它們可能以魚類為食。恐頭龍可能利用長頸部搜尋、並捕抓獵物,在搜尋的過程中,長頸部可避免獵物看到恐頭龍的完整身體而逃走。恐頭龍的頸椎有明顯的橫突(Transverse processes),增加頸部肌肉的附著面積;而頸部肋骨與頸椎的關節連線處,接近前一節頸椎的後緣。李淳等研究人員根據這些特徵推測,恐頭龍的頸部動作不靈活,但能夠藉由頸部肌肉的收縮、擴張,擴張頸部的食道,將獵物吸入嘴中。綜合上述特徵,恐頭龍可能生存在淺海中,以長頸部搜尋、捕抓魚類,並將獵物吸入嘴中。
在2005年,大衛·彼德斯(David Peters)等人提出不同結果的理論,認為恐頭龍的頸部無法做出收縮、擴張食道的動作,而且能做出靈活的頸部動作。根據大衛·彼德斯等人的重建圖,他們認為恐頭龍的胸部寬而平坦,眼睛、鼻孔位於頭顱骨頂端、上頜前端彎曲。大衛·彼德斯等人推測恐頭龍的游泳能力有限,而認為它們應該是生存在淺海底層,以靈活的長頸部捕抓游經其上方的魚類。

物種分類

恐頭龍被歸類於主龍形下綱的原蜥形目(又名原龍類),但其詳細分類位置仍未確定。恐頭龍、長頸龍具有許多類似的特徵,例如:極長的頸椎、頸椎與頸部肋骨的連結方式。在身體外形部分,恐頭龍則較類似巨踝足龍的大型標本。此外,恐頭龍、巨踝足龍都具有長而低矮頭顱骨,頭顱骨的眼眶後部分呈短而狹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