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米揚斯克包圍戰

德米揚斯克包圍戰

德米揚斯克包圍戰發生在1942年春,莫斯科會戰和史達林格勒會戰兩場重大會戰之間,此時雙方都蓄勢待發在為一場真正大戰做著準備。

基本信息

本戰發生在1942年春,莫斯科會戰和史達林格勒會戰兩場重大會戰之間,此時雙方都蓄勢待發在為一場真正大戰做著準備.

戰役最後以德軍的成功突圍而告終,戰役表現出了德國軍人頑強的作風,以及蘇軍合圍戰役的經驗不足。也是黨衛軍揚名的一戰
戰役的基本概況:

其他信息

三,(一)轉入戰略防禦-----“要塞”戰術
希特勒在1942年春季所面臨的情況,已經與9個月前大不相同了。在那個時候,他的威望如日中天,他的部隊在蘇聯境內勢如破竹,英國被孤立了,美國也畏縮不前,仍然保持著名義上的中立。
1941年11月德軍發動了旨在攻占莫斯科的“颱風作戰”行動,但攻勢在嚴酷的冬天及來自西伯利亞的紅軍預備隊前很快停滯了。德軍的進攻剛剛停止,就遭到了蘇軍的大舉反攻。
蘇軍的坦克和騎兵一路向西推進,迂迴到撤退中的德軍部隊的側翼並形成包圍。現在已經不是大規模的德軍被包圍在口袋裡了,而是大量的團,師甚至軍一級的德軍主力部隊。這些部隊是從莫斯科的大門口撤退回來的,很快這樣的戰術退卻就演變成了一場戰略撤退,並且有可能再次演變成為一場大潰敗。不過局勢在希特勒的一道硬命令下沒有惡化下去,元首命令他的士兵們不許再後退半步,就地轉入抵抗,將部隊配置在一些戰略要地和城鎮周圍使其形成一個個“刺蝟”。這種思想後來形成了所謂“要塞”戰術。
“要塞”戰術和希特勒的堅守戰略一樣,也受到了廣泛的批評,但近年來似乎又受到了肯定。但和其他戰略戰術一樣,希特勒的“堅守”和“要塞”是否合理。是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的,不能簡單的視為正確或者錯誤。希特勒顯然有他的打算。他並非沒有看到部隊可能被合圍的危險,但卻認為並非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在突出部和被圍的德軍部隊由於是在內線作戰,往往能夠牽制住數倍與己方的蘇軍,而這要比讓部隊在嚴寒和優勢敵軍追擊下陷於潰退要好很多。一方面德國人的撤退可能在漫天大雪中陷於混亂,並被窮追不捨的蘇軍給予沉重打擊;但另一方面,繼續堅守則意味著一個龐大的重兵集團將陷於蘇聯人的包圍。儘管這種抵抗不可避免的將造成德軍重大傷亡,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是當時的混亂局勢下極為正確的決策。儘管只能起到暫時的阻滯效果,但值得一提的是它避免了1812年拿破崙軍隊大潰敗的重演!
(二)反攻!-----迂迴!-----包圍!
