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山[古代北嶽恆山]

五嶽之中古北嶽恆山,從春秋戰國到明代中期一直在河北境內,即今天河北省保定市的大茂山。明末清初時才被定為山西渾源天峰嶺(玄武山)。古籍記載一般為曲陽恆山(後行政區域變更,位於阜平縣、唐縣、淶源三縣交界處),曲陽恆山改稱大茂山,又稱神尖山,阜平人、淶源人稱之為神仙山。

歷史

恆山[古代北嶽恆山] 恆山[古代北嶽恆山]

自中華文明有信史以來,春秋戰國至明代,北嶽恆山一直在曲陽(後來行政區劃有所變更),直到如今曲陽縣還保留有北嶽廟,歷朝也都在此祭祀北嶽。我國名山五嶽之中的北嶽是明末清初時才被定為山西渾源天峰嶺的,而古北嶽恆山則從春秋戰國到明代中期一直在河北境內,也就是河北省保定市的阜平縣大茂山。從秦代到清初1700多年的歷史中,歷朝皇帝祭祀的恆山都在河北省的大茂山,這些都有史書記載。自秦代至明代,北嶽恆山一直在曲陽(後來行政區劃有所變更),直到如今曲陽縣還保留有北嶽廟,歷朝也都在此祭祀北嶽。直到明朝後期才把北嶽恆山“易地安置”到山西渾源,清代才開始在山西的恆山祭祀北嶽。

古恆山位置

北魏酈道元所作《水經注》載“又東南過中山上曲陽縣北,恆水從西來注。之滱水自倒馬關南流與大嶺水合,水出山西南大嶺下,東北流出峽,峽右山側,有祗洹精廬,飛陸陵山,丹盤虹梁,長津泛瀾,縈帶其下。東北流注於滱”。通過滱水和恆水可以確定古恆山位置。(滱水即今唐河,恆水即今橫河)

北宋沈括所作《夢溪筆談》載“北嶽恆山,今謂之大茂山者是也。半屬契丹,以大茂山分脊為界。岳祠舊在山下,石晉之後,稍遷近里”。

《中國歷史地圖集》載明,自春秋時期起到明朝早期,北嶽恆山一直在河北曲陽和淶源之間,也曾稱常山、大茂山;明朝後期和清朝,恆山才標註在山西渾源。

《辭海》、《辭源》、《中國大百科全書》等指出,北嶽恆山在曲陽西北,也名常山,自虞舜帝以下歷代王朝皆祀北嶽於曲陽,明代始以山西渾源的玄岳為北嶽恆山,清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移祀北嶽於渾源。

古恆山佐證

定州奏,大風雹, 北嶽廟殿宇樹木悉摧敗之。因山立廟,即今天曲陽北嶽廟。

恆水從西來注(《水經注》),是以山名來命名河流名,即今天橫河。

代郡,秦置。莽曰厭狄。有五原關、 常山關。(《漢書 地理志》),是以山命名關隘,即今天倒馬關古代也稱作鴻上關,是明朝長城內三關之一,在恆山北麓。

太后欲王呂氏,乃先立所名孝惠子強為淮陽王,不疑為 恆山王;其中以地名冊封王位。年六十二卒,後以德裕貴,追贈中書左丞,封恆山郡公,謚正毅(《元史 列傳》),以地名封公爵。

常山由來,為避漢文帝劉恆諱,把恆山改名 常山

趙王遂立二十六年,孝景時晁錯以過削趙 常山郡,諸侯怨,吳、楚反,遂與合謀起兵。(《漢書 列傳》)己亥, 恆山郡太守顏杲卿敗何千年,執之,克趙、鉅 鹿、廣平、清河、河間、景城、樂安、博平、博陵、上谷、文安、信都、魏、鄴十 四郡(《新唐書 本紀》)。皆是以山名而定郡縣名。即現在河北省會石家莊市及周邊正定、元氏等地,正定即是常山郡治所。現在正定縣的一些地名和企業名中還可以經常見到“恆山”。

曲陽縣因地處古北嶽恆山彎曲的陽面而得名。

《五嶽真形圖》其中 北嶽真形圖有載北嶽恆山,在定州曲陽縣,是長桑公真人得道之處,天涯、崆峒二山為副。岳神姓晨諱咢,封號“安天元聖帝”。北嶽者,主世界江河淮濟,兼四足負荷之類,管此事也。五嶽真形圖石碑在泰山和嵩山均有相同記載,據傳日本根據泰山真形圖和泰山等高線對比,得出中國古代發達的地理勘測技術,那么若是研究北嶽真形圖恐怕要在河北而不是山西渾源了。

《孫子兵法》中載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 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敢問:"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所謂靈山出靈物,常山蛇陣中國古代著名軍陣。

北嶽“改祀”

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兵部尚書馬文升,議祀北嶽於曲陽改為渾源,理由是:一是曲陽在京都之南;二是曲陽北嶽廟距北嶽恆山140里;三是宋失雲州,始祭恆山於曲陽。這第三個理由純屬編造,時任禮部尚書的倪岳予以反駁,奏議沒有生效。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戶科陳公奏罷曲陽廟祀改祀渾源獲準,但仍祭於曲陽。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帝允刑部給事中粘本盛之請,始改祀渾源,改祀之爭歷時150餘年。

