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抄襲門

復旦大學抄襲門

2015年5月27日,復旦大學110周年校慶日,復旦大學發布了一個名為《To My Light》的宣傳片。該片時長4分鐘50秒,與傳統的高校宣傳片形式迥異。在英文敘述背景音下,一名復旦畢業的女性試飛工程師,身穿飛行服漫遊校園,最後脫下飛行頭盔,開始新的旅程。該片特意選在校慶日發布,並在一周前提前預熱,多次發布預告。校方對該片定位是:“美麗科幻+人性敘事+硬朗大片”。但該片上線當天,即被多名網友質疑抄襲東京大學2014年宣傳片《Explorer》,引發爭議。 與此同時,復旦大學110周年校慶的主題LOGO之一,也被網友指出神似Touch ID的圖示,即把這個LOGO進行鏡面對稱並翻轉後,和蘋果公司Touch ID的圖示高度吻合,相似度極高 。

基本信息

事件經過

視頻截圖對比 視頻截圖對比

輿情萌芽期:2015年5月27日上午,復旦大學為迎接校慶110 周年發布了“美麗科幻+人性敘事+硬朗大片”——名為《 To My Light》的形象宣傳片(《To My Light》全長4分50秒,畫面是從一架飛機的駕駛艙開始的,接著畫面轉進一間教室,一名穿著飛行服的女生在教室中醒來,隨後漫步圖書館、看到正在閱讀古代文獻的老學者、在派對上跳舞、在操場上打太極拳,在黑板上手繪飛機等……最後,她脫下了頭盔,旁邊一行字幕顯示,她是復旦大學2005級畢業生樂婭菲,現為中國國產大飛機試飛工程師。),引發眾多網友圍觀。當天微信公眾號“天黑動物園”發文《復旦大學最新宣傳片被曝抄襲日本東京大學?》,稱其與東京大學2014年的形象宣傳片《Explorer》如出一轍。面對指責,復旦大學極力否認,宣傳片的製片人公開稱該片創作獨立,留下輿論一片質疑。

輿情發展期:5月28日下午14時許,復旦大學全面撤下《 To My Light》,隨即於18時許在官方微信平台上發布新版宣傳片。連番動作與此前態度構成強烈反差,加劇輿論反感。隨著質疑聲進一步擴大,宣傳片的製片人二度回應,並在回應中一改口風,承認較多參考了東京大學的短片,表示願意坦誠接受公眾批評。

涉嫌抄襲蘋果Touch ID 涉嫌抄襲蘋果Touch ID

輿情高峰期:5月29日,多方信息匯合交聚形成輿論高峰。一方面有關復旦大學形象宣傳片涉嫌抄襲的新聞持續擴散。《南方都市報》刊發的報導“復旦宣傳片被指抄襲東京大學 ”和《京華時報》發表的新聞“復旦宣傳片被指抄襲東京大學 校方連夜發布新片”被各大網站大量轉載。此外,多角度的針對性評論也紛至沓來,如“復旦連夜發布新片 迴避抄襲是下策”、“復旦大學對‘抄襲’宣傳片應啟動獨立調查”等。另一方面,復旦大學的校慶Logo也在當日被曝有抄襲之嫌,稱該Logo轉面之後與蘋果Touch ID標誌幾近吻合,接連的侵權指控形成疊加效應,再度刺激輿情高漲。

輿情反覆期:5月30日-31日,輿情態勢總體回落。不過,30日在微博平台上,有關最新版宣傳片複製慕尼黑工業大學創意的訊息備受熱議。《華商報》就此發表的題為“復旦新版宣傳片再陷‘抄襲門’被指抄襲慕尼黑工業大學”的報導,也被鳳凰網、中國網、新浪網等大量轉載。31日,復旦大學在官方微博上正式就“抄襲門”道歉,並承諾啟動相關調查,引發媒體集中報導,其後湧現新一輪評論熱潮,集中於對社會創新能力、高校學術風氣和危機應對處置的解讀和反思,形成了6月1日的輿情小高峰。

輿情消散期:6月2日開始,輿情熱度迅速回落,目前為止,尚未出現反彈。

復旦回應

宣傳片

2015年5月28日,該片製片人、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滕育棟回應“抄襲門”事件稱,《To My Light》是根據該校畢業生的真實故事改編的,和東京大學的宣傳片完全不同,創作劇本的過程是獨立的,片子根據復旦大學畢業生的真實經歷改編,製作團隊主要來自復旦大學和上海某視覺工作室”。

2015年5月28日晚間,宣傳片製作人滕育棟回應稱,2015年2月,復旦進行了劇本創作,女主人公的經歷和事跡都是獨一無二的。構思完成後,攝製團隊看了全球20多所高校的宣傳片和幾家著名廣告公司的廣告片,其中就有東京大學。短片從4月開始拍攝,因為題材類似,攝製團隊較多參考了東大短片的敘事方式和表現手法。但考慮到劇本改編於真人真事,且試飛的懸念、時空的錯位、主角與老先生的深度互動等,都是東大宣傳片沒有的,因此復旦並未改變拍攝計畫。