1942年1月8日至4月20日蘇軍實施的春季總攻中,主要由加里寧方面軍和西方面軍在西北方面軍和布良斯克方面軍配合下實施勒熱夫—維亞茲馬進攻戰役。西北方面軍左翼軍隊3個方面軍,為配合加里寧方面軍和西方面軍的進攻,於1942年1月9日至2月6日實施托羅佩茨---霍爾姆戰役。1月21日,第4突擊方面軍收復托羅佩茨,第三突擊方面軍迂迴德北方集團軍群右翼,企圖合圍了霍爾姆市(CHILM)德軍第218師。得到加強的紅軍在1月29日繼續由南北相心突擊。他們從舊魯薩向南,從莫爾沃季奇向北,同時撲向德軍後方。在2月5日,他們還將空降部隊投入德軍陣地縱深,企圖擾亂德國人的防禦。從舊魯薩發動進攻的近衛步兵第2軍沿著德軍幾乎無人防守的深遠後方一路挺進,在2月底推進到了霍爾姆市(CHILM),並包圍了大約5000名德軍。
在霍爾姆(CHILM)德軍被被圍同時,一個更大的包圍圈正在形成!2月初,德軍以預備隊4個師加強防禦,阻止了蘇軍的進攻。在2月25日,蘇軍另一隻新銳部隊---由北向拉穆舍沃進攻的近衛步兵第一軍,由有南部進攻的第34集團軍第42步兵旅會合於扎盧奇耶以北地區。在他們身後,德國第2軍(馮。布羅克多夫-阿勒費爾德步兵上將指揮)和漢森炮兵上將的第10軍的一部已經陷於德米揚斯克附近約60公里長的,30公里寬的包圍圈。此次戰役,蘇軍在維捷布斯克方向推進了250餘公里,從南部迂迴了德軍第16集團軍德米揚斯克集團。德第16集團軍第2軍及第10軍一部約12萬人被蘇軍包圍在德米揚斯克地區。
這是自戰爭開始以來陷於合圍的最大規模德國重兵集團。而蘇聯人對包圍這么多德國人還遠遠沒有準備,甚至在心理上也很難一下子接受。而要一下子吃掉這樣一個強大的重兵集團,對於蘇聯人來說是不可能被辦到的:包圍圈裡的精銳德軍可不同於那些倉促上陣的蘇軍士兵。他們都是受到過專門的訓練,實戰經驗豐富的老兵,其中還包括約2萬名足夠頑強,身穿不久前從里加車站送來的冬裝(大多數是從猶太人身上剝下來的)的黨衛軍。在有充分的通訊工具的的條件下,德國人可以有效的指揮這些部隊依託支撐點來實施頑強的抵抗,而不至於像蘇聯軍隊那樣在包圍圈裡由於通訊中斷被迅速打亂建制。更何況蘇聯人這個時候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實施進一步的穿插,滲透,尤其沒有足夠的裝甲集團來實施分割殲滅德軍。
(三)燃燒!德米揚斯克!
2月22日,希特勒宣布德米揚斯克戰區為要塞。他把這個包圍圈視為驗證其新戰術的實驗場。為此德空軍不惜血本調來了大量的運輸機。來自德國本土以及中央集團軍群的大量飛機開始飛往距離德米揚斯克約250公里的普里斯考。早在1941年12月,這裡就部署了德軍第999特種轟炸大隊(德國人對運輸機大隊的特殊稱謂),1942年1月15日又進駐了第500特種轟炸大隊。2月10日,普里斯考南部又進駐了第9特種轟炸大隊。2月19日,第700,900特種轟炸大隊進駐了該城西部,後來來自同一地的第105特種轟炸大隊部分飛機也在2月份進駐普里斯考。另外,部署在里加的第4,6,7特種轟炸航空隊大隊,第5特種轟炸大隊(3月9日進駐)也參加了空運。德軍每個大隊編制有4箇中隊,1個指揮機群。各大隊最初集中了220架運輸機,後來增加到600架,主要是JU-52型飛機,也有一些HE-111之類的飛機。由於天氣寒冷等因素,每天可以出動的飛機只有30%。由於每架飛機一次只能裝載2噸物資,而包圍圈內德軍的需求量每天至少300噸物資,為此需要出動150個架次,不少德國飛行員只好每天出動2-3架次。