造成北嶽改祀于山西省渾源縣天峰嶺直接原因:一、河北在元代、明代初期戰亂頻繁,人口大量減少,同時建於大茂山上的原有廟宇損毀嚴重,明朝從洪洞縣向河北大移民可作旁證。而進入恆山交通阻塞,只能到曲陽祭祀,不能親臨登山之樂。同時山西在元末明初戰爭中損失相對較少,人口及歷史文化保留較多,於是朝中逐漸產生了改祀派,想把保定的恆山正位改祀於渾源的天峰嶺。直到清初順治年間滿清入關不久並不了解實際情況,朝中改祀派占了上風,終於改祀北嶽恆山于山西渾源。二、渾源人注重名山文化的宣傳、挖掘、培養,特別是在天峰嶺腳下修了懸空寺(北魏後期公元490年始修),天峰嶺上建了不少的廟宇、神殿,這也增加了改祀於此的分量。

不過,對於“改祀”一事,明清兩代都有不少人反對。如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在對曲陽、渾源考察後,作《北嶽辨》就認為北嶽在京都之南的理由不能成立,“都邑無常,而五嶽有定”,歷代的制度是“改都不改岳”。至於“宋失雲州始祭曲陽”一說,更是錯誤,還用大量史實碑文駁斥馬文升之說。如果單從自然景觀來講,論山的雄、奇、險、秀,保定的古恆山皆在渾源的天峰嶺之上;要論人文景觀和交通便利,古恆山就遜色了。清帝之所以“改祀”,據推測可能與崇尚佛教,注重人文景觀和交通便利有較大關係。

仙山福地

第五洞天

東晉《道跡經》云:“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所列十大山洞名與十大洞天一一對應。《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為五代道士杜光庭編錄。一卷。 杜在自序中稱:“太史公云:大荒之內,名山五千,其間五嶽作鎮,十山為佐。又 《龜山玉經》云:十天之內,有洞天三十六,別有日月星辰靈仙宮闕,主御罪福,典錄 死生有高真所居,仙王所理。又有海外五嶽,三島十洲,三十六靖廬,七十二福地,二 十四化,四鎮諸山。今總一卷,用傳好事之士。 其有宮城處所,得道姓名,洞府主張,仙曹品秩,事條繁廣,不可備書,聊記所管 郡縣及仙壇宮觀大數而已。”末署“天復辛酉八月四日癸未華頂羽人杜光庭於成都玉局 編錄”。

其中第五洞天為北嶽常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惣玄洞天,在恆州常山曲陽縣,真人鄭子真治之。

仙人隱士

于吉(?-200年,一作乾吉、乾室),史書《後漢書·襄楷傳》:“順帝時,琅邪宮崇詣闕,上其師乾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號《太平青領書》。

《太元真人東嶽上卿司命真君傳》記其少時修道於恆山,有異操,後隱於句曲山(今稱茅山,在江蘇西南部),創立道教茅山派。修煉服氣、辟穀術,並以醫術救治世人。後其弟茅固、茅衷從其修道,時人稱大、中、小茅君。後世稱茅氏三兄弟為“三茅真君”。《道教神仙》載,茅盈於西漢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至恆山修道,時年18歲。遇王君拜為師,授“至真上道”,行“服餌調神”之法,邊修道邊採藥,為民治病。曾訪名山洞府,川於龜山遇西王母,授其“玉佩金鐺”之道,“太極虛真”之經,遂歸恆山北谷。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返家,時年49歲。南朝梁陶弘景創道教茅山派,以茅盈兄弟三人道成後,至茅山掌教而命名,奉茅盈兄弟為茅山派祖師爺。 《大唐新語》載,張果老先生者,隱於恆州枝條山,往來汾晉。時人傳其長年秘術,耆老鹹云:“有兒童時見之,自言數百歲。”則天召之,佯屍於妒女廟前,後有人復於恆山中見。八仙之一張果老在河北還有很多仙跡,其中較為著名的還有過趙州橋的故事。《舊唐書》載,張果(八仙之一張果老)者,不知何許人也,(武)則天遣使召之,果佯死不赴。後人復見之,往來恆州山中。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恆州刺史韋濟以狀聞,又遣中書舍人徐嶠賚璽書以邀迎之,果隨嶠至東都(洛陽)。後懇辭歸山,賜銀青光祿大夫,號通玄先生,乃入恆山。

《畿輔通志》載,北魏北天師道祖師寇謙之的弟子李皎,至恆山修道,年90顏如少童。

相關典籍

《舜典》:歲十一月朔,巡狩至於北嶽。

北嶽恆山早之名最就見於〈尚書·禹貢〉《禹貢》:太行,恆山。

孔子編定的《尚書》中“歲二月,東巡守,至於岱宗……五月,南巡守,至於南嶽,如岱禮。八月,西巡守,至於西嶽,如初。十月一月,朔巡守,至於北嶽,如西禮。

戰國成書的《周禮》中首次提到五嶽《周禮·職方》中,并州,其山鎮曰常山(恆山)。

司馬遷著《史記·封禪書》中也提到五嶽。漢武帝時正式創立五嶽制度。

《漢書·郊祀志》載,漢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頒詔,確定泰山為東嶽,華山為西嶽,霍山為南嶽,恆山(大茂山)為北嶽,嵩山為中嶽。

