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忘掉她
體裁:現代詩
作者:聞一多
作品原文‍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那朝霞在花瓣上,
那花心的一縷香——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象春風裡一出夢,
象夢裡的一聲鍾,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聽蟋蟀唱得多好,
看墓草長得多高;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她已經忘記了你,
她什麼都記不起;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年華那朋友真好,
他明天就教你老;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如果是有人要問,
就說沒有那個人;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象春風裡一出夢,
象夢裡的一聲鍾,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作品賞析
“她”就是聞一多年僅四歲的長女聞立瑛。據說相當聰敏,當時已認識不少字,只是身體一向虛弱單薄。聞一多對她憐愛之至,每天下課回來都要抽出時間陪她玩耍,孩子也深明世情,每當聞一多拿上禮帽時,就知道他要出門了,於是便喊起來。1926年暑假,聞一多在北京藝專不堪校長劉白昭的擠兌欺凌,憤然辭職南歸,攜病中的立瑛上路,一路折騰,等返回老家浠水時,孩子病情加重。但為了生存,聞一多又不得不離家求職,經上海潘光旦介紹,在吳淞國立政治大學任訓導長。此間,病中的立瑛經常呼喚“爸爸,爸爸……”聞一多得訊後卻根本抽不出時間回家,只得寄了一張照片回家,立瑛看著照片一邊叫一邊哭。就在這年的冬天,立瑛不幸夭折,至死也沒有再見到她的爸爸。等聞一多趕回老家時,見到的只是一片萋萋墓草。後來他寫下了這首《忘掉她》,聊以抒發自己心中的哀掉之情。
在世俗的意義上,表達對親人朋友的痛悼之情似乎應當是“永遠牢記……”一類的誓詞。此類語言固然是慷慨激昂,但仔細想起來又未免有些浮泛、空洞,經不起深的推敲。比如說,真正的哀痛和追思並不需要用任何強制意味的語言來固定,它是自然而然的,也並不是某些外力所能輕易取締的,相反,如若悼亡就非得用這樣的約束性誓詞才能維持,那么其真正的感情因素可能就相當的淡薄了。
詩人是真誠的,不需依靠倫理道德的光環來打扮自己,當然就更用不著強制自己保持什麼樣的感情狀態了。立瑛是他的愛女,他為之傾注了自己相當多的感情,在這種意義上,詩人有理由語出驚人:“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這似乎可以有多方面的含義:首先,“忘掉她”是痛極之語,因詩人對“她感情極深,由於她的夭折而哀痛不已,這番傷感、這番惋惜和這番的眷戀都濃濃地包裹著他,使他“艱於呼吸視聽”,情感的負荷有時也會深重得讓人不堪承受,為了理智地返回到正常的人生軌跡,他便不時提醒自己:“忘掉她”。這與魯迅著名的雜文《為了忘卻的紀念》道理是一樣的。但是,即便是在咬牙下決心的這一瞬間,詩人的心理依然是複雜的內涵的:在我們所經歷的和將要經歷的人生世界上,“花”數不勝數,“一朵花”便不算什麼了,這是自寬自慰;不過,“花”又終究還是“花”,它嬌艷美麗、動人,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
正因為有這樣的心理矛盾,所以在以下一連串的“忘掉”努力中,詩人始終都是既努力超脫,又始終情意綿綿。
詩的一、二節似乎是要竭力想像“她”的偶然與短暫。在我的感情世界裡並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花瓣上的朝霞、花心的馨香,都是轉瞬即逝的,春風裡的夢,夢裡的鐘聲也本來就是來無影、去無蹤的,你無從邀請,也無法挽留。人生由無數的偶然所組成,那么,僅僅只生活了四個年頭的“她”不也正是如此么?來去匆匆,在這個世界上什麼也沒有留下,但是,花瓣上的朝霞,花心的馨香,也包括春夢、夢裡的鐘聲終究還是給人美好的印象,並不那么容易抹去。
接下去,詩人又用了三個詩節從不同的意義上努力“忘掉她”。
第一個意義是極力突出“她”已不復存在,的的確確地從人間消失了,而且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就與大自然融為了一體。“聽蟋蟀唱得多好,/看墓草長得多高”,可見,大自然完全按照它既定的程式運行著,就好象根本沒有發生過這一幕人間悲劇一樣。立瑛走了,走得遠遠的了,那么,活著的人似乎也沒有必要久久地陷入那種自我纏絞的哀痛了。但這裡同樣也不自覺地包含了另一層矛盾性的內容,即大自然的平靜和生機實在與詩人的傷女之痛反差太大了,對人間的情感而言,自然是冷漠的,這是不是也是令人傷感的呢?於是,詩人那不能忘懷的痛苦依然表現了出來,尤其是,我們還必須明白這樣的事實:遠在上海的聞一多獲訊返鄉時,首先就來到了女兒的墳前,也許,這番情景就是那個時刻給他留下的印象吧。顯然,在那樣的時候,詩人不可能沒有自己的痛惜之感。
