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酒歷史
如果不是清朝才子李汝珍(1763-1830)的《鏡花緣》,我想,世人大概不會知道在徽州居然還有與貴州茅台齊名的徽州甲酒,——只是不知道在許多年前,徽州甲酒居然如流星一樣隕落了。
許多徽州人都愛吃糯米做的甜米酒。這一嗜好,仍舊記在我的腦海中。古徽州,十三四歲起,男人們背著行囊出門,沿新安江而下外出經商,家人便用糯米做上一缸米酒,上面用黃泥封口,待男人外出經商回來時開缸,為他洗塵。由於封存時間長,開缸時香溢數里,是典型的“家”酒,因“家”與“甲”諧音,且酒質上乘,故為“甲酒”。
徽州甲酒寄託了對親人的思念和期望,因此,徽商們也恪守著“一杯也千年”的傳統。這種土釀甲酒技術越來越純熟,名氣也越來越響,一度成為徽州人喜慶節日向客人炫耀的特產。然而,隨著徽州的富庶和人文品位的提高,徽州甲酒卻因鄉土氣息而難登大雅之堂,漸漸被人們忘卻。遠行歸來的徽商,學會了攀龍附鳳,把茅台、女兒紅帶入了徽州,使產量不多的甲酒,在流金歲月中慢慢消失。
我雖不好酒,徽州甲酒卻與我有緣。幾年前,我陪朋友走徽杭古道時,在一個不知名的小山村品嘗了這種古老的徽州甲酒。主人好客,抱出一罐用黃泥封口的酒,拆開封口,一縷清香在空氣中瀰漫開來。“好酒”,朋友叫了起來,如同發現了新大陸一般,於是,主人向我們介紹這酒的釀造過程,同時,我們也了解到徽州甲酒遺落的原因。
從考證的意義上說,徽州甲酒的釀製應早於唐宋,迄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種制酒的工藝,應是移住徽州的中原人帶來的,先精選糯米若干,用蒸籠蒸七八成熟,然後放入酒麴均勻摻和,裝入酒罈封口。100斤糯米出酒80-100斤,酒色微黃清澈,香氣誘人,入口微甜,燙熱後飲更覺釅濃。該酒存放時間愈久愈醇。一般釀酒一斤米能釀一斤酒(用水勾兌),而徽州甲酒則用米三斤才釀一斤酒(不用水),可見品質的精緻。也正是這樣,書生李汝珍才念念不忘。
李汝珍生活的年代是清朝,那時正是徽商鼎盛之時。徽州甲酒的揚名可能與行賈天下的徽商的思鄉情結有關。《鏡花緣》中人物談酒時,列舉全國各地名酒五十餘種,其中“徽州甲酒”名列酒店粉牌第七。由此可見,當時徽州甲酒的名氣之大。可徽商們不知道的是,明才子李汝珍在徽州一次漫遊時偶爾喝了甲酒,便讚不絕口,以至後來在他的《鏡花緣》第九十六回中把徽州甲酒,當作慶功酒。當然,李汝珍也不知道,唐大詩人李白曾數次去徽州,是留戀徽州的山水,更是對徽州甲酒的青睞。
徽州甲酒,也稱“夾酒”。清人《新安竹枝詞》亦有“結伴攜錢沽夾酒”的句子。隨著中原戰亂引發的南遷移民聚增,徽州落得了真正的“八山一水一分田”,所產的糧食勉強自給,遇荒年,要從外地大量購糧,再加上路道艱險。因此,徽州甲酒從一開始發展就很難,或許再過些年,我們再也見不到這種古老的甲酒了。
徽州甲酒的飲用方法
徽州甲酒黃酒的酒精度數在14度左右,適合各類人群飲用。冬天宜溫熱飲,春秋常溫飲;夏天宜冷飲 。
1、溫飲甲酒
這種喝法較為常見。溫飲的顯著特點是酒香濃郁,酒味柔和。
溫酒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將盛酒器放入熱水中燙熱40℃~45℃左右再喝,因為黃酒中所含的酯類芳香物隨溫度升高而蒸騰,從而使酒味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濃郁。甲酒燙熱喝能暖五臟、去寒風,是有利於健康的。另一種是隔火加溫,但黃酒加熱時間不宜過久,否則酒精都揮發掉了,反而淡而無味。一般,冬天盛行溫飲。ps加熱過的黃酒醉的很快喔不要貪杯喔~~
2、冰鎮甲酒
將甲酒放人冰櫃冷藏室。如果是溫控冰櫃,溫度控制在4℃左右為宜。或飲時再在杯中放幾塊冰,隨個人喜歡。除此之外還可在甲酒中放入話梅(一斤2至3顆)、檸檬等,或兌些雪碧、可樂、果汁等飲料。冰鎮黃酒有消暑、促進食慾的功效。
3、甲酒配伍
與雞蛋間煮:將甲酒燒開,然後打進1個雞蛋攪成蛋花,再用小火熬片刻。經常飲用有補中益氣、強筋健骨的功效。可防止神經衰弱、神思恍惚、頭暈耳鳴、失眠健忘、肌骨萎脆等症。
與桂圓或荔枝、紅棗、人參同煮:其功效為助陽壯力、滋補氣血,對體質虛衰、元氣降損、貧血、遺精下溺、腹瀉、婦女月經不調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