《爾雅》:恆山為北嶽祠典,五嶽之一也。

北嶽詩詞

北嶽廟

朝代:唐代作者:賈島

天地有五嶽,恆岳居其北。

岩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

人來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時起霖雨,一灑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國。

恆岳晨望有懷

朝代:唐代  作者:李夐

二儀均四序,五嶽分九州。靈造良難測,神功匪易酬。
恆山北臨岱,秀崿東跨幽。澒洞鎮河朔,嵯峨冠嵩丘。
禋祠彰舊典,壇廟列平疇。古樹侵雲密,飛泉界道流。
從官叨佐理,銜命奉珍羞。薦玉申誠效,鏘金諒有由。
郊原照初日,林薄委徂秋。塞近風聲厲,川長霧氣收。
他鄉饒感激,歸望切祈求。景福如光願,私門當復侯。

登恆山

金·元好問

大茂維岳古帝孫,太朴未散真巧存。

乾坤自有靈境在,奠位豈合他山尊。

椒原旌旗白日躍,山界樓觀蒼煙屯。

誰能借我兩黃鵠,長袖一拂元都門。

其他有關詩詞

渡河北

年代:【南北朝】作者:【王褒】

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
常山臨代郡,亭障繞黃河
心悲異方樂,腸斷隴頭歌。
薄暮臨征馬,失道北山阿。

送郭乂雜言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參

地上青草出,經冬今始歸。

博陵無近信,猶未換春衣。
憐汝不忍別,送汝上酒樓。

初行莫早發,且宿霸橋頭。
功名須及早,歲月莫虛擲。

早年已工詩,近日兼注易。
何時過東洛,早晚度盟津。

朝歌城邊柳嚲地,邯鄲道上花撲人。

去年四月初,我正在河朔。
曾上君家縣北樓,樓上分明見恆岳。

中山明府待君來,須計行程及早回。

到家速覓長安使,待汝書封我自開。

經望湖驛

朝代:唐代 作者:韋鎰

大漠無屯雲,孤峰出亂柳。

前驅白登道,顧失飛狐口。
遙憶代王城,俯臨恆山後。

累累多古墓,寂寞為墟久。
豈不固金湯,終聞擊銅斗。

交歡初仗信,接宴翻貽咎。
埋寶賊夫人,磨笄傷彼婦。

功成行且薄,義立名不朽。
莫慎纖微端,其何社稷守。

身歿國遂亡,此立人君醜。

真定懷古

千里桑麻綠蔭城,萬家燈火管弦清。

恆山北走見雲氣,滹水西來聞雁聲。

主父故宮秋草合,尉陀荒冢暮煙平。

開元寺下青苔石,猶有當時舊姓名。

過曲陽謁岳廟

年代:【明】 作者:【尹耕】

恆山結秀自吾鄉,祠殿千秋起曲陽。
飛石不傳秦歲月,斷碑曾勒漢文章。
望連牟那三關近,勢壓滹沱九曲長。
天子只今憂北伐,願封玄塞作金湯。

送楊侍御按真定

年代:【明】 作者:【謝榛】

君從淮海動威聲,燕趙乘春復此行。
世事憂深持白簡,天驕亂後惜蒼生。
馬經滹水魚龍避,霜下恆山道路清。
遙夜烏啼何限思,坐看孤月度嚴城。

送陳永和鈞改官之真定學曩府君教處

年代:【明】 作者:【高叔嗣】

厭事嘗疑拋縣印,之官又見向儒宮。
城臨沱水新橋在,路繞恆山舊驛通。
乍到士人應認姓,試詢父客幾成翁。
經中更廢蓼莪講,坐處青氈恨頗同。

燕京篇

年代:【明】作者:【歐大任】

萬年天府國,佳氣滿燕州。
錦繡三千里,金銀十二樓。
醫閭作鎮連恆岳,太行蒼蒼盡幽朔。
環流瀛海入扶桑,襟帶滹沱出新漷。
海岳效靈符帝歷,象緯分明拱辰極。
縹緲天中玉殿高,岧嶢漢表金莖直。
千官朝謁建章宮,燎火光中望六龍。
詞客麒麟爭獻頌,山人芝草亦輸供。
春日雞鳴宮鑰啟,春花吹入千門裡。
垂柳清波漲御溝,疏槐夾道通官市。
列署周廬若散星,九衢走馬如流水。
朱輪翠幰過何窮,繡戶雕櫳對相起。
觀燈鬥草競繁華,芍藥開時萬樹霞。
銀缸入夜金張宅,寶檻移春許史家。
塵逐妖童九華扇,<蟲疌>迎倡女七香車。
百壺芳醑歡新曲,千轉嬌鶯度落花。
嬌鶯啼向歌屏上,平樂新豐慣來往。
夸胡未詔長楊游,承恩曾謁甘泉仗。
此時至尊在西苑,閬水蓬丘開別館。
禁特出青煙曉色濃,宮池黃鵠春波暖。
通天台峻出層城,五色玄都絳節迎。
仙官法籙隨輿度,侍女香爐傍輦行。
鸞輿玉輦萬靈朝,西望明庭亦不遙。
九霄青鳥年年至,八駿瑤池日日邀。
蒼龍願捧軒轅馭,崑崙更接崆峒路。
一聞八伯《白雲歌》,不羨相如《大人賦》。