由於沒有戰鬥機掩護(克勒爾的第1航空隊無法抽出力量),這些運輸機只能採用20-30架的密集大編隊(所謂“團建制”飛行),以自身的火力抵禦蘇聯戰鬥機的襲擊。而在飛臨包圍圈時,他們還將遭到蘇聯地面火力的猛烈射擊。紅軍士兵往往動用他們所能使用的一切武器向天空傾斜彈藥。這迫使德國人在很多情況下必須實施夜間空運(這也和空運距離過遠有關)。在3月份,德國人又在傑米揚斯克以北的彼斯基建立了一個應急機場。除了運送物資外,德國運輸機還運走了大量傷員,並在3月份將約10個營的補充兵力送進了包圍圈,其中包括3月7日投下的400名黨衛隊補充兵。這次行動是在黨衛軍全國領袖希姆萊的親自干預下實施的。
得到空運物資保障的德軍繼續在嚴寒中抵抗著蘇軍的進攻,並把所有的戰馬都殺了吃肉(不過德國人還是保持著歐洲人不吃內臟的習慣,包圍圈裡的蘇聯人則把這些德國人不要的東西拿去活命)。但其部隊還是不可避免的在迅速減少。到了3月20日,黨衛軍“骷髏”師已傷亡了12625人,有戰鬥力的兵員只剩下9669人。除了戰鬥傷亡外,嚴寒和開始流行的疾病在這個地區也確確實實讓德國人付出了代價,在1941年11月28日到1942年2月28日,在整個瓦爾代--傑米揚斯克地區,德軍戰死6300人,受傷22500人。而凍傷為2400人,患病31400人。包圍圈外的蘇聯人情況雖然比德國人好一些,但其非戰鬥減員也相當嚴重。在西北方面軍存在的882天中,凍傷了2311人,患病11萬5千人。其中相當部分集中在1941-1942年的冬天。
為了突出蘇軍的包圍,德軍在3月開始靠向扎盧奇耶以北,部署在這裡的黨衛軍“骷髏”師部隊在師長艾克指揮下充當突圍主力,他們企圖在一個叫做拉穆舍沃的村莊打開缺口。
而在包圍圈外,大量從西線和德國本土,以及北方集團軍群其他部隊開來的德軍也趕到了戰場。在1942年1—3月份,編入德軍北方集團軍群第16集團軍的新部隊包括第81步兵師(該師一度配屬給中央集團軍群,2月配屬第10軍),配屬給第39摩托化軍的第218步兵師(該軍的第8裝甲師也開到了霍爾姆),配屬給第10軍的第5、8輕裝師、第329步兵師(3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北方集團軍群還從自身的部隊中給第10軍調來了第18摩托化步兵師。
蘇聯人當然也得到了補充,但其質量已經低劣的幾乎沒法使用。其第1突擊集團軍補充兵員的年齡竟然在46到47歲之間,其體力自然無法和年輕力壯的德國部隊相比,所受的訓練更是幾乎為零。另外,蘇聯人還在4月以第34集團軍南方軍隊集群為基礎,編組了第53集團軍。兵力包括第22近衛步兵師,第23、130、166、235、241、250、375步兵師。這樣對付包圍圈德軍的蘇軍就有西北方面軍第1突擊集團軍、第11、34、53集團軍。
3月19日,德國人在合圍圈外的舊魯薩地區已經集中5個師。他們被交給馮賽德利茨—庫爾茨巴赫中將。此人原是第12步兵師師長,一個在未來將令德國陸軍極為尷尬的人物。現在交給他的任務,是從舊魯薩向拉穆舍沃進攻蘇軍第11集團軍的結合部,以接應正在包圍圈內突圍的德軍。這次行動被稱為“通道”。4月14日,擁有量新銳部隊的賽德利茨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在付出較大損失後,德國新師團在4月21日取得了突破,在拉穆舍沃村附近打開了一個寬4公里(後來加寬到6-8公里),長40公里的狹窄通道。當天的戰鬥十分慘烈!4月23日,他們和包圍圈內的德軍取得了接觸,並在4月28日取得聯繫。
