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徐茂成,生於1938年6月6日山東聊城東阿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是一位偉大的實業家,工程師、經濟師。徐茂成是我國大型鋼板庫的創始人和發明人,擁有多項發明專利技術,引領了大型鋼板庫的更新換代的時代潮流,他所設計的萬噸規模的鋼板庫為我國水泥工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是突破傳統水泥庫的一項重大創舉。
社會榮譽
發明人徐茂成先生被譽為中國大型鋼板庫之父。2008年榮獲“共和國改革開放先鋒人物”稱號 。
2008年榮獲中國名優機械網首屆機械行業傑出人物既“風雲人物”
1977年7月,徐老出任聊城地區石料廠籌建處負責人,嶄露頭角。
1978年,發明大型鋼板水泥庫。20多年的實踐和不斷科技創新證明茂成大型鋼板水泥庫是最理想的水泥庫之一。
1997年6他前後研究立窯水泥生產工藝共獲得5個國家專利。
2003年1月,他把研究成果結晶為《用大型鋼板庫解決淡季生產水泥的儲存問題》一文,並在我國權威專業雜誌《水泥》上刊載。
2004年申報了大型鋼板庫專利。
2005年大型鋼板庫專利被授權。
2006年以後在全國各地成功建造300餘大型鋼板庫均布在全國各地。主要業績在河南天瑞集團、湖北華新集團、河北冀東集團等得到了用戶極大讚譽。
2010年10月,創辦大型鋼板庫新技術研發中心。
年逾古稀的徐老依然放不下他的大型鋼板水泥庫,他想在他有生之年親自作進一步的完善,推廣開來,讓它造福我國水泥行業。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如果能實現這一目標,給水泥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革,也算是給社會留下點東西,他死而無憾。
大型鋼板庫的發明,是散裝水泥產業的一次偉大變革,大型鋼板庫的技術升級為我國水泥散裝流通提供了強大的技術保障,必將在國家節能減排、循環經濟 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創業歷史
山東自古出好漢。至今在東阿縣,上了年紀的人還記得,當年在黃河岸邊,在連線平陰和東阿的黃河橋頭地方,徐茂成率眾自搭7間簡陋工棚,利用上級撥給的10萬元經費艱苦創業的故事。1977年7月13日,聊城地區石料廠籌建處成立,地點就是位於連線平陰和東阿的黃河大橋橋頭處,徐茂成出任負責人。當時徐茂成手上只有數十位人馬和政府撥付的10萬元辦廠經費,除此以外兩手空空,頭上無片瓦,腳下只有荒涼的土地。徐茂成和大家心裡都清楚,一切都得自己動手,從頭開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曾是那個年代的人們身上最閃光的精神,他們冒著嚴寒頂著酷暑,人工平整土地,自己動手和泥壘磚搭建了7間簡易工棚,開始了艱苦創業。
有了簡易工棚,還沒有生產設備,怎么辦?這同樣難不倒當時的徐茂成和他的職工們,他們自己動手製造,很快石料廠就開始生產了,第一年企業就贏利13萬元。建廠之初,條件艱苦,資金緊張,但當時企業上上下下凝聚力強,信心高漲,大家吃苦耐勞,毫無怨言,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徐茂成當廠長的初期,他率領大家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故事數不勝數,就連他的夫人最初也是在廠里挖了7年的廁所,晚上職工下班了,夫人還得領著幾個孩子看護廠子。