“現在看來,當初的認識顯然是錯誤的。由於我們選擇畫質較高的4K技術拍攝,剪輯進度比較慢。之後想趕時間儘快做出來,在送審時,沒有向學校有關部門全面匯報拍攝的過程和背景情況。”滕育棟說。

面對輿論,滕育棟表示,將坦誠地接受校友們和所有關心復旦的人的批評和質疑,並隨時準備接受應有的處理。“作為製片人,我對這部片子對學校聲譽造成的傷害深感自責,表示真誠地道歉。”

校慶LOGO

復旦大學110周年校慶的主題LOGO之一,也被網友指出神似Touch ID的圖示。據多家媒體跟進報導,這個校慶LOGO的設計者之一曾在學校團委學生會公眾號中稱,靈感來自於指紋和年輪的形象,“以數字110為軀體,以側寫的“旦”字為身形,以指紋與年輪中的復旦之情為靈魂”。該同學還表示,靈光乍現於一台公司指紋打卡機上的手指指紋標誌,指紋的紋路則來源於設計師的右手大拇指,指紋圖案隨機斷開為12段,寓意復旦之“復”為12畫。但是被網友指出,把這個LOGO進行鏡面對稱並翻轉後,和蘋果公司Touch ID的圖示高度吻合,相似度極高;同時指紋圖案並非被斷開為12段而是13段(參見上文詞條插圖相冊)。

2015年5月31日,復旦大學在官方微博上正式就“抄襲門”道歉。該聲明稱,視頻宣傳片“《To My Light》涉嫌抄襲,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損害了學校聲譽,傷害了大家的感情”,並“將啟動相關調查”“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媒體評論

這起“涉嫌抄襲”事件引起廣泛批評的背後,是太多人對大學給予了太多的厚望,而大學卻給了他們太多的失望。復旦大學宣傳片“涉嫌抄襲”事件,大家說的不是復旦,說的是中國的大學;甚至,大家說的不是大學,而是一種已然破敗的理想。

借用“搜狐文化”評論中的一句話:如果大師已死,學風不存,談何百年,有何可慶?———新浪網

既然敢於借鑑了,為何又羞於承認?既然在文化發展上存在差距,我們就應該坦然面對,而不是諱疾忌醫,借鑑學習先進文化有何不可。——四川線上

這些年,某些高校里的學術不端現象嚴重,論文抄襲屢被曝光。就是素有聲名的復旦,也發生過各種抄襲事件,可謂尷尬。如果大學連宣傳片都要抄襲,被質疑之後還巧言善辯,大家又如何相信學術科研不會抄襲、校方對學術不端“零容忍”?可以說,復旦宣傳片涉嫌抄襲,不但把我們一些高校的生態環境映照出來,也讓人擔心它是“象牙塔”乃至社會風氣的縮影。——《華西都市報》

作為一座歷經百年的知名學府,面對抄襲,復旦應該拿出自己的擔當而不是一味逃避,拒不認錯只會適得其反,不但名聲難以挽回,校友為此感到羞恥,連復旦的學風也受到了極大的質疑,有網友開始指責復旦校內“抄襲成風”。除了應該及時回應,其實復旦更應該反思的是,如果一所百年大學連製作優秀原創的校慶宣傳片的創新能力都沒有,還怎么繼續屹立到下一個百年?——荊楚網

復旦新版宣傳片是否抄襲東大的《Explorer》,建議交由專門的學術委員會予以鑑定,進而給出權威性的結論。因為高校是社會的道德高地,更是精神高地。追求真理,崇尚獨立,追求原創,恪守節操,才是高校的生命所在。而不抄襲,不剽竊也是高校必須恪守的職業底線。讓人心痛的正在這兒,堂堂的知名學府,如果連宣傳片都大肆抄襲,那我們還能幹什麼?還能培養出獨立思考獨立創新的學子嗎?——《北京晨報》

對於此次事件,社會各界最感不滿的是:中國大學失去了原創精神。的確,如此明目張胆的抄襲行為真的不應該發生在一所名校的重大紀念活動中,但是,我們的批評和反思又不能僅僅局限在復旦或者大學本身。從更深層次來看,“復旦事件”的背後隱藏著當今中國普遍存在的一種文化病症,即拿來文化。——《中國日報》

此次復旦校慶,之所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地深陷抄襲門,是因大學官僚化這一頑疾,四處蔓延所結的碩果,在網際網路這面放大鏡,火眼金睛的掃描與監督之下,再次被迫無奈顯露原形而已。——《中國日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