真定府路兵馬都鈐轄劉公

年代:【宋】作者:【靖康小雅】體裁:【四古】

將軍死綏,古人所長。
有如劉公,與城俱亡。
兵拿常山,公以身當。
生竭其勇,力挫戎行。
天未悔禍,敵勢益張。
公雖瞑目,萬古傳芳。

南巡八首(世廟幸承天作)

年代:【明】作者:【尹耕】

傳聞大駕渡滹沱,聖德當天水不波。
曲逆曉煙迷朔岳,常山春雨見陽和。
萬家雞犬荊門近,千里鶯花輦路和。
無奈腐儒憂伏枕,只緣卑濕楚中多。

真定寄內

年代:【明】 作者:【李蓘】

旅食恆陽木葉稀,家人相念寄寒衣。
會稽好去無由去,斜日空堂秋雨飛。

明朝以前關於恆山描寫較多,可惜多為殘詩,不載。恆山(常山、大茂、恆岳)常和滹沱河、河朔、代郡、太行、幽燕、真定等放一起使用,描寫多為為河北地方。

山嶽崇拜

北嶽大帝

北嶽神的形象,《雲笈七籤》說:“北嶽神君服元流之袍,戴太真冥冥之冠,佩長津悟真之印,乘黑龍,領仙人玉女七千人”。今天,人們所見到的北嶽神,河北曲陽北嶽廟壁畫上的樣子:身穿袞服,頭頂王冠,鬍鬚飄然,丹鳳眼炯炯發光,挺胸正坐,帝王作派,一付威嚴,與文獻記載相差無幾。《古今圖書集成·北嶽恆山之神外部編》記載:“北嶽恆山君領仙人玉女七千人,北嶽君服元流之袍,戴太真冥靈之冠,佩長津悟真之印乘黑龍”。還有,河北省懷安明代建築昭化寺壁畫中的五嶽神祗群像,《五嶽大帝江河淮濟四瀆王眾》組圖中前排位置可以看到“五位岳神均頭戴朝天幞頭,圓領中袖朝服,腰束玉帶,足蹬黑履,均挺胸疊肚,三縷短髯。或作稟事狀,或作靜聽裝,或回首狀,態度安詳自然,一幅幅王公形象”。

北嶽初稱“北嶽神”執掌一方,周禮視五嶽三公,以公侯待之。初唐時北嶽被稱為 “北嶽府君”,中唐起五嶽始加封號:天寶六年(公元784年),唐玄宗李隆基下詔封“北嶽神為安天王”;宋真宗於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加封北嶽安天王為“北嶽安天元聖帝”並封帝後之號;元代在前幾代基礎上復又對北嶽安天大貞元聖帝加封“北嶽為安天大貞元(玄)聖帝”;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北嶽又改封為“北嶽恆山之神”。

北嶽祀典

漢之前,五嶽的祭祀之制因勢而異,各有不同。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設專職祭祀人員,漢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頒發詔書,確定了具體的五嶽地望,五嶽之祀日益完善並制度化,五嶽祭祀形成制度,並隨著祭祀活動漸成規模。《古今圖書集成·後漢》條:“後漢,章帝元和三年春二月,遣使者祀恆山。按後漢書章帝本,紀元和三年二月戊辰進幸中山,遣使者祀北嶽。按恆岳志,時帝北巡至中山遣使以太牢祀北嶽於上曲陽,見黃白氣,有神魚躍出十數”。三國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魏文帝祀北嶽。晉泰始六年(公元270年)修北嶽山神祠堂。

北魏泰常四年(公元419年),明元帝東巡至雁門關“望祭恆岳”,遣使祀恆岳。北魏泰常七年(公元422年),明元帝南巡,(從平城往南)四方官員及隨從以“太牢”祀北嶽。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太武帝拓拔燾巡視中山達曲陽,並刊石勒名。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太武帝南征,經(古)恆山,用牛、羊、豬祭祀。北魏和平元年(公元460年),文成帝東巡,北至古恆山祭祀。《北魏·本紀》載,太和八年(公元496年),孝文帝親自製《祭岳文》,“孝文帝親為文遣使祭恆岳,薦牲玉”。《古今圖書集成·北魏》載:“太宗泰長四年秋八月遣使祀恆山。按魏書太宗本紀載,北史魏明元帝本紀泰常八年辛未東巡遣使祀恆岳。

《資治通鑑》載:隋煬帝大業五年(公元610年)八月,辛酉,帝親祀恆岳赦天下,河北道郡守畢集,裴炬所致西域十餘國皆來助祭。《隋書·禮儀志》也載:隋煬帝“行幸所過名山大川,則有司致祭。以岳瀆太牢,山川以少牢”。隋煬帝楊廣曾親臨曲陽北嶽廟致祭北嶽,西域十餘國皆遣使趕來助祭。當時的河北道所屬郡守均齊集曲陽前來拜見。唐武德貞觀(公元618—627年)年間規定,年各一祭,祭牲用太牢。主祭祀官由歷屆任都督、剌史充當,廟設定廟令一人,齋郎三十人,祝吏三人。唐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伐高麗(今朝鮮)經定州,遣使祭祀北嶽。唐僖宗時,晉王李克用也曾親臨北嶽廟禱謝,留有題名碑一通。後唐莊宗(李克用之子李存勖)與義武節度使(治定州)王處直曾同謁北嶽廟。宋太祖趙匡胤,曾下詔令以曲陽縣令兼任廟令,縣尉兼任廟丞,專管北嶽的有關祀事。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時,加封北嶽為安天元聖帝,派遣馮起、裴莊捧玉冊、皇服抵北嶽廟。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趙恆親撰《北嶽醮告文》,刻石柱上。

