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方式差異與中美新聞實務

思維方式差異與中美新聞實務

中美新聞報導中的思維方式差異研究 從財經新聞比較看中美思維方式差異 中美思維方式差異對新聞編輯的影響

基本信息

作 者:關世

思維方式差異與中美新聞實務思維方式差異與中美新聞實務

叢 書 名:我國對外傳播文化軟實力研究叢書
出 版 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00498117
出版時間:2011-05-01
頁 數:320
裝 幀:平裝

內容簡介

《思維方式差異與中美新聞實務(新版)》在跨國與跨文化的信息傳播中,思維方式如同價值觀一樣,是中西文化差異的一種“基因”,是影響順暢的中美跨文化交流的文化要素。《思維方式差異與中美新聞實務(新版)》用實證方法探討了中美思維方式差異對新聞實務(採訪、新聞寫作、新聞攝影、新聞評論)的影響,對如何改進我國對外英文新聞實務的實用技巧提出了建議。了解中美思維方式差異及其對新聞傳播的影響,從形式上製作出美國人喜聞樂見的作品,有助於提高對外新聞報導的可讀性,提升我國對外傳播的文化軟實力。

目錄

前言
一 綜述篇
論思維方式差異是中美跨文化傳播研究的核心維度
中西思維方式比較研究的歷史、現狀與主要問題
二 採訪篇
中外記者提問方式的差別
三 寫作篇
中美新聞導語寫作教育比較:差異及原因初探
論國家領導人媒體形象建構體現的中西思維方式差異
中美新聞報導中的思維方式差異研究
從財經新聞比較看中美思維方式差異
從中美報紙關於智利礦工營救的新聞報導看中美思維方式差異
從汶川地震新聞報導看中美思維方式差異
中美新聞主旨提出方式的比較分析
四 編輯篇
中美思維方式差異對新聞編輯的影響
五 評論篇
思維方式差異對新聞評論寫作的影響鞏向飛
《紐約時報》與《人民日報》新聞評論寫作風格差異探討
以中美科學評論類文章分析兩國思維方式異同
六 電視篇
中西思維差異與對外電視新聞中的跨文化傳播問題初探
七 圖片篇
從“荷賽”與“華賽”看中西思維方式的差異
參考文獻

文摘

在統計報導內容時,筆者遇到了一些技術困難,即現代社會中,各種議題相互聯繫,彼此之間往往存在交叉領域,因此對於內容的分類,即便是在已有的各種相關文獻中,也是一個爭議頗大的話題。
但由於本文並非為研究內容而統計內容,而是更期望看到報導內容與領導人媒體形象的關係,故而採用了比較粗略的分類方法,即把報紙文章分為國際政治、國內政治、經濟、社會話題、個人報導和其他,總計六類。其中,國際政治類文章包括本國政府與他國政府的外事和軍事等方面的互動;國內政治類文章則涵蓋政府的國內政策等方面(但不包括財政政策);經濟類文章就經濟現象、政府財政政策進行報導和評論;社會類文章囊括諸如教育、環境、健康、種族等社會性話題;個人報導是指關於政府領導人本人或者其相關人士的專題文章;其他類則包括剩下的一些話題,例如體育。
筆者通過對《人民日報》和《紐約時報》中與本國政府領導人相關度較高的文章進行編碼和統計,得出以下數據:
《人民日報》對胡錦濤的報導內容分布情況是:在總共71篇標題含有“胡錦濤”的文章中,與國際政治有關的有60篇,占總量的85%;與國內政治有關的有8篇,占總量的11%;與社會話題有關的有3篇,占總量的4%;除此之外,沒有報導涉及經濟、個人或其他方面。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