石料廠建好了,徐茂成覺得企業不能搞單打一,他當時給企業確立了多種經營的發展思路,其中一項就是利用現成的石灰石生產水泥。茂成敢帶領大夥乾水泥,這和他此前有過水泥廠的特殊工作經歷有關。徐茂成自幼家貧,沒有多少文化,僅僅高小畢業,相當於現在的國小六年級水平,但他從一開始參加工作當工人時起,就表現出特別愛學習、愛鑽研、愛琢磨的特點。從1957年徐茂成19歲第一次參加工作到一個小水泥廠當工人算起,到1977年擔任石料廠領導的20年間,他先後在好幾家水泥廠當過工人,乾過多個工種,熟悉水泥生產工藝的各個環節。他擔任燒窯工時,曾有過48小時不下窯的紀錄,吃飯都是家屬送上窯。他勤學苦練,刻苦鑽研,燒的熟料標號在全省評比中名列前茅,他還根據工作經驗總結編寫過燒窯順口溜,在工人中廣泛流傳。1964年,26歲的徐茂成在水泥廠當電工時,曾以技工身份赴越南太原省援建水泥廠,歷時5年,獲得過“胡志明勳章”,成為國家級三等功臣,說起來,徐茂成應該是我國水泥行業較早的援外技師。上世紀80年代他曾獲得過山東省建材行業“勞模”獎章,並被授予“山東省節能模範稱號。”
當時建水泥廠不比現在。那時條件簡陋,缺乏資金,主要靠的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他帶領大家一邊自行設計施工,一邊和技術人員一起動手自己生產設備。生產水泥遠比生產石料要複雜得多,磨機自己造不了,由省建材局局長批條子賒了別人一台磨機,其餘設備都是自己造,就連減速機都是他們找來廢齒輪自己組裝的。當時沒有建設資金,徐茂成曾帶領大夥什麼賺錢乾什麼,他們曾到中原油田買落地原油煉過油,生產過水泥電線桿模具到市場出售,自己生產的機械設備除了自己用外還供應別人。第二年,企業資金就增加到了40萬元。1978年,一座年產7000噸的水泥廠建成了,半年就生產了6000噸水泥。
徐茂成帶頭以10萬元經費建起的東昌水泥廠,後來成為聊城地區唯一一家本土水泥企業。1991年徐茂成調離水泥廠時企業資產達四千餘萬元,而此前沒有貸過國家一分錢。
最能表達徐老當年帶頭創業心路歷程的,是他於1990年8月15日寫的一首詩《啟示勵志》:
茫茫大地無際天,萬物興替在其間。
莫怨靜處無聲趣,細聽霹雷響耳邊。
晨曦曙光不耀眼,預示光明在眼前。
仰望垂成無限美,終生奮鬥在其間。
改革開放初期,一些從國外翻譯過來的企業管理書籍開始出現。他專門從書店買了上下兩冊的《哈佛管理叢書·企業管理百科全書》,認真學習、借鑑國外大企業成熟的管理經驗,根據自己企業實際情況,在企業內部摸索著搞了一套聯產、聯質、聯效的“三聯”管理模式。當時國家規定的企業行政管理人員不能超過18%,而他們企業只有5%,大大優於國家標準。“三聯”管理模式使企業形成了完全不同於其他企業的特殊機制,全廠職工的工作效率和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發展速度迅速攀升。徐茂成講:他首先啟用三種“能人”,走專家治廠的路子,一個是機械工程師,一個是工藝工程師,一個是經濟師。
質量管理方面,他創新監督管理機制,將工程師按月輪換指揮生產,促進車間之間爭搶指標的制高點,並通過化驗室化驗結果密碼校對,確保了產品質量。這種一個人的工作結果由另一個人來打破,形成了一種內部常效競爭機制。同時工程師和工程師之間對比,車間和車間之間對比,設備和設備之間對比,互相促進,互相制約,有機結合,促進了產質量指標月月創新高。
生產節約方面,他把日常消耗品按消耗量折合成現金給工人發放。車間維修環節使用的棉紗,他規定一個月每套設備用5斤棉紗,多消耗自已拿錢買罰,節約了歸自己,結果就出現了車間工人清洗舊棉紗反覆使用的現象。再比如鐵鍬,一人每月一把,每把5元錢發給工人,自己使用自己保管,其他專用工具以此類推,從而杜絕了日常工具流失的積弊。上世紀80年代初期,東昌水泥廠已經有80多位職工有機車了,每到上下班,水泥廠職工的機車上都掛一把鐵鍬,成了東阿街頭的一道風景。
徐茂成關心職工生活,他對職工食堂也進行了大膽改革,每位炊事員都按賣飯額開工資,多賣多得。炊事員每天換著花樣做飯菜,職工什麼時間用餐都熱情接待,甚至出現了送飯到崗的服務景象,一時間食堂辦得紅紅火火,就連廠外的老百姓家裡有紅白喜事,都用麵粉到他們食堂換饅頭。1982年一位香港老闆到廠里協商合作,在用了東昌水泥廠的飯菜後,對他們的食堂也讚不絕口。
