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復吳用修【體裁】散文【作者】黃汝亨【年代】明代
作品原文
懷足下意非楮墨可了[1],彼此窮愁,亦復默會[2],姑與足下陳說兩境:泉聲咽石,月色當戶;修竹千竿,芭蕉一片。或探名理,時對佳客。清曠則弟蓄嵇、阮[3],飛揚則奴隸原、嘗[4]。蕭然四壁,傲睨千古。此一境也。採薇頗艱[5],辟纑不易[6]。內窘中饋之奉[7],外虛北海之尊[8],更復好義,先人守雌去道[9]。食指如林[10],多口若棘,風雅之趣既減,往來之禮務苛。此又一境也。兩境迭進,終歸擾擾。半是阿堵小賊[11],坐困英雄耳。吾與足下俱不免,故敢及之,此未可示俗客也。
作品注釋
[1]楮墨:紙墨。[2]默會:暗自領會。[3]嵇、阮:嵇康、阮藉。有竹林名士之稱。[4]原、嘗:平原君、孟嘗君。以養士著稱。[5]採薇:伯夷、叔齊不食周粟,居首陽山,採薇而食。此指隱居生活。[6]辟纑:績麻和練麻。《孟子.滕文公下》:“曰:是何傷哉。彼身織履,妻辟纑,以易之也。”[7]中饋:古指婦女在家主持飲食之事。[8]北海之尊:東漢獻帝時,孔融為北海相,自言“座上客恆滿,尊中酒不空,吾無憂矣。”見《後漢書.孔融傳》。[9]守雌:語出《老子》:“知其雄,守其雌”。指謙卑忍讓,與人無爭。[10]食指:喻人口。[11]阿堵:代指錢,典出《世語新說·規箴》。
作品鑑賞
該文選自《晚明小品選注》卷八。作者向朋友陳說兩境,其實都是令人“窮愁”之境,說白了都是因為沒有錢養家。一境虛寫,貌似瀟灑清高,其實“蕭然四壁”;一境實寫生活困窘的狀況,此文沒有陶淵明“憂道不憂貧”的自勉,只是窮愁無奈、聊以自嘲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