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魯農審2013012號。
育種者:北京德農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一代雜交種,組合為CA35/昌7-2。母本CA35是鄭58/478為基礎材料自交選育,父本昌7-2為外引系。
產量表現:在2010~2011年全省夏玉米品種區域試驗中,兩年平均畝產572.8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8%,21處試點15點增產6點減產;2012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57.1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4%。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為每畝5000株左右,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適宜範圍:在全省適宜地區作為夏玉米品種種植利用。莖腐病高發區慎用。
品種名稱:德單121
審定編號:豫審玉2013014
選育單位:北京德農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自選系HG58為母本,T昌7-2為父本組配而成的單交種。
特徵特性:夏播生育期97-103天。株型半緊湊,全株總葉片數20-21片,株高253.7-263cm,穗位高101.6-114cm;幼苗葉鞘紫色,成株莖色綠色,葉色深綠色,雄穗分枝數15-20個,花葯黃色,花絲紫色;苞葉長度適中;果穗圓筒型,穗長15-16.6cm,禿尖長0.4cm,穗粗4.6cm,穗行數14.5行,行粒數34.8粒;穗軸紅色,籽粒桔紅色,半馬齒型,千粒重254-316g,出籽率90.1%,田間倒折率4.0%。
抗性鑑定:2010年河南農業大學植保學院人工接種鑑定:高抗大斑病(1級),抗小斑病(3級),中抗彎孢菌葉斑病(5級),高抗矮花葉病(1級),中抗莖腐病(5級)、高感瘤黑粉病(9級),抗玉米螟(3級);2012年河南農業大學植保學院人工接種鑑定:中抗大斑病(5級),抗小斑病(3級),中抗彎孢菌葉斑病(5級),中抗矮花葉病(5級),抗莖腐病(7級),感瘤黑粉病(7級),感玉米螟(7級)。
品質分析:2010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粗蛋白質10.04%,粗脂肪4.70%,粗澱粉73.57%,賴氨酸0.291%,容重768g/L;2011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粗蛋白質9.71%,粗脂肪4.93%,粗澱粉75.14%,賴氨酸0.30%,容重762g/L。
產量表現:2010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5000株/畝一組),12點匯總,11點增產1點減產,平均畝產577.2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7%,差異顯著,居16個參試品種第5位;2011年續試,9點匯總,8點增產1點減產,平均畝產505.1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6.6%,居19個參試品種第5位。
2012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種生產試驗(5000株/畝組),11點匯總,10點增產1點減產,平均畝產698.2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2%,居5個參試品種第2位。
適宜區域:河南各地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與播量:適宜麥壟套種或麥後直播,種植密度5000株/畝。
2、田間管理:田間管理應注重播種質量,及時間苗、定苗和中耕鋤草,及時防治病蟲害;按照配方施肥的原則進行水肥管理,磷鉀肥和微肥作為底肥一次性施入,氮肥按葉齡分期施肥,重施拔節肥,約占總肥量的60%左右,大喇叭口期施入孕穗肥,約占總肥量的40%;在底肥充足的情況下,也可採用“一炮轟”的施肥方法。
3、適時收穫:玉米子粒乳腺消失或子粒尖端出現黑色層時收穫,以充分發揮該品種的增產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