傑米揚斯克包圍圈內的德國人終於逃了出去。紅軍全殲德軍的一切努力付諸東流。在1942年1月7日到5月20日,紅軍西北方面軍為此付出的代價高達245511人,其中純減員88908人, 傷病156603人。
不過德軍在傑米揚斯克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其中“骷髏”師只剩下6700人,加上突圍的陸軍部隊也只有14000人。在5月份,他們沿著蘇聯人原來的包圍線外側建立了一條約70公里長的防線,由在4月20日晉升為黨衛隊地區總隊長的艾克統一指揮。這個黨衛軍武夫和他部隊在合圍圈中以頑強的戰鬥成為德軍得以堅持的支柱,使原來對武裝黨衛軍頗為不屑的陸軍部隊刮目相看,甚至第16集團軍司令布施也在事後專門對艾克提出了表揚。而希特勒也從“骷髏”師、以及在洛扎茨克阻止紅軍前進的“帝國”師出色的表現中發現,不顧及傷亡的武裝黨衛軍往往比陸軍更能勝任他賦予的使命。以此為契機,希特勒將在1942年對他的武裝黨衛軍進行進一步強化,並把高性能的坦克交給他們。
在表彰艾克的同時,解圍有功的賽德利茨也沒有被忘記。他在1942年6月被晉升為炮兵上將,並被任命為第51軍軍長。但這個職務在不久的將來卻給他帶來壞運氣。
5月5日,被包圍在霍爾姆的德軍守備隊也得救了。全部5000名守軍中已有1555人死亡,而剩下的有戰鬥人員只有1200餘人。守備司令舍雷爾在1942年11月1日晉升中將。為了獎勵堅守傑米揚斯克和霍爾姆的部隊,德國人還專門製作了2種盾形紀念章。
傑米揚斯克的解圍給德國宣傳機構提供了極好的素材,尤其是對德軍堅守起到決定作用的大規模空運更成了德國人賴以誇耀的資本。不過對於這次空運的具體成績卻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資料記載,在2月19號至5月18日,德國飛機平均每天向傑米揚斯克空運273噸補給品,總量達24303噸:而包括《德國陸軍1933年---1945年的武器裝備》在內的一些權威資料卻認為運入了64844噸物資。考慮到蘇聯人在3月份就觀測到3000架飛機進入包圍圈,後一個數據可能更準確一些。同時,運輸機還運出傷員22093人(一說35000人), 把15446名補充兵員送進了包圍圈。正是依靠空中運輸,德國士兵才能獲得食物和藥品以維持體力,並取得戰鬥所必需的彈藥。客觀地看,如果不是德國運輸航空部隊的巨大努力,傑米揚斯克的德國軍隊很有可能會遭到全軍覆沒的命運。
但這次行動也已經達到了德國空軍運輸力量的極限,並使其遭受了巨大損失。在傑米揚斯克空運中一共損失了265架德國飛機,空勤人員傷亡達到383人。如果說憤激還可以補充的話,那么死亡和失蹤的優秀飛行員,特別是那些訓練教官,卻幾乎是不可彌補的。這一點在不久的將來就會產生明顯的影響。
毫無疑問,德國空軍運輸力量在整場戰役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講,德軍的勝利可以說是運輸機飛出來的勝利。為此戰役特意頒發的德米揚斯克戰役臂章的主體裝飾上就是雙劍交叉架的滑翔機,這也充分的體現了這種武器去這場戰役起到的舉足輕重的根深地步的深遠影響!