安全管理方面徐茂成也有絕招。廠里規定每人每月60元安全醫藥費,全發給車間,出了工傷車間用這筆錢來支付,沒有醫藥費錢就歸職工。這種方法不僅確保了安全生產,而且成了東昌水泥廠職工自己的“醫療保險”。在當時的十幾年間,東昌水泥廠從沒有出過大事故。
徐茂成採取的一系列管理模式和方法,在當時是非常超前的,就是現在來看仍不過時。這些管理方法為東昌水泥廠帶來了非常好的實際效果,形成了獨特高效的“東昌”管理模式。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國家建材局編寫“水泥企業管理規程”,在山東選擇兩家企業調研,東昌水泥廠就是其中之一。
先進的管理帶來良好效益,企業每年以30%的年遞增率快速發展。薪酬分配上,因為工程師“三聯計酬”和職工“兩聯計酬”,工程師月收入最高達3700元,普通工人月工資也有六七百元,成了當時沒人敢提的公開秘密,要知道這可是上世紀80年代初的水平。在當時東阿縣城還都是平房的時候,他讓職工住上了樓房,廠里還建起了4層辦公樓。
東昌水泥廠的巨大變化,在當時來說是非常新鮮的,不僅在東阿縣引起轟動,在聊城地區甚至全省建材行業都產生了影響。大家最直觀的感覺就是,東昌水泥廠的職工工資高,住的房子好。這讓一些人眼熱,很快社會上引起議論,有人向聊城行署提出“一個單位的工資要照顧到左鄰右舍”,行署領導則明確回應:“東昌水泥廠就是我們聊城地區的特區。”
“按下水瓢”原理,開啟大型鋼板水泥庫發明設計思路徐茂成一生除了執著,乾什麼事情喜歡反位思考,正常思路下行不通,他就反過來考慮問題,有些做法每每讓常人看來不可思議,不合常理,但卻屢屢成功。用現在的話來說,就叫不走尋常路。
大膽用鋼板建造水泥庫最初是在1978年,當時徐茂成帶領大夥建設年產7000噸水泥廠時要修建水泥庫,因為缺錢,只能怎么省錢怎么來。計畫經濟時期,聊城地區是經濟欠發達地區,鋼材指標用不了,一次徐茂成去物資公司,正好有一批現成鋼板閒置著沒人用,他一算賬非常划算,就決定用鋼板自己焊水泥庫,不久就焊了4個直徑6米、高14米的鋼板水泥庫來代替當時常見的磚混結構水泥庫,每個庫容量800噸。那時行業里還沒有用鋼板造水泥庫的思路和先例,有些同行還用懷疑的心態說:“老徐你真能窮混!鋼板庫壁一年就給你磨透了。”然而誰能想到這4個水泥庫在用了14年後拆除時,內壁氧化層還在。最初買鋼板原料時價格便宜,每噸才600元,後來拆掉賣廢鋼材還賺了不少錢。這4個小型鋼板水泥庫應該是徐茂成後來發明的大型鋼板水泥庫的雛形。
改革開放的上世紀80年代初期,徐茂成領導下的東昌水泥廠發展已初見成效,職工人數已經達到1467人。那時候企業繼續走多種經營的老路子,除了水泥,什麼賺錢乾什麼,他們甚至還成立了建築公司。經過多年的積累,企業有了一定的資金,到了具備擴建水泥生產規模的時候了。1984年他們將水泥生產規模擴建到了年產8.8萬噸能力。也正是這次企業擴建,逼得徐茂成在無意中成就了一項發明,一項足以讓他驕傲一生,並將對我國水泥行業產生深遠影響的發明創造———大型鋼板水泥庫。1984年東昌水泥廠擴建時,設計院設計的是7×14米磚混結構圓形水泥庫,僅打樁費就要700萬元,老徐心疼錢不乾。他琢磨著要建一種既省錢、儲量又大的水泥庫,因為淡季水泥沒人買,廠里堆得到處都是水泥的苦頭他嘗夠了。
在這之前生產淡季水泥積壓時,廠里遍地放水泥,下有塑膠布墊底,上有棚布遮蓋,陰天下雨颳風提心弔膽,一個淡儲期下來,破袋、受潮損失水泥近20%,一算賬等於白乾。為此他曾想了很多辦法,做出了許多超乎常人想像的舉動,比如給職工發“福利水泥”,就是把水泥像“福利”一樣發給職工。那時候過年時水泥生產正好是淡季,別的單位都是發年貨,東昌水泥廠卻是給職工發水泥,每噸水泥降價15%發給職工,讓職工自己再推銷出去。
再建水泥庫,既要花錢少,速度快,容量還得大,要能滿足大規模生產的需求。徐茂成還只想建一個,因為建一個大庫比建多個小庫更省材料,出入庫設備也簡單,維修費用少,耗電量小。