金代《金史·禮志》載:大定四年(公元1164年),禮官言“岳鎮海瀆,當以五郊英氣日祭之”。 命禮部尚書王競祈雨北嶽。金按宋代典故沿革,於立冬祭祀北嶽恆山於定州,郡邑長貳官行事,禮用三獻。金章宗承安元年(公元1196年),禮部尚書張瑋祈雨北嶽元代的祭祀活動愈加明細。《元史·祭祀志》載: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春二月,封北嶽為安天大貞玄聖帝。“元之五禮,皆以國俗行之,惟祭祀稍稽諸古。命丞相選勛舊臣子、望朝士為五嶽四瀆四海五鎮致祠使”。明代朱元璋頒發除舊布新政令,將諸神封號“悉改從本稱”,設“禮樂局”指定春秋季節專祀。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年(公元1377年),太祖朱元璋曾委派魏國公徐達代表其來曲陽北嶽廟致祭。

清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清世祖下詔,改北嶽祭祀于山西渾源州,曲陽縣北嶽廟之祭不再列為國家祀典。“迨明嘉靖丙午,移祀北嶽於渾源,我朝因之,而曲陽之廟遂廢”。據《曲陽縣誌》記載,此次重修已經不是國家撥款。國祭雖罷,但春秋二仲之祭仍由本縣官主持,祭以少牢,祭祀的規模也趨於半官方半民間了。

曲陽北嶽廟

北嶽廟始建於北魏宣武帝年間(500~512),為祭祀北嶽之所,歷代沿襲成制,至清順治十七年(1660),均在此遙祭北嶽恆山。唐太宗貞觀年間(627~649)曾重建北嶽廟,嗣後歷代均有程度不同的修補與擴建。北嶽廟主要建築排列在南北中軸線上,現存建築有御香亭、凌霄門、三山門、飛台殿遺址和德寧之殿。兩側還有一些碑亭。清初以後,改祀山西渾源。現存北嶽廟始建於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永平年間(500-512年)。

北嶽廟是皇家貴族為祭祀“北嶽恆山之神”而建立的,故名“北嶽廟”。北嶽廟,坐落在曲陽縣城內西側。廟內建築精巧,雕樑畫棟,氣勢雄偉,蔚為壯觀,並建有碑廊、石刻館、博物館等,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間(公元500-512年),而後,唐、宋、元、明、清諸代屢加修葺。北嶽廟占地長542米,東西寬321米,總面積為17.4萬平方米。其建築格局,採用的是以中軸線為主,西廂對稱的與古典建築形式。廟內主體建築“德寧之殿”在中軸線北端,往南依次建有飛石殿、三山門、凌霄門、御香亭、朝岳門、午門等。正殿兩側為東、西昭福門。還有碑樓等其它建築8座,散建在中軸線兩廂。

北嶽廟最為壯觀的是“德寧之殿”內的壁畫,殿內東、西兩壁有高大的壁畫,高6.5米,長17.6米,有唐代畫聖·吳道子所畫的“天宮圖”,北山牆背後繪有巨幅彩色壁畫“北嶽恆山神出巡圖”,壁畫高8米,長27米,東西兩側壁畫各高8米,長18米,壁畫總面積為504平方米。壁畫內容:東壁畫為《雲行雨施》,繪有眾多天神、地祗,興雲布雨,普降甘霖,為民造福的形象,最大的人物高達3.3米;西壁畫為《萬國鹹寧》,畫的是眾天神勝利完成興雲布雨的任務後偃旗息鼓、得勝回宮的情景。西壁的天神(鍾馗)是全幅壁畫之精華所在,肌肉粗健、相貌猙獰、橫槍倒戈、騰空飛奔。兩壁畫共有人物73人,眾多任務形象無一雷同,個個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北山牆壁畫是《北嶽恆山神出巡圖》。相傳曲陽北嶽廟壁畫人物與趙縣柏林寺壁畫上的水皆是唐代大畫家吳道子所繪,所以有“曲陽鬼,趙州水”的傳說。曲陽的“飛天神”和當年趙州(趙縣)柏林寺大殿壁畫上的“水”均為唐代吳道子所畫,故有是說。

北嶽廟記憶體有碑、碣、經幢200多通,並建有碑廊、碑樓,是河北省最大的碑群之一。從時代上說,自南北朝北魏、北齊、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和民國各代碑刻俱全,跨越1500多年。碑刻內容多為歷代重修北嶽廟的記載和祭祀北嶽之神的祭文,也有的用詩、詞、歌、賦記的觀後感。從書法藝術上講,真、草、隸、篆和行書等字型均有。碑刻中最早的北魏和平三年(公元462年)刻制,是全國現存碑刻中極為寶貴的稀世珍品。有“大唐定州北嶽恆山靈廟之碑”、“大唐北嶽祠碑”、“大唐北嶽神之碑”、“大宋重修北嶽安天王廟之碑”、“大宋重修北嶽廟之碑”、“蘇軾詩詞碑”、“大元封加北嶽手詔碑”等,堪稱書法藝術的寶庫,為我們研究所處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書法藝術的演變,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北嶽廟內建有雕刻藝術館,保存古雕刻100多件。其作品有人物、動物、佛像、經幢等,尤以“西漢石虎”、“北魏石獅”、“北魏背光千佛像”、“唐代石燈”、“唐代大佛”、“石佛笑和尚”、“金代經幢”為最佳。作品造型優美,刀工細膩,線條清晰流暢,充分展示了我國北方石雕藝術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風格和特點[1]。

