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結膜炎的細菌有多種,常見的有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及嗜血流感桿菌等。傳染性較強的細菌主要為淋病奈瑟氏菌和腦膜炎球菌。細菌病原體可來自於眼瞼,淚道及角膜(內途徑),也可通過手眼接觸、性傳播及接觸鏡等感染(外途徑)。至少有50%以上的正常人結膜囊中可以分離出細菌,其中某些為條件致病菌。
急性細菌結膜炎(acutebacterialconjunctivitis)是最常見的細菌性結膜炎,常見於春秋季,多數為散發性病例,但在特殊人群中,如幼稚園,寄宿學校,或大學校園內也可呈流行。
【病因】
成人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草綠色鏈球菌及Koch-Weeks桿菌。兒童最常見致病菌為嗜血流感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
【臨床表現】
炎症潛伏期一般為1-3天,急性起病,症狀重,結膜充血明顯,結膜囊常有大量膿性和粘膿性分泌物,重症患者結膜有假膜形成或伴有全身症狀如發熱不適等(肺炎球菌和Koch-Weeks桿菌)。耳前淋巴結腫大者極少見。5歲以下兒童,嗜血流感桿菌性急性結膜炎的發生率較高,病程較長,並可出現結膜下斑狀出血及角膜緣的浸潤。
【診斷】
診斷主要依據臨床症狀與體徵,結膜囊分泌物的細菌培養有利於明確病因診斷和指導選擇敏感性藥物。對於兒童及免疫功能障礙的患者應注意全身症狀。
【治療】
急性細菌性結膜炎本身具有自限性,常在兩周痊癒,但是對於重症患者,如果治療不及時,也可導致角膜炎或結膜瘢痕形成,因此對急性細菌性結膜炎應該給予正規的抗菌治療。
1.局部用藥:一般首選廣譜強效抗生素,如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環丙沙星、氧氟沙星等)或氨基甙類抗生素(慶大黴素、托布黴素等),或根據藥物敏感性試驗的結果選擇有效的抗生素。急性期採用頻繁點藥的方法:每1-2小時一次,連續24-48小時,之後根據病情調整次數。結膜囊分泌多者,可進行結膜囊沖洗。
2.全身用藥:對兒童的急性細菌性結膜炎、或伴有免疫功能障礙患者應給予口服抗生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