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書是套用心理分析的觀點來觀察文學、解釋文學現象的,並得到心理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的讚賞,從而被稱為西方心理分析學派文學批評的“經典”著作之一。
為什麼幾百年前的文學作品還能深深打動我們?這是文學評論家的一大難題。莫德爾在本書中就旨在於回答這一問題。他運用精神分析學的觀點,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對眾多歐美經典作家,作品加以分析,進而揭示出:在文學創作中除了種種社會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原因,還存在著一種更為深層的內驅力,即作家本人的潛意識動機。由於這種潛意識動機在很大程度是和作家的無意識性心理聯繫在一起的,因此莫德爾稱之為色情動機。這和作家本人的道德無關,並不是說作家有意識地在作色情渲染,而是說作家在作品中無意識地泄漏了他的內心秘密,因而使讀者無意識地受到了感染。
本書是莫德爾的代表作,曾受到弗洛伊德本人的讚賞,因而被認為是弗洛伊德派文學批評的經典論著。
前言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生活中的色情傾向
第三章夢與文學
第四章俄狄浦斯情結與兄妹情結
第五章作家在作品中的無意識流露
第六章創作中的無意識自慰要制
第七章投射、反面形象與自我嘲諷
第八章天才與無意識
第九章文學情緒與神經官能症
第十章作家的幼年愛欲及其升華
第十一章文學中的性象徵
第十二章食人習俗:阿特柔斯傳說
第十三章精神分析學與文學批評
第十四章濟慈的愛情詩
第十五章雪萊的愛情詩
第十六章艾德加·受倫·坡
第十七章拉夫卡狄奧·赫恩的思想
第十八章結束語
作者介紹
阿爾伯特·莫德爾(1885-1953),美國著名學者,文學評論家,弗洛伊德的同時代人,曾做過律師。除了本書,莫德爾其他的重要著作有《貴格派鬥士:約翰·格林里弗·惠狄爾》、《將被遺忘的大師:但丁、彌爾頓、班揚、A.坎佩斯、聖奧古斯丁與帕斯卡爾》和《哈德曼·朱利斯與厄普頓·辛克萊》等。此外,他還主編過兩部重要的學術論著《亨利·詹姆斯論美國文學、英國文學和法國文學》和《詹姆斯·洛威爾:詩人的作用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