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我常念佛,也常教人念佛,勸人念佛。早在三十多年前,我便應邀於台灣南部屏東巿的東山寺主持了彌陀佛七。一九八○年代以來,我在台北北投農禪寺,每年主持一次清明報恩的佛七,並於農禪寺成立每周集會共修一次的福慧念佛會。所以我曾為大眾做過不少次跟念佛法門有關的開示。我也在我們的中華佛學研究所,擔任了好多年淨土學的課程,但我僅為《華岡佛學學報》寫過一篇〈淨土思想之考察〉(編案:現收錄在《學術論考》一書中),卻從未出版過類似這一本介紹念佛法門的作品。
這是由於我在東西兩個半球,不論是演講或撰稿,我被人家要求的,多是以禪的範圍為主題,竟然從未遇到過被人要求開示念佛法門的機會。
直到今(一九九三)年三月二十七日至四月四日,我在農禪寺的清明報恩佛七期間,每天開示念佛生淨土的法門,說明佛法重視知恩報恩,人們當以感恩的心情接受現實的人生,再以報恩的情懷奉獻廣大的眾生。如何才能正確地表達感恩與報恩,應當修學念佛法門,因此法門,真俗全收,事理雙圓,世出世法,不論現世福利或身後美景,無不包容。
至於如何修學念佛法門,我便逐日介紹了七個項目:1.孝親報恩應當念佛。2.念佛應當具備四個心:信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3.淨土有四種:人間的、天國的、佛國的、自心的。4.超度有兩類:對亡靈的、對生者的。5.要將懺悔業障的修行當作每日的恆課。6.帶業、消業都生淨土。7.往生西方淨土當以建設人間淨土為基礎。
當時的錄音帶被流傳之後,很多人聽了非常喜歡,有幾位熱心的弟子,又從錄音帶整理成了文稿,交給我審閱,我便將之帶到美國。至本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我始抽空取出檢閱,發現內容空泛,不知好在何處,行文的語氣,也不象是我的。因此花了十天時間,將之刪削補充,重寫了一遍。也讓我藉此因緣再次熟讀淨土三經,重溫淨土諸大師的著述達三十多種七十多卷。
寫完之後,覺得意猶未盡,所以增加了「佛七的根源」及「念佛的方法」兩篇。使得這本五萬餘言的文章,在實用的價值之外,也富有參考的價值。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日釋聖嚴自序於紐約東初禪寺
作者介紹
聖嚴法師(1930-2009),佛學大師、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師、日本立正大學博士,也是禪宗曹洞宗的第五十代傳人、臨濟宗的第五十七代傳人、台灣法鼓山的創辦人。1930年出生於中國江蘇省南通縣(今南通市),後去台。13歲出家,青年時期留學日本,1975年獲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回台灣後,法師歷任台灣地區中國文化大學教授、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所長、美國佛教會副會長及譯經院院長,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佛學學報及佛學研究年刊,為輔大、政大、文大博士及碩士研究生擔任論文指導。又創辦法鼓山國內外禪修,文教、慈善體系的人文社會大學、僧伽大學、僧團道場、七個基金會、中英文四種定期刊物。他以中、日、英三種語文在亞、美、歐各洲出版的著作近百種。他的著作之中發行量最多的是《正信的佛教》,已超過三百萬冊,譯本最多的是《信心銘》,已有十種,系列冊數最多的是《寰游自傳》及《禪修指引》,這些著述均受廣大讀者的歡迎。
法師所推動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以教育完成關懷任務,以關懷達到教育目的。
2009年2月3日,長期患腎疾的台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下午4時圓寂,享壽7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