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事跡
徐瑾,3歲因病致聾,2004年6月,創辦廈門思明區勁風設計工作室。因她以誠待人,加上優質優價的服務以及出色紮實的設計能力終於贏得了客戶的心。先後接了市內殘聯、蓮前街道、軍區部隊、學校、商店等的項目,甚至還有外國友人的設計任務,贏得了客戶的好評。
1993年,她進入廈門聾人協會,由於表現出色,當上了聾協外聯部主任,至今已共成功開辦12期免費手語培訓班。她發起、成立了1+1公益社,公益社和聾人協會聯合組織了環保行動、春蕾計畫等活動,她都是其中的熱心的參與者。她還組織了一支手語歌隊伍,在今年5月在廈門舉辦的世界合唱節中登台演出,受到中外來賓的廣泛稱讚。一個聾孩子不幸遭遇車禍,小腿至殘。徐瑾得知後,忙著去慰問他們一家人,並捐款捐物。
榮譽
徐瑾先後被授予了廈門市“協會好當家”、“十五”殘疾人自強模範、2007-2008年度“優秀聾協骨幹”等榮譽稱號。
經歷
情定上海求學路
1988年,18歲的林勁松被上海市青年聾啞技術學校美術班錄取,在這裡認識了上海姑娘徐瑾。
那時學校里的人不多,互相幫助的人就更少,心地善良的林勁松總是喜歡幫助徐瑾,為她指點功課上的不足,讓這位活潑伶俐的上海姑娘很感動。於是,家在上海的徐瑾常常把媽媽為她做的好吃的悄悄拿來給勁松。勁松對上海不熟,徐瑾就領著他上街購買學習用具。冬天,天太冷水太涼,勁松的衣服亂糟糟放著一大堆沒有洗,徐瑾就帶回家用洗衣機洗乾淨再整理好。漸漸地,兩顆年輕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歡迎光臨聾人線上資訊中心
1992年,要畢業了,徐瑾被分配到上海電影製片廠的動畫室,而勁松因為不是上海戶口只能回廈門工作,徐瑾決定跟勁松一起到廈門。怕身有殘疾的女兒離家太遠在異地生活不習慣,徐瑾的家人堅決不準女兒離開上海,但倔強的徐瑾說什麼也不要跟心愛的人分開。看著這對相愛至深的戀人,勁松的父母決定請徐瑾的家人親自來廈門考察。不放心的徐瑾媽媽帶著4位徐瑾的老師在勁松家住了5天,終於,廈門的美、勁松家人的寬厚讓母親放心地把女兒交給了勁松。
濃情蜜意兩相依
這對經歷了磨難終於在一起的戀人一起進了殘聯下屬的一家公司工作。後來,徐瑾又到了一家私人的廣告公司作設計師,有時做不完的工作,徐瑾就帶回家來讓勁松幫忙完成,勁松的作品得到了老闆的賞識,不久,也加入了他們的公司,在這裡兩人一乾就是10年。10年中,兩人上班一起走,下班一起回家,加班也在一起,工作中一起研究設計方案。閒暇時,他們也像常人一樣出去散步,帶著孩子到會展放風箏,去吃麥當勞,陪妻子逛街。
生活中倆人的配合也十分默契。徐瑾能講話,還可以看別人的口型對話,就經常成了勁松的翻譯,勁松父母和兒子的手語不標準,徐瑾就先和他們交流再和勁松交流。
不過,和所有的夫妻一樣,他們也有爭吵的時候。有一次,徐瑾生氣地跑到萬石植物園爬山,勁鬆緊緊跟在後面。上山容易下山難,已懷著9個月身孕的徐瑾最後在五六個人的幫助下才終於安全翻山到了南普陀寺,驚魂未定的兩人趕緊拜菩薩,怒氣也早已煙消雲散了,這算是兩人鬥氣最厲害的一次,也讓勁松記憶很深。現在兩人想法不一樣時,雖然還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但吵完後會冷靜地思考問題看看誰對誰錯,但勁松會主動跟妻子道歉。
夫妻攜手創新業
今年6月,在市殘聯、前埔北區社區的幫助下,勁風設計工作室開業了,這也是夫妻倆一直的夢想,他們一直渴望能搞一個經濟實體推動殘疾人事業的發展。他們說,他們不能只在自己的小圈子裡生活,而要有一個大圈子,讓全體聾人朋友都加入進來,還要讓這個大圈子融入社會,讓社會普遍接受他們,真正提高聾人的社會地位。
但是,做生意難,聾人做生意就更難。除了溝通上的困難,從沒有做生意經驗的他們不了解市場上的價格,別人的一個設計要幾百元,而他只收幾十元。有時錢收錯了,有時忙就漏了個別客人的委託。但這並沒有讓他們失去信心,他們說:“要想和正常人取得一樣的成績就得付出比他們多得多的努力!”勁松因為老闆的挽留還要繼續在原來的公司上班,只能利用業餘時間搞設計,有時兩人一起忙到夜裡兩三點,平常一些業務上的探討就通過網路溝通。
為了幫助他們夫妻倆,勁松70多歲的父母和勁松的姐姐(也曾因藥物致使聽力受損)都加入了他們的隊伍。母親負責一日三餐,父親每天接送孩子上學開店門,有時徐瑾出去跑業務時,姐姐則幫著看店。
在他們的努力下,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他們說:“雖然比起正常人我們的生意不算好,而且開店很難,但我們有信心一定要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