四,蘇聯對於德米揚斯克戰役的官方記錄:
大衛國戰爭中西北方面軍於1942年1月7日一5月20日實施的圍殲傑米揚斯克地域法西斯德軍集團的進攻戰役 在蘇軍1942年初冬季進攻過程中,n·庫羅奇金中將指揮的西北方面軍(突擊第3、第4集團軍,第11、第34集團軍,方面軍空軍)應以基本兵力在舊魯薩和托洛佩茨兩方向進攻,而以第34集團軍圍殲敵軍傑米揚斯克集團。方面軍在兵力兵器上比敵人(德軍第16集團軍8個師)多0.5—1倍。然而用於直接圍殲傑米揚斯克集團的第34集團軍未占此種優勢。該集團軍5個師當面,法西斯德軍僅在第一線就有近4個師。森林沼澤地和很深的積雪,對實施進攻造成了巨大困難。按照戰役企圖,第34集團軍應從正面牽制敵軍傑米揚斯克輻團主力,而以翼側各師協同第1l集團軍和突擊第3集團軍各一部兵力對配置在傑米揚斯克地域的敵軍集團翼側實施突擊,將其圍殲。西北方面軍於1942年1月7日先在右翼,繼於1月9日又在左翼發動進攻。起初第11集團軍取得了進展,至1月10日日終前從北面、東北和東面包圍了舊魯薩。但隨後奪取城市的戰鬥遭到遲滯。力圖切斷雷奇科沃至波拉段鐵路線的第34集團軍右翼各兵團,前進也很緩慢。在方面軍左翼,第34集團軍以及突擊第3集團軍右翼的多數兵團在戰役最初幾天就捲入了攻占敵各支撐點的持久戰鬥。突擊第4集團軍在托洛佩茨方向順利進攻。
1月22日,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將準備用於粉碎敵軍勒熱夫—維亞濟馬集團的突擊第3、第4集團軍編入加里寧方面軍。突擊第3集團軍一部兵力轉隸第34集團軍。至1月月中前,西北方面軍從南、北兩面包圍了傑米揚斯克集團,並為勝利結束戰役創造了有利前提。有鑒於此,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給西北方面軍(第11、第34集團軍,大本營預備隊調來的突擊第1集團軍,近衛步兵第1、第2軍)進一步明確了任務。戰役企圖是,由舊魯薩地域向南和由莫爾沃季齊地域向北實施突擊,圍殲傑米揚斯克登入場之敵。1月29日,蘇軍重新開始進攻,在沒有道路、積雪很深的條件下粉碎了希特勒匪軍的抵抗。2月25日,近衛步兵第1軍從北面向拉穆舍沃進攻的部隊,與第34集團軍從南面實施突擊的步兵第42旅會合。近衛步兵第2軍未遇敵人激烈抵抗,於2月底前進抵霍爾姆市接近地。由於近衛步兵第1、第2軍的進攻,敵軍舊魯薩集團和傑米揚斯克集團被切斷,而由第16集團軍6個師組成的傑米揚斯克集團陷入合圍。蘇軍的任務是儘快肅清被圍之敵。但是鬥爭拖延下來。敵人依託大量支撐點,迫使蘇軍分散力量解決各個基點,並遲滯其前進以爭取組織堅固防禦的時間。況且,對被圍集團未能從空中嚴加封鎖,致使敵人能用飛機給被圍軍隊調來補充兵員、彈藥和給養,並後送傷員。僅在1942年3月,德軍運輸航空兵就向傑米揚斯克地域出動了飛機3,000餘架次,增援近10個營以及大量彈藥和給養。至3月20日前,西北方面軍的情況已急劇複雜化。法西斯德軍統帥部乘戰線相對穩定之機,於3月19日在舊魯薩以南地域建立了“賽德利茨”軍級集群,下轄5個師,由賽德利茨—庫爾茨巴赫中將指揮。3月20日,該集群向拉穆舍沃方向第11集團軍和突擊第1集團軍的接合部實施突擊。進攻由大量航空兵支援。稍後,敵被圍軍隊也在扎盧奇耶以北向拉穆舍沃方向實施了相向突擊。由於展開的戰鬥有法西斯航空兵的密集突擊配合,敵人付出‘重大損失的代價得以突破合圍正面,打開了一條寬達4公里的所謂拉穆舍沃走廊,並於4月23日與被圍集團會合。爾後,在這一走廊地帶展開了激戰,至4月底前,敵將走廊擴大到6—8公里。
從5月3日至20日,西北方面軍發動了目的在於肅清敵軍傑米揚斯克集團的進攻,但因軍隊準備不足,進攻收效甚微。拉穆舍沃走廊終未消除。雖然如此,傑米揚斯克地域的進攻行動對西北方向軍事行動的總進程仍產生了積極影響。法西斯德軍統帥部未能向奧斯塔什科夫實施預定進攻,與奉命由勒熱夫地域進攻的另一集團形成對進。