建大庫要比小庫在技術上複雜得多,難度太大,談何容易,最關鍵的是基礎如何處理。距離黃河只有近千米的廠址地下水位最深不到一米,流沙塌陷,在裡面栽根電桿都成問題,不打樁是過不了這一關的,但打樁的巨額資金他又捨不得。那一陣子徐茂成每天都陷入深深的思考當中,他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翻資料,畫草圖,一遍又一遍,總是不成功。20多天的苦思冥想,他想到了大海里的巨型貨輪,幾萬噸甚至幾十萬噸都能在水裡漂浮,大地的浮力再小也比水的浮力大,怎么讓大地產生適應荷載力的浮力?他聯想到黃河裡的船和船底,聯想到遠洋貨輪的不同形態。這些聯想讓他嘗試在自家的水缸里做試驗,他把水瓢放到水裡感受來自水的浮力,不同形態的浮力竟然有大的差異,可是大地的基礎不能做成船的樣子。他把水瓢反扣過來再試,這一換位試驗竟然出現了奇蹟,他來了靈感,眼前一亮,長時間困擾的難題終於有了答案。他根據此前建造鋼板水泥庫的庫體經驗,構成了大型鋼板水泥庫的整體方案。他自己畫出草圖讓工程師設計,並且立下字據:“一切責任由我徐茂成承擔。”
設計圖紙出來了,徐茂成決定立即著手進行施工,但立刻遭到了一些人的質疑和反對,因為在當時看來,他的想法太不合常理了。一般建設傳統水泥庫先要打樁做基礎,而徐茂成運用的是他的“大地反浮理論”。一些人紛紛向上級告狀,說他拿著國家的錢冒險。這時好心的朋友和老領導也勸他:“老徐你何必呢,省了錢拿不到你家去,出了問題可就苦了你自已一個人。”
徐茂成在東昌水泥廠發明搞大型鋼板水泥庫的訊息,很快就讓山東省建材局知道了。省建材局領導非常重視,當時的李懷貞局長和孫丹華書記深知他的脾氣和敢想敢幹的勇氣,親自到廠里了解情況。當他說明了水泥庫結構原理後,孫書記說:“老徐你乾吧!出了問題我給你承擔。”李局長為了慎重,請了天津水泥研究院的土建權威專家王春生老人前來把關。王春生看了設計後說:茂成啊你真行,我想了十幾年的東西你也想到了,我這個臭知識分子不敢幹,你乾吧,肯定沒問題。在專家的確認下,李局長心裡有了底,並正式由省建材局下發檔案給予支持:“東昌水泥廠的擴建問題,由東昌水泥廠決定。”
大型鋼板水泥庫工程開工建設不到兩個月就順利完工,1984年春節淡季投入使用,兩萬噸的淡季儲存,旺季售出,每噸升值26元。不到80萬元的投資,一個春節就收回了60%以上,和麥收淡季的儲存效益相加,投入收回後還淨盈20餘萬元。
該庫直徑30米,高26米,容量三萬多噸,20多年了至今仍在正常使用,性能良好。2007年12月26日上午,我們一行來到如今的東阿東昌水泥有限公司生產現場,看到了20多年前建造的這個大型鋼板水泥庫至今依然在發揮著作用,身邊圍了一輛輛拉水泥的車輛。徐茂成說,這個庫目前還是個小伙子,用上50年都沒問題。
東昌水泥廠的事跡,曾受到當時國家建材局重視,林漢雄局長稱讚東昌水泥廠是全國水泥行業自力更生的典範。
1988年,東昌水泥廠下放到東阿縣管理後,因為徐茂成仍沿用他以前的管理模式,縣裡不少人有異議,說他“拿國家的錢撈政治資本”。為此聊城地委、行署非常重視,當時曾專門召開了一次有地縣兩級有關部門領導參加的現場會議,時任聊城地委書記的王樂泉同志在會上說:在我們經濟欠發達地區,要想發展經濟,就要向東昌水泥廠學習,搞創新應向徐茂成同志看齊,有人說徐茂成花國家的錢“撈政治資本”,說是花國家的錢沒錯,因為當初國家只給了他們10萬塊錢。如果誰能像徐茂成同志一樣“自力更生搞創新撈政治資本”,我都支持。
20多年的實踐和不斷科技創新證明茂成大型鋼板水泥庫是最理想的水泥庫之一1991年,徐茂成調出東昌水泥廠,到了東阿縣建委擔任書記一職。到縣建委工作後,徐茂成說最大的好處是清閒了,他有時間對水泥工藝做系統的學習研究,以往在企業主要是邊實踐邊研究,清閒下來他可以從理論上來提高自己。他的大兒媳是同濟大學矽酸鹽專業畢業,他便找來兒媳的專業教材自己攻讀。這期間他研究水泥生產,研究立窯改造,搞無煙無塵自控窯,一刻都沒有放鬆。他前後研究立窯水泥生產工藝共獲得5個國家專利,對他退休後繼續為水泥獻身積攢下了本錢。
