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失衡到平衡

二、高校學生身份處分權的設定 一、大學生的法定權利 三、大學生權利的法律保護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法制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5月1日)
平裝: 26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802268807
條形碼: 9787802268807
尺寸: 19.8 x 13.6 x 1.4 cm
重量: 259 g

作者簡介

胡肖華,男,漢族,1964年1月生,湖南茶陵人。武漢大學法學院畢業並分別於1985年、1988年、2002年獲法學學士、法學碩士和法學博士學位。現為湘潭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省首屆新世紀社會科學研究人才“百人工程”研究人員、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培養對象、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專家、湖南省第三屆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委員、湖南省首屆優秀青年法學家,兼任中國法學憲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憲政與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湖南省法學會行政法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湖南省法學會訴訟法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迄今為止,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10項,獲國家級或省(部)級社會科學獎6項,出版專著、教材20餘部,在《中國法學》、《法律科學》、《法學評論》等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40餘篇。

內容簡介

《從失衡到平衡(教育及其糾紛的憲法解決)》主要內容: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深化,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始,教育領域發生了一系列典型“個案”——如“田永案”、“劉燕文案”、“擁吻案”、“女大學生懷孕案”、“孟母堂案”等,這些個案無不拷問並檢驗著政府的法治治理能力。因此,如何使教育法制從無序走向有序,教育權力(利)從失衡走向平衡,即成為當下社會關注的焦點。作者多年來一直對教育糾紛的法律解決特別是憲法解決傾注了極大的學術熱情,並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從失衡到平衡(教育及其糾紛的憲法解決)》即為這些年來的成果匯集。

目錄

引論
學術自由、大學自治與大學生權益公法救濟
一、學術自由:大學法制的精神指引
二、大學自治:學術自由的“制度性保障”
三、我國大陸大學生權益的公法救濟
第一編 學習權與受教育權
學習權論:從義務教育到高等教育
一、義務教育:從私人教育到公共教育
二、案例評析:一類“法治怪胎”的反思
三、大學生學習權的憲法學分析
民國憲法文本對受教育權之規定
一、民國憲法文本對受教育權之規定
二、民國憲法對受教育權規定之分析
三、結語
受教育者權益保護落空的原因及對策
一、受教育者權益的界定
二、受教育者權益保護落空的原因
三、加強受教育者權益保護的幾點建議
第二編 自治立法與違憲審查
高校校規的違憲審查問題
引言
一、高校校規的法律性質
二、高校校規何以接受違憲審查
三、法院審查校規合憲性應遵循的基本規則
結語
高教行政法制的憲政拷問——校規之上位法違憲問題檢討
引論:憲政·法治
一、“良法”治校——應然層面的制度設計
二、“法”之不良——實然層面的制度缺憾
三、憲法訴訟——從實然走向應然的最優路徑選擇
結語:認真對待憲法
第三編 學校管理與司法介人
論學校紀律處分的司法審查胡
一、學校紀律處分接受司法審查的必要性
二、學校紀律處分的可訴性
三、學校紀律處分司法審查基本原則
論高校管理行為司法介入的強度
一、主流理論之檢討
二、綜合標準之確立
三、審查強度之界定(以高校懲戒權和處分權為例)
學校管理司法介入的限度
一、問題的提起
二、介入範圍的限度
三、介入條件及其審查標準的限度
四、結語
論學校行政行為
一、學校行政行為的界定
二、學校行政行為的意義
三、學校行政行為的依據
四、學校行政行為的控制
五、學校行政訴訟的發展趨勢
高校行使學生身份處分權的行政法治問題——由當前高校集體退學事件引出的思考
緣起:高校不斷發生的集體退學事件
一、高校實施學生身份處分權的法律性質
二、集體退學事件反映出行政法治的缺失
三、高校行使身份處分權應當遵循的行政法治原則
高校學生身份處分權問題研究
引言
一、高校學生身份處分權的性質界定
二、高校學生身份處分權的設定
三、受身份處分的學生權利救濟機制之構建
結語
第四編 學生權益與平等保護
南非充分受教育權原則之辨
案例與分析
爭鳴與補論
聯考招生:從無區別對待到參與平等——對錄取分數地區(民族)差異的憲法考量
一、聯考招生:無區別對待還是補償平等?
二、參與平等:社會正義與聯考招生
三、參與平等:對聯考招生區別對待的憲法解釋
論大學生權利的法律保護
一、大學生的法定權利
二、大學生權利的侵犯
三、大學生權利的法律保護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