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重大任務
2008年12月22日,國防部宣布:“微山湖號”同“武漢號”“海口號”12月26日前往索馬里進行維和,維護索馬里海域和平,並打擊海盜。主要為“武漢號”“海口號”進行補給。
為完成此次護航任務,微山湖號還專門裝備有維修隊與醫療隊。維修隊可以乘直升機或小艇到達其他艦上開展維修工作。醫療隊除了開顱手術,其他手術都可以做,裝備相當於一個小型醫院。
作戰能力:
“微山湖”號有一定的防空能力,但幾乎沒有反艦能力。當然,對付海盜有速射炮和輕武器,在一般情況下也足夠了。此外,微山湖號上的水兵也有輕武器,必要時也可用於戰鬥。事實上,在本次遠洋護航中,微山湖號曾經單獨為商船進行護航,可見,並不是只能將它看作後勤補給艦。

補給方式:
分析家們認為,此次中國海軍遠征索馬里打擊海盜,除了戰法戰術的演練外,最重要的演練和實踐科目就是如何實現有效的海上艦船補給工作,因為這是制約遠征軍作戰效率的直接因素之一。
中國早在80年代就已經掌握了遠洋補給技術,並為出訪艦船成功實現了多次的海上補給服務。目前中國海軍的海上補給能力已經具備一艘補給船同時為三艘艦船同步補給的能力,跨入海上補給技術先進的國家行列。
海上補給通常是通過兩種方式,一種就是乾貨補給,比如一箱子蘋果,這樣的補給基本上是通過直升機空中調運(大型補給艦上一般可以裝兩到三架直升機),即垂直補給;另一種是液貨補給,包括燃油等物資,通過軟管上輸送過去,即橫向補給。
海上補給:
2008年12月30日下午,在經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時,順利完成首次海上綜合補給。

有專家指出,在補給油料的時候往往是最危險的時候,也是考驗艦艇主官綜合指揮能力的時候。橫向補給要求兩艦的距離在50米左右,正負誤差不能超過8米,否則鋼索和補給管道有斷裂的危險!那么,如何來測定這個距離呢?傳統的測距方式,那就是前面說的那根系滿彩旗的繩子,每兩個彩旗之間的距離是5米,一共有10個段落,繩子的一端系在補給艦上,另一端由兩個水兵控制,如果繩子繃緊了,就放鬆一下;如果繩子鬆了,就說明兩艦的距離近了,指揮員就立即會下達相關指令,非常實用有效。
由於這次算是風平浪靜的情況下進行補給的,因此相對比較安全。就連“海口”號指揮員胡偉華也說,整個綜合補給過程“非常順利”。雖然在實施綜合補給時,遭遇較強風浪並下起了雨,但因成竹在胸,他笑言這叫“風調雨順”。
港口補給:
由於本次遠征索馬里海域第一期為期3個月的時間,我們可以推斷出艦隻的補給方式以海上補給為主要方式,以有限港口補給為補充方式。
一般海軍艦艇出海執行任務,時間最長的是美國,六個月一輪換。就算是美國幾艘航空母艦參與行動,也是前面巡邏的艦艇已經執行了四五個月的任務後需要進行替換,新的艦艇來之後,已完成任務的艦船才能離開,一般而言其執勤時間是六個月。

另外,有限港口補給方式也是一種不時之需。在護航編隊出發之初,國內很多人都在猜測可能在哪些外國港口進行補給。一般認為亞丁灣附近的吉布地和2000公里之外的喀拉蚩兩個城市可能性較大。因為“中國與當地國家關係良好”。
不過後來的報導是:經過2天2夜的連續工作,“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於當地時間2月23日在葉門亞丁港完成靠港補給任務。補給的物資主要包括柴油和淡水等液貨,同時還補給了禽肉、蔬菜、水果等4大類30餘種乾貨,總計數千噸。這次補給是中國海軍艦艇第一次在國外商用港口進行綜合補給,也是中國海軍在海外執行非戰爭軍事行動後勤保障模式的一次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