退休後的徐茂成依然放不下他的大型鋼板水泥庫。長期的使用效果讓他堅信這是一種非常理想的傳統混凝土水泥庫的替代品,他想在他有生之年親自作進一步的完善,推廣開來,讓它造福我國水泥行業。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如果能實現這一目標,給水泥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革,也算是給社會留下點東西,他死而無憾。
“識途老馬身猶健,不須揚鞭自奮蹄”。1997年6月30日徐茂成曾填詞一首,以抒壯懷:《卜運算元·梅枝頌》
梅枝枉自傲,實為一枯樵。吮吸大地幾滴水,只為花枝俏。
俏也不爭輝,只為嬌艷報。待到梅花生輝時,不惜再折腰。
2003年1月,他把研究成果結晶為《用大型鋼板庫解決淡季生產水泥的儲存問題》一文,並在我國權威專業雜誌《水泥》上刊載。文章發表後,立即在全國水泥行業引起廣泛關注,包括國內著名大水泥集團的技術專家都紛紛打電話聯繫。此時徐茂成考慮的是,20多年前在東昌水泥廠建造的大型鋼板庫是在特殊地質條件下建設的,它能否適應全國各地的地質情況?心裡沒有底。於是在2003年他65歲的時候,根據我國各地不同水泥企業地質情況的特點,有選擇性地進行了實地考察,孤身一人“千里走單騎”,自費20萬元,東北到過滿洲里,西北到了新疆伊寧,西南到過老街蒙自,往東到了“天盡頭”的成山頭。經過對數十個有代表性的特殊地質資料的綜合,他系統地歸納成適應全國不同地質條件的不同基礎形態的技術參數,完善了技術方案,並於2004年申報了專利,2005年被授權。2006年他支持女兒成立了聊城方正大型鋼板倉有限公司,並在河南天瑞集團承建了十餘座容量3萬~8萬噸的大型鋼板水泥庫,得到了用戶極大讚譽。
在《水泥》雜誌刊發了他的研究論文後,國內許多企業邀請他當技術顧問。為了能夠推廣這項技術,他接受了邀請。為了更好更快地將此技術推向國內外市場,經慎重考慮,徐茂成又在濟南親自成立了山東茂成大型鋼板庫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為第三代大型鋼板庫推向市場搭好了平台。
徐老介紹,1985年在東昌水泥廠建成的是大型鋼板水泥庫第一代產品,關鍵環節大庫基礎庫體經受了歷史的考驗;在河南等地建成的是第二代產品,承繼了大庫的安全實用和排料出庫的基本功能;現組建的茂成公司建造的是第三代水泥庫,達到了無動力收塵的零排放和出庫功耗比傳統圓倉降低90%的效果,比傳統水泥庫省一半建設資金、省一半建設工期,最大儲量可達20萬噸,另外在使用過程中還克服了傳統水泥庫需要均化倒庫的麻煩。
近年來一大批新型乾法水泥生產線在我國各地迅速普及,但在水泥儲存環節,依然沿用傳統的混凝土水泥庫,與徐茂成研製出的大型鋼板水泥庫相比,存在著輸送設備複雜、排塵點多、功耗高、施工周期長、投資巨大等弱點,不符合目前國家倡導的節能減排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徐老介紹,大型鋼板水泥庫是實現水泥工業現代化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可成就大企業、大環保、大存儲、大流通和小投資,對實現水泥工業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在裝修一新的茂成公司,整天連續的交談,絲毫看不出徐茂成老人有一點點疲憊,我們勸他休息,他說沒事。他還站起來當場給我們連續做了幾十個站起蹲下,臉不紅,氣不喘。他告訴我們,他65歲學繪圖,70歲用電腦,現在是在跟時間賽跑,每天堅持步行10公里,下蹲鍛鍊70下,身體練得非常好,他要為他的新型水泥庫事業好好活著。
徐茂成是我國大型鋼板庫的創始人和發明人,擁有多項發明技術,引領了大型鋼板庫的發展方向,他所設計的萬噸規模的鋼板庫為我國水泥工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大型鋼板庫的發展史