大茂山廟宇

東晉名道士葛洪《枕中記》稱,恆山為太恆山,亦稱恆宗,命岳茂丘。巔名天峰,嶺下建北嶽觀,峰上建后土祠鎮之。北嶽觀前風似虎吼,名虎風口,得一庵在虎風口上。道教《福地記》載,有太元雲泉,上建龍泉觀,觀東有果老嶺(張果老修道處),觀北峰之頂,有琴棋台,會仙府在琴棋台下,又東北有白雲堂。初入山有道名步雲路,行數里有翠雲亭,上亭坡名望仙嶺,東半崖有集仙洞,西面有德真洞、還元洞、白龍洞等,西北有金龍洞(龍王廟,稱總真觀),洞外有寺。《枕中記》所記北嶽觀,酈道元《水經注》稱恆山下廟,此處舊有下階神殿,漢末喪亂,山道不通,晉、魏改有東西二廟(東廟即今曲陽城之北嶽廟,西廟即阜平台峪之北嶽觀),廟前碑闕、壇場相列。東漢光和四年(181年)恆山下廟碑刻有常山相馮巡之諱名。《畿輔通志·金石》稱古恆山北嶽觀為西漢所建。

金大定時期(1161—1189年),陳真人,字道益,住持葛公山清虛觀。大定九年(1169年)於恆山建淵靜觀。建於金元碑刻者,有恆山各宮觀提點道士多人。如蒙古憲宗時任真君觀提點的杜志寥,於憲宗二年(1252年)至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建真君觀。元英宗(1321——1323年)、泰定帝(1324——1328年)間,孫道微、趙道祥、彭正忠任北嶽廟住持、提點。

古恆山還是一座釋家名山,東晉中國十大名僧之一的釋道安,於永和十年(354年)率500信眾至太行恆山建寺塔,傳教說法,各地慕名而來聽道安經論,後成為一代佛壇宗師的慧遠及其弟慧持,即於此時來恆山學道受戒者,形成以道安為核心的恆山佛教僧團。由於少數民族在河北的戰爭,政治動亂,天災頻繁,道安師徒無法立足於河北,於東晉隆和元年(362年)率數百人的僧團至河南王屋女林山。

傳古恆山有72座廟宇,現在山陽褶皺處,寺觀遺蹟隨處可見。由於戰亂,遭到破壞。該山曾有萬餘銅神像,其中一尊耳朵眼裡能容4人打牌的銅像,均被毀。金龍洞口的聖母五龍廟,一進兩殿,依山傍水。舊縣誌和廟中13塊殘碑載,該洞舊稱總真觀。碑載,傳漢末于吉得神符與此,宋守臣薛安撫三詣洞祈雨,敕封利澤侯,復加爵明惠公。舊縣誌載總真觀建於金泰和四年(1204年)。

古恆山現有北嶽廟、玉皇廟、三宵聖母廟、藥王廟、眼光廟、關帝廟等10餘座,唐縣和淶源分別在古恆山東側、北側建有北嶽行宮。阜平縣祭北嶽為農曆二月初二至三月十五日,淶源為三月十八日。

大話恆山

毋恤台傳說

古恆山上有座山峰名為毋恤台,據傳是趙簡子諸子登山臨代的山峰。趙襄子名毋恤,其父趙簡子趙鞅是晉國上卿,趙鞅選擇接班人,召見兒子們說:“我將一寶符藏於常山之上,你們去尋找吧,先得者有賞。”於是,諸子乘騎前往,尋寶符於常山。然而,他們誰也沒有找到寶符,空手而歸。只有毋恤說:“我得到了寶符。” 趙簡子聞聽便讓他將情況道來。毋恤說:“憑常山之險攻代,代國即可歸趙所有。” 這話說到趙簡子心上,遂廢太子伯魯,立毋恤為太子。傳說,趙襄子曾登常山頂峰,觀察代國形勢,其登臨之處被稱為毋恤台。晉出公十七年(前458),趙簡子病逝。毋恤繼位,沒等脫去孝服便北登夏屋山宴請代王,乘代王酒酣無備,命廚師用食器銅斗擊殺代王,接著興兵滅代。代國土地遂進入趙國版圖

孟良借糧

楊家將與北國交戰數月,兵困糧絕。特派大將孟良去籌借糧草。一日,孟良來到阜平縣神仙山西側的城石庵,不由得一聲長嘆:這荒山野嶺中哪有糧草。單說這城石庵的師太,胸懷寬廣又老謀深算。每年春天她都要尼姑們在山上種蔓菁(註:一種蔬菜,似蘿蔔),秋天吃不完的蔓菁擦成乾,磨成粉,抹成一個個的坯,又用這種坯壘成又高又大的庵牆。師太聞聽孟良想借糧,便笑著說:“借糧沒有,實在要借,你就把這庵牆搬去吧!”孟良驚忙說:“這庵牆如何能吃?”師太笑而不答。孟良取過牆坯一咬,頓覺香味撲鼻,又好吃又解飢,連連拜謝師太,並急令隨行軍士搬這蔓菁坯回營。楊家將吃了這蔓菁坯,精神倍增,一舉殺退遼兵。`

