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棚村

“清河,相傳為楚靈王所開渠道,自淮、潁引水向北穿大小運河,直抵當時的胡城附近,稱通商渠。 北宋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歐陽修知潁州曾主持治理清河與焦陂塘、蓄西湖水,他在《憶焦陂》詩中寫道:“清河兩岸柳鳴蟬,直到焦陂不下船” 清河――這條流經我們焦陂鎮徐棚村的母親河,用甘甜的泉水滋潤著徐棚村近3000父老,現在的徐棚村是由原清河村、原徐棚村在村級區劃調整時合併的現有近3000人,16個自然莊,21個村民組,34名共產黨員。

徐棚村人民在村黨支部的領導下,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拓寬思路,加快發展步伐,實現全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清河,相傳為楚靈王所開渠道,自淮、潁引水向北穿大小運河,直抵當時的胡城附近,稱通商渠。它不但方便了沿岸地區的排澇抗旱,也方便了自此以後的舟楫之利。” 北宋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歐陽修知潁州曾主持治理清河與焦陂塘、蓄西湖水,他在《憶焦陂》詩中寫道:“清河兩岸柳鳴蟬,直到焦陂不下船” 的詩句,以讚美焦陂的風光美景!
清河――這條流經我們焦陂鎮徐棚村的母親河,