奪取傑米揚斯克登入場持久戰的特點是非,常頑強緊張。方面軍和各集團軍首長沒有進行合圍戰役的經驗,所以有一些失算。對敵突擊是以分散的兵力在寬大正面同時在許多方向實施的,缺乏足夠的加強兵器,敵情偵察組織不周。
五,德米揚斯克戰役臂章(Demjansk Shield)[原創翻譯部分]
盾章介紹:
(Demjansk Shield)德米揚斯克戰役臂章 在1943年4月25日被創建,授予同時紀念在1942 期間德軍在蘇聯德米揚斯克包圍圈戰鬥的那些部隊。
授予情況:
在1943年12月31日,部隊司令官負責其被指揮的手下報寫一份合格授予者名單,
(此臂章在1944年7月14日所停止被授予)每個被授予者可以保留5個同樣的盾章以備後用。
如在犧牲的情況下家屬將會獲得此盾章與證書。
德米揚斯克臂章佩帶在制服的左上臂,SS武裝黨衛隊的成員通常將他佩帶在鷹徽的上方。
大約有將近10萬的盾章被授予給參與此次戰鬥的成員。
授予條件:
陸軍(輔助成員)按照以下條件頒發:
A:在一地區被困地堅守60天以上。
B:在被圍攻的地區受傷。
C:在被圍攻的地區戰鬥服務獲得褒獎
空軍按照以下條件頒發:
A:在被圍攻的地區空域執行戰鬥使命50次以上。
B:在此地區執行補給供應飛行。
六,附錄:最高統帥部<<第39號指令>>
領袖兼國防軍最高司令 領袖大本營
國防軍統帥部/國防軍指揮參謀部/國防處(作戰組) 1941年12月8日
1941年第442090號絕密檔案
只傳達到軍官
第39號指令
東方突然提前降臨的嚴冬和因此而出現的補給困難,迫使我軍不得不立即停止所有較大規模的進攻作戰而轉入防禦。
如何實施這種防禦,取決於通過防禦要達到的目的,即:
1、堅守在作戰或國防經濟方面對敵人具有重大意義的地區;
2、使國防軍在東線作戰的兵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休息和補充;
3、為1942年重新實施較大規模的進攻作戰創造前提條件。
我具體命令如下,
一、陸軍,
1、東線陸軍主力應儘快地在能節省兵力的、由陸軍總司令規定的戰線上轉入防禦,接著在主要調走裝甲師和摩托化師之後,開始讓部隊進行休整和補充。
2、凡是不受到敵人壓迫而又要將戰線後移的地方,先要準備好後方陣地。這種後方陣地要比原來的陣地能為部隊提供較好的生存條件和防禦條件。
將重要的橫向交通線讓給敵人,可能會危及其他尚不穩固的戰線地段。因此,撤離各個地段的時間要視整個情況而定。
3、戰線的走向應有利於部隊的配置和防禦以及儘可能簡化補給關係;在冰雪融化季節,尤其應注意到這一點。
確定斜切陣地和後方陣地的位置,使用所有可搜尋到的勞動力按野戰條件儘快地構築這些陣地。
4、在主要是防禦性作戰的範圍內,必須完成以下特別任務:
(1)必須儘快奪取塞瓦斯托波爾,在那裡的戰鬥結束之後,再決定第11集團軍主力(不包括保護海岸所需的部隊)的下一步行動。
(2)儘管存在各種困難,南力集團軍群仍必須努力創造條件,以便在天氣有利的情況下在冬季也能實施進攻,占領頓河下游-頓涅茨一線,從而為來年對高加索的春季作戰創造有利的前提。
(3)北方集團軍群應在伊爾門湖以北縮短其東方戰線和東南戰線,但是不能把從季赫溫通向沃爾霍夫斯特羅伊和科爾特沙納沃的公路和鐵路讓給敵人;從而創造條件,以便在增援部隊抵達後改善拉多加湖以南的局勢。只有如此,才能完全封鎖列寧格勒,並與芬蘭卡累利阿集團軍建立聯繫。
(4)如果敵人從喀琅施塔得灣以南的海岸地帶撤走了其主力部隊,並且,不想在那裡進行認真的防守,那么,為了節省兵力,可以攻占那裡的海岸。
二、空軍:
1、空軍的任務是,空襲敵方裝備和訓練中心,主要是列寧格勒、莫斯科、雷賓斯克、高爾基、沃羅涅日、羅斯托夫、史達林格勒、克拉斯諾達爾等等,竭力阻礙俄軍重新得到補充。
經常不斷地空襲敵人賴以生存和可用來對我方戰線地段構成威脅的交通線,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除了同敵空軍作鬥爭以外,還必須使用各種手段從空中支援陸軍抗擊敵人的地面進攻。
2、我同意向我提出的在集團軍群分界線上的兵力部署和計畫留在東線的航空兵部隊的兵力。隨著陸軍作戰行動的結束,只要情況允許,就可將各個部隊撤下來進行補充和訓練。
3、為了充分有效地抗擊敵人可能的冬季進攻和實施我方預計的冬季作戰(參見第一條第4款),必須擁有地面設施,以便能快速地轉移兵力和前調由撤下來的部隊組成的增援部隊。為此,休整與補充地區應儘可能設定在靠近東線的地方。
4、為能儘早發現和觀察敵人變更部署,不間斷地實施覆蓋性的遠程空中偵察是特別重要的。在這方面,陸軍和空軍必須根據兵力和任務情況進行協調。
5、從莫斯科戰線抽調計畫用於南線總司令管轄地區的兵力,仍須由我批准。
6、防空部隊應掩護我方部隊的宿營地和補給地域以及重要後方交通線。為了對付已查明的主要突擊方向上的敵方空中攻擊力量,可考慮將我方殲擊航空兵快速集中到主要空戰方向上去。
三、海軍:
應確保在占領漢科和奧斯穆薩之後,能充分利用通往赫爾辛基的很少受到威脅的海上通道來進行大規模經濟運輸,為我們在芬蘭的部隊實施補給。
在本國、盟國和被占領國家建造的用於運輸(特別是在黑海和愛琴海)的小型船隻的數量,還可大量增加。為此,可放棄所有並非絕對必要的要求和安全規定。
四、即便是1942年人員損失會很大,也必須使國防軍的人員補充有保障。因為僅僅1922年出生的人將不夠用,所以還需要採取有力措施。
我規定:
1、在前線出現大批減員的情況下,可以在國防軍內部從本國或從擔負特別任務的單位(如駐羅馬尼亞的國防軍代表團)抽出兵力調往前線。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將在本土戰區或後勤部門工作的出生較晚的士兵,與前線較老的士兵進行對調。
2、東戰場和西戰場之間可以下述方式進行人員交換:
以西線的第2和第3線具有充分作戰能力的師和裝甲師,與特別疲憊不堪的東線師進行交換。但是,在冬季階段,法國境內的德軍可能不得不受到暫時的削弱。
要被解散的東線師中那些有戰鬥經驗的指揮軍官、士官和兵,可以編入上述西線師。
此外,那些在東線不能成建制使用的西線師,是否要撤銷建制而用於補充經受過考驗的東線師,在我得到關於陸軍改編和分配的整個計畫之後再作決定。
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使西線陸軍的戰鬥力能夠保障海岸防禦和“阿蒂拉”行動的實施。
3、應最大限度地以成批的俘虜和俄國民工來逐漸替換免於服兵役的年輕工人。有關這方面的專門規定由國防軍統帥部負責制定。
(簽字)阿道夫·希特勒
七,參考書目:
1,《閃電戰》雜誌第7期;
2,《第三帝國的興亡》威廉。夏伊勒(德);
3,《血捍莫斯科》京華出版社;
4,《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回顧與反思》紐先鍾(台);
5,《西洋世界軍事史(第三卷)》J。F。C。富勒(英);
6,《東線1941-1945》明基文化;
7,《二戰回憶錄》李德。哈特(英);
8,《失落的勝利》曼施坦因(德);
9,《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決定性勝利》艾伯特。西頓(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