肖將軍融子彈

抗日戰爭時期,古恆山是保護一方的深山,日軍輕易不敢進犯。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和晉察冀軍區司令部曾分別駐古恆山下的台峪和連地、柏崖。東晉時期,全國十大名僧排行第一的釋道安,帶五百僧眾在此山修行。後來由於戰亂,釋道安率四百和尚南下四川峨嵋山,留下一百名和尚,並在神仙山下的炭灰鋪村建起了和尚寺。相傳,炭灰鋪村和尚寺的大銅佛像異常高大,一隻耳朵上能站立十個成年人。同時,從神仙山頂到山下,漫山遍野都布滿了大小不一的銅佛像。抗日戰爭時期,肖克將軍令軍工廠人員將這些銅佛像打碎,造了槍炮子彈,這些好像從東晉時期就給八路軍準備好了造槍炮的材料。

三宵聖母傳說

神仙山,有著美麗的神話傳說。相傳,八仙在山頂的一個石盤上下棋,但“三奶奶”說此山是屬她所有,可八仙稱他們先占的。神仙們發生了爭執,正好碰上岳王爺,岳王爺作為中人,從中調解。八仙說他們下棋的棋盤石是證據,“三奶奶”大笑稱:“八仙下棋的棋盤下壓著我的金簪子可以為憑。”岳王爺翻過棋盤石,一看果然金簪子就要下面。八仙說此山可以不據,但“恆山”的名字要帶走,說完飄逸而去,到了山西渾源。“恆山”也就到那裡去了。“三奶奶”急了,“把名字帶走了,我這山叫什麼呢?”岳王爺說:“都是神仙,就叫神仙山吧!”“三奶奶”為感謝岳王爺,讓他占了最高的山頭。最高峰上的岳王廟、奶奶廟什麼年代所建至今無據可考。岳王廟附近的草,包治百病的傳說也不知何人所傳。

楊六郎馴馬

萬丈崖之上有個跑馬梁,更增加了山的豁達和險遠之後的安詳。這數百畝的山頂大草原相傳是楊六郎馴馬的地方。北宋年間大茂山是宋國和遼國的分界線,遼國占領了北邊的常山關,而宋國則牢牢守住了大茂山,期間楊六郎在此與遼國打仗,在跑馬樑上馴馬。

黑白妖石

傳說北嶽移祀是因為黑白妖石作怪。清代被剝奪北嶽稱號,原因是因為一場地震後神仙山發生多處崩塌,從中出現了一種黑色巨石和一塊白色巨石,被稱為黑白妖石(黑石為泥岩,白石大理岩),古人認為就是這兩塊石頭造成了災難,擁有黑白妖石的神仙山不吉利,不能作為皇家祭祀的場所,所以神仙山被剝奪了北嶽稱號

忠義兩常山

歷史上有兩個以常山為名的忠義之士。

一是常山趙子龍。單騎救主單槍匹馬救出劉備的兒子劉禪的事情。歷史上一共發生了兩次,一次是長坂坡之戰,一次是截江救阿斗,分別發生在建安十三年與建安十六年。趙雲的單騎救主的情節常被藝術加工出現在小說、評書、戲曲等文藝作品裡。

另一個是顏杲卿。顏杲卿初任范陽戶曹參軍,曾是安祿山的部下。安史之亂時,與其子顏季明守常山,從弟顏真卿守平原,設計殺安祿山部將李欽湊,擒高邈、何千年。河北有十七郡回響,受唐玄宗嘉許。天寶十五載(756年),叛軍圍攻常山,擒殺顏季明。不久城破,顏杲卿被押到洛陽。安責問顏背叛他,顏說“我世為唐臣,常守忠義,怎么會跟一個牧羊羯奴叛亂。”安大怒,命令割掉顏的舌頭,顏仍大罵不止,直至氣絕。他受著斷舌的劇痛,仍然追求著忠義的信念。

自然風光

北宋大畫家《早春圖》作者郭熙有精妙的點評:“泰山如坐,華山如立,恆山如行,衡山如飛,嵩山如臥。”

宋遼時期大茂山在宋,渾源玄武山在遼國,想來一個文人不會跑到遼軍的邊界線上觀賞風景區,況且當時恆山位置並無爭議。“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中嶽嵩山之峻,北嶽恆山之幽,南嶽衡山之秀”如果有歷史的話也該是古北嶽的特點,不排除是現代人評價現在山西恆山。古恆山是一處植物園、動物園、休閒娛樂、避暑療養、考察動植物、探秘石窟溶洞的理想場所,在這裡您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無限生機,領略其醉人的風光。古人能夠選擇古恆山為北嶽,必然是因為古北嶽符合華夏民族的審美觀,古人誠不欺我也。

