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將欲歙之①,必固張之②;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③,必固與之④。是謂微明⑤,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⑥,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⑦。
譯文
想要收斂它,必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強它,想要廢去它,必先抬舉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予它。這就叫做雖然微妙而又顯明,柔弱戰勝剛強。魚的生存不可以脫離池淵,國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輕易用來嚇唬人。
注釋
1、歙:斂,合。
2、固:暫且。
3、取:一本作“奪”。
4、與:給,同“予”字。
5、微明:微妙的先兆。
6、脫:離開、脫離。
7、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利器,指國家的刑法等政教制度。示人,給人看,向人炫耀。
引語
有人認為這一章也是講用兵的道理,不過我們認為這主要描述了老子的辯證法思想。本章談到若干對矛盾雙方互相轉化的問題。例如,“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等都可以說是自然界運動變化的規律,同時以自然界的辯證法比喻社會現象,以引起人們的警覺注意。這種觀點貫穿於《道德經》全書。
評析
從這一章的內容看,主要講了事物的兩重性和矛盾轉化辯證關係,同時以自然界的辯證法比喻社會現象,引起某些人的警覺注意。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都會走到某一個極限,此時,它必然會向相反的方向變化,本章的前八句是老子對於事態發展的具體分析,貫穿了老子所謂“物極必反”的辯證法思想。在以上所講“合”與“張”、“弱”與“強”、“廢”與“興”、“取”與“與”這四對矛盾的對立統一體中,老子寧可居於柔弱的一面。在對於人與物做了深入而普遍的觀察研究之後,他認識到,柔弱的東西裡面蘊含著內斂,往往富於韌性,生命力旺盛,發展的餘地極大。相反,看起來似乎強大剛強的東西,由於它的顯揚外露,往往失去發展的前景,因而不能持久。在柔弱與剛強的對立之中,老子斷言柔弱的呈現勝於剛強的外表。
作者簡介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老子像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
老聃(dān)(約前571~前471),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此地本是封於西周的陳國,今河南鹿邑,安徽渦陽存有爭議)人。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作品出處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三十六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