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式閱讀

快餐式閱讀

“快餐式閱讀”是指只是通過事物的表面去觀察事物,不求甚解,它甚至排斥思考,排斥想像,因為快餐只需要在短暫的時間內了解一些東西而已,從而陷入浮光掠影的浮躁之中。

產生原因

隨著人類社會物質文明的進步與發展,麥當勞等西方快餐文化迅速風靡全球,當人們在忙碌中度過每一天的時候,快餐式閱讀已經逐漸成為一種休閒時尚,這種快餐式的閱讀不求甚解,只是通過事物的表面去觀察事物,它甚至排斥思考,排斥想像,因為快餐只需要在短暫的時間內了解一些東西而已,從而陷入浮光掠影的浮躁之中。如何從快餐式閱讀中突圍,如何回歸正餐式的經典閱讀方式,已經成為社會和學校教育的當務之急。

“快餐式閱讀”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而興起,並越來越受到青少年的青睞,但這種閱讀方式帶來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君不見多少青少年為了追求“悅讀”而棄華章名著於不顧,只選擇那些圖文並茂,抑或只有單純圖片、視頻的電子讀物。長此以往,不僅會使青少年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退化,乃至逐漸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更有甚者還會變成沒有思想的“空心人”。

可取之處

然而快餐式的閱讀也自有其可取之處。生活是忙碌的,所以人們需要放鬆,需要在閒暇的時候,讓自己緊張的神經鬆弛下來,讀點有意思的文章,看點有意思的圖片,既不占用大量的時間,也可以從容讀來,想看則看,不想看隨手放下即可。

反對觀點

當人們的生活逐漸休閒快餐化的時候,正餐式的經典閱讀似乎已經不適應潮流。快餐式閱讀以一種無目的的隨意性的瀏覽,放棄思維的輔助,成為了填充大腦中暫時的空白狀態的消遣。或以新穎荒誕的視角,或以大量具有視覺衝擊的圖片,諸如卡通、諸如科學幻想、生活幽默等等,來博得人們輕鬆一笑。作為承受著巨大生存壓力的現代人來說,緊繃的神經太過脆弱,需要放鬆自己,消減存在的壓力。在有限的閒暇中,捧讀一本裝幀精美令人賞心悅目的雜誌,追逐著吸引人的標題,了解一些新奇的言論,或者滿足獵奇心理,以打發無聊的時間。快餐式的圖書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並且占據了書攤上大部分的位置,也充分顯示了當前人們閱讀方式和閱讀品位的變化。

作為快餐式閱讀的反面,正餐式的經典閱讀更注重閱讀的品位和質量,注重閱讀帶來的心靈感受和精神思索。當我們專心於一本古典文學名著的時候,我們必須使自己的心靈安靜如一泓碧水,能夠沉寂得聽到自己的呼吸,如此才能夠完全沉浸於故事之中,沉浸於作者所營造的氛圍里,從而得到精神和心靈的愉悅,引起共鳴。在一邊讀書的同時,我們還可以一邊加入自己的思索,提出自己的問題和想法,並在書中尋求印證和答案,從而更深刻地領會社會人生。一位歷史學家說過:一切歷史都是現代史。同樣一切古典名著都是現代名著,因為書中所揭示的道理通於古今,書中所描繪的社會人生在我們的周圍依舊或多或少地存在。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古今其實是血脈相通的。

現在流行的書報、雜誌等都是以快餐為主,其富麗堂皇的裝幀與精美考究的印刷都試圖在掩飾內容的貧乏與蒼白,而所謂的動感逼真的畫面不過是生活表層的描述,它們始終無法進入事物的內部,無法描述生活真正的原色。雖然外表令人耳目一新,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終究不過是以一種視覺的衝擊使之似乎極具震撼力,當我們看過之後,它們不過是一些曾經存在的煙雲,當時的絢麗毫無蹤影。相比起來,那些正餐式的經典閱讀似乎給人一種青燈古卷的感覺。現代人以為古人皓首窮經也無所用途,不過是些老古董罷了,其實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因為中國的古典文化已經經歷了數千年的文化積澱,其厚重的文化底蘊,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識體系,不僅能夠給予你足夠的知識,也能滿足你精神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它將是你做人和處事的根基。

正餐式的經典閱讀更強調細嚼慢咽,強調文章對人的淨化和移情的作用,當你捧讀中國文化的經典之作,諸如四書、五經,諸如四大名著之類,燈下獨坐,以心靈沉浸其中,移時不覺,使白日的忙碌和喧囂以及生活的浮躁都化為沉重的思考,化為生活最深處的智慧,如此,不僅得到了精神的愉悅,更重要的是也升華了自己的快樂,使自己的人生更有質量和品位。當前被很多大學生嘲笑的好讀書的“小夫子”們,他們才真正是理解了中國文化的精髓,並且終將成為中國未來的脊樑和柱石。

這就像吃飯一樣,如果偶爾吃頓“快餐”,細細品味,肯定別有一番風味。但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人誤把“快餐”當成“正餐”,天天吃、頓頓吃。殊不知“快餐”固然好吃,卻不及“正餐”有營養。畢竟快速的閱讀、海量的信息無法承受提升自我、傳承文明之重。倘若閱讀淺薄化、快餐化、功利化在全社會蔓延,勢必會造成整體國民文化水平的“營養不良”。

人們常說“開卷有益”,“開卷”所帶來的享受,不光是書中真知,還包含著淡淡的墨香與優美的版式,而這些恰恰是電子閱讀器所無法提供的。換言之,對於現代人而言,閱讀已不成問題,問題是閱讀什麼。一個人的閱讀史,可以影響其精神發育,一個民族同樣如此。溫家寶總理曾經說過:“讀書決定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關係一個民族的素質和力量,影響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一個不讀書的人、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