隨著大型化粉態料生產為主體的工業發展,粉態料儲存成為必不可缺少的設施。水泥工業的重組和形成大型乾法水泥生產線的日漸崛起,貫穿整個生產線粗、細粉態料儲存為主體的工藝狀態,仍是傳統圓倉沿襲為主體,己成為嚴重影響正常生產的一項不可逾越的障礙。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德國利浦老先生髮明了採用鋼板扣邊結構的圓倉,為替代砼圓倉擴大儲量創造了條件。九十年代初期,安陽利浦鋼板倉公司引進了扣邊鋼板結構的倉體,對我國擴大圓倉儲量提供了功不可沒的突出貢獻。近二十年的迅速普及使用,為水泥生產擴大粉態料儲存產生了極大影響,形成了粗、細粉態料儲存的主流設施,尤其作為配料倉,無論目前還是將來都將是最佳選擇。但是作為物料儲存倉,由於倉體受傳統圓倉基礎限制,雖然儲量由幾百噸發展到數千噸的成效,但是仍難適應日漸崛起的大水泥生產的儲存要求。
上世紀的七八年,徐茂成老先生在資金極度困難的條件下自建水泥廠,在無前列中採用了用鋼板焊倉的嘗試,四個生料、水泥儲倉,因為業內沒有先例,被戲稱為“瞎湊合”。但是在實用六年後,驗證了用鋼板焊倉體的可行性。於八四年因受困於淡季水泥生產的儲存,徐茂成老先生在確認鋼板完全可以用於圓倉焊接的可靠性後,利用多年所思考,採用大地反浮作用力建巨型圓倉的嘗試。同時受“趙州橋”的啟發,利用拱型作用力,形成了適應大面積覆蓋的半球缺倉頂。以此完整的構思,始建了19.6米高的倉體和四米高半球缺結構的倉頂,以16600餘立方米的容積佇立在中國大地。當時由於缺乏對水泥沉積密度的認識,始稱為1.8萬噸。而實用後,經過儲存矽酸鹽水泥沉積密度的實測,每立方重量達2.2噸,實際第一個面世的大型圓倉容量是3.5萬噸。
基本和利浦老先生髮明鋼結構倉體同期的發明,因為自浮基礎在建築史上沒有先例,能否經得起實用考驗是個懸念,因比沒有馬上推向社會。直到18年後的2002年,確實證明具有可靠的實用價值後,才著手撰寫大型鋼板圓倉的套用論文。此論文以“用大型鋼板庫解決淡季水泥生產的儲存問題”為題,在2003年一期《水泥》雜誌上發表。此文的發表宣示了大型鋼板庫的套用價值,當時引起了水泥行業的普遍關注。按說這一技術應該迅速推廣,但是由於徐老先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對普遍套用是否可靠不放心。於是在用戶盛情相邀下,以近四年的時間,幾乎遍走全國進行地質氣象情況考查,並有選擇性的根據地質氣象情況幫忙作了四個庫。但是因為以幫忙形式的協助建造,用戶在傳統理念的影響下,對這一全新理念的發明並不完全認同,因此四個試點庫並沒有達到設計要求。但是這四個庫證明了這一技術適應不同地質氣象情況的要求,並具有廣泛套用價值,才於06年自建公司推廣。
大型鋼板倉和利浦鋼板倉,具有完全不同功能的兩種概念:鑒於兩種完全不同理念的區別,在《水泥》雜誌刊文責任編輯王承敏先生的建議下,把大型鋼板倉定名為《大型鋼板庫》,目前用大型鋼板倉的稱謂,混淆了兩種不同概念的屬性,因此把大型鋼板庫稱之為大型鋼板倉是欠妥的!
大型鋼板庫的發展史有些人有不同的描述,有的講已有百年的歷史,還有的講起始於上世紀的六十年代,這些描述都缺乏對歷史背景的了解。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鋼鐵都屬於軍工壟斷物資,直至上世紀蘇聯解體,世界冷戰結朿後的90年代,才由軍工壟斷向民用大傾斜。而我國60年,鋼鐵總量才1351萬噸,只到80年也只有3712萬噸。所謂鋼板庫起源於60年代是根本不可思議的。在那個年代鋼材沒有市場,完全是嚴控物資,與目前的鋼材產量根本沒有可比性,在那個年代根本沒有用鋼板焊庫的條件。至於78年所建小型鋼板庫,完全是因為所在地區處於欠發達的具體情況,通過地區性分配指標的節餘才有利用積壓鋼板焊庫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