第二個意義是詩人構想死去的女兒的心理,“她已經忘記了你,/她什麼也記不起”。聞一多想像女兒告別了這個世界,現在已經完全習慣了“另一個世界”的生活,“前世”的一切對她來說已經是相當陌生、相當遙遠的了。既然死者對生者都已經淡漠了,那么生者也沒有必要如此的痴迷。
第三個意義是詩人想像著光陰荏苒、歲月無情,所有的青春都將逝去,人人都會有面對死亡的那一天,女兒的生命固然短暫,但你我的生命也長久不到哪裡去!在死神把守著的人生之途上,這不過就是五十步與百步的差別,所有的人都彼此彼此!那么,一個生命的結束算得了什麼呢?聞一多從人類宿命性的悲劇這個角度來疏解心中的憂傷,似乎有一定的作用,只是,由女兒的夭折而促使他想到自己“老之將至”,這未嘗不也是一種新的酸楚。
在最後兩個詩節中,詩人繼續反反覆覆地提醒自己,忘掉她吧,甚至根本就不承認她曾經活過!這顯然更是痛極之語,詩歌又返回到第二節的內容,“忘掉她”的果斷與“忘不掉”的纏綿一起被重複著。這也正如全詩的主鏇律“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全詩重複這句話達十三次之多,由此構成詩句的多層含義,其表面意義的“忘掉“與鏇律形式的“不能忘掉”造就了它們間的一種有意味的關係。
不過,也有必要指出,聞一多的首詩並非他個人的創造,而是對美國現代女詩人蒂絲黛兒(San Teasadale 1884──1933)同名詩歌Let It Be Forgotten(忘掉它)的借鑑。原詩僅兩段,台灣詩人余光中的翻譯為:
忘掉它,象忘掉一朵花,
像忘掉煉過黃金的火焰,
忘掉它,永遠永遠。時間是良友,
他會使我們變成老年。
如果有人問起,就說正忘記,
在很早,很早的往昔,
像花,像火,像靜靜的足音
在早被遺忘的雪里。
不難看出,把死者喻為短暫開放的“花”,利用“時間”的力量自我“遺忘”,以及詩的主鏇律“忘掉它,像忘掉一朵花”,在這幾個方面,聞一多都借鑑了蒂絲黛兒的原作,以致兩首詩在基本思想和情感趨向上都大體相似。只是,原作顯得比較簡煉而聞一多的作品則比較複雜,而又因這樣的複雜而使詩歌的思想感情顯得更加細膩、更為纏綿、更加自我纏絞,難以分辨,蒂絲黛兒的因其簡潔使詩相對的灑脫與冷靜。
詩人余光中先生在讀了這首《忘掉她》以後,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就詩論詩,予人的印象毋寧更近於愛情”。(《評聞一多的三首詩》,載《名作欣賞》92年4期)我個人倒並不為這個“印象”而驚訝,需知所謂“愛情”本身就是一個相當寬泛的情感圈,對等的男女之間的眷戀、傾慕之情我們稱之為“愛”,但同樣的眷戀之情也完全可能表現在其他的男女之間,比如真誠的朋友,比如親密無比的父女、兄妹等等,當然由於文明習慣與社會道德的力量,這些情感是不可能發展成為“戀人之愛”的,不過它們與“戀人之愛”在心理構成上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可能人類世界的其他情感形式亦如此吧。我這樣講,還並沒有套用弗洛依德的“父女情結”理論,我只是想強調,任何形式的情感都不是“純粹”的孤立的,由於多種多樣的原因,它存在著靠近其他情感模式的可能性。聞一多這樣寫不是什麼敗筆,更不是中國封建道德之鏡下的“不潔”。‍
作者簡介
聞一多(1899-1946) ,著名現代詩人、文史學者、革命烈士,原名亦多,字友三,後改夕夕,又改名一多,曾用筆名夕夕。1899年11月24日生於湖北浠水縣。1922年,去美國留學,學習繪畫,進修文學,研究中國古典詩歌和英國近代詩歌,1925年聞一多回國,在北京藝專任教,並成為徐志摩主編的《晨報副刊·詩鐫》的主要撰稿人。他在論文"詩的格律"中要求新詩具有音樂的美(音節),繪畫的美(詞藻),建築的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由實踐到理論為新詩發展探索一條值得重視的藝術途徑。1928年1月,第2本詩集《死水》出版。1927年任第四中山大學文學院教授並被選為校務會議中文學院的唯一代表。1928年秋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文系主任。1930年秋轉任青島大學文學院長兼國文系主任。1932年8月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1944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抗戰勝利後出任民盟中央執行委員、雲南總支部宣傳委員兼《民主周刊》社社長,經常參加進步的集會和遊行。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慘遭國民黨特務暗殺。聞一多在7月15日雲南大學舉行的李公朴追悼大會上講演,憤怒斥責國民黨反動派,當晚即被國民黨特務暗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