雄渾偉奇

古恆山是華北平原北部與太行山交接處,距保定120公里範圍內最高的一座山,由20多座山峰組成,站在崖頂,就可看到那峰連峰,峰擁峰,峰壓峰,峰峰爭先的壯觀景象。有民俗“神仙山40里,山頂有一米,一天滾一寸,幾年滾到底”之說,形容山勢之高。它陡峭、巍峨、挺拔;最高處太乙峰1890米,上有奶奶廟(即三霄聖母廟),香火不斷。橫亘的數百畝的開闊地就叫跑馬梁,顧名思義,平坦開闊。這裡林濤雲海,翠峰聳立,樹密草豐,響泉飛瀑。有南方山林的秀姿,有北方草原的野趣,再加雲山霧海,是一個入伏不見署的清涼世界。大茂山原始森林鬱鬱蔥蔥,遮天蔽日,腳下蜿蜒小路被橫生的灌木擠得模糊不清。越往上爬,山勢越險,山林越密,腳下雲來如霧,林海生煙。頗有“凌恆山其若陋兮,聊愉娛以忘憂”(東方朔《七戒 自悲》)之感。山中有數不盡的自然景觀;尤以石窟、溶洞為最甚。南端四面懸崖絕壁上有無數神秘的洞窟,僅有神話傳說的就有黃龍洞、黑龍洞、無底洞、老君洞、白虎洞、野馬洞等。黃龍洞內碧水常年不斷,盛夏冰涼刺骨,洞深無底,流出的水中伴有菜葉、菜根等雜物,不知源發何處。西麓幽深金龍洞,洞中有河,河中有洞,是華北地區較大的暗河,平均水深一丈有餘。洞內鍾乳倒掛,形態各異。在金龍洞下側還有一天然溫泉,水溫適宜,是沐浴的好場所。

變化莫測

古恆山山上林木蒼翠,鮮花遍野。在寬闊的跑馬樑上,芳草萋萋,鶯飛草長,百花爭艷,將山的雄奇與草原的遼闊和諧地融為一體。狹谷和峭壁之上,橫空著古老的松柏和那飛流直下的瀑布,特別是那萬丈崖之上的跑馬梁,更增加了山的豁達和險遠之後的安詳。

春天,陽光明媚,數不盡的山花鬥豔爭芳,品不夠的花香在空氣中迂迴彌散。由山泉形成的小瀑布一個接一個順著山溝往下跳。端午節時,山上仍有冰棍倒掛。夏日,雲霧繚繞,半山中的小山村時隱時現,堪稱“白雲生處有人家”。山下赤日炎炎,山上涼風習習,一日之內冷暖不均。山上草木茂密蒼翠,十分旺盛,盤根錯節,行人只好披荊斬棘方可行走。登上跑馬梁,穿過松樹林,攀到奶奶尖上,舉目遠眺,連綿不斷的山巒、蔥蔥鬱郁的樹林、星羅棋布的村莊、定州塔、竇王殿、西大洋水庫、王快水庫等盡收眼底。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天空的雲彩千變萬化,氣象萬千,身臨其境好似騰雲駕霧一般。秋天,天高雲淡,如有興致可在山頂小住幾日。晚上,觀周圍各縣夜景,萬家燈火,美妙絕倫,有登峰造極之感;白天,望秀麗山川,層巒疊嶂,連綿起伏,怪石嶙峋,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冬季,奇形怪狀的冰瀑,搔首弄姿,絕美呈現,迎接登山的客人;狍子、野兔則跑步上山為遊人領路;若是大雪紛飛,漫山遍野,銀裝素裹,崇山峻岭更讓人賞心悅目。

仙霧繚繞

古恆山是東南暖濕氣流橫跨華北平原通向西北山地的第一座屏障,由於海拔的猛然抬高,暖濕氣流釋熱而降雨,又由於西北部太行環繞,海拔2000米以上的大山從淶源到阜平成半環狀排列,形成天然屏障,阻擋了冬季來自西北的寒流,所以在山周圍形成了一個夏天多雨濕涼,冬季出現逆溫,空氣流動滯遲,溫度相對較高的特殊山地小氣侯。在山中憑空生雲,有雲即雨,這就是民間為什麼將神仙山跑馬梁說成是王母娘娘的後花園,一年72場澆花雨的真正原因。這裡的空氣是被霧靄過濾過的,清新、濕潤、沒有塵埃。

鳥語花香

神仙山東側是唐縣林場,北側是淶源林場,西南側是阜平東風林場,在這兩萬五千多畝的林場上,它針葉林、闊葉林混交;灌木叢生、花草遍布;林草豐茂,比如櫨、白樺、油松、翠柏、楓樹、山榆、白楊、山杏、核桃、山神木、葡萄、人參、靈芝、黃芹、黨參;滿山遍野飛禽走獸、野雉、山鷹、青羊、狍子、土豹、狼、狐狸、野雞、野兔、小松鼠、紅嘴鳥、鴉等野生動物隨處可見。它集太行山所有動植物資源於一體,呈現了生物的多樣性,是生物鏈保護較好的一個生物王國。

古北嶽

大茂山森林公園:

2005年12月被國家林業局批准設立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唐縣西北部,是通天河的發源地,距縣城75公里,距北京、天津、石家莊分別為250公里、300公里、150公里,公路直通山腳下。興建中的石張高速在縣城留有出口,大茂山距保阜高速引線40公里,交通便利,水、電、通訊條件良好。總面積1353.33公頃。這裡林濤雲海,翠峰聳立,樹密草豐,響泉飛瀑,山頂草原環抱道觀,崖上溶洞秘藏林間,冬春積雪皚皚,夏秋紫氣升騰,勝似人間仙境。

目前這裡電信手機無信號,爬山應穿旅遊鞋,氣溫低、灌木多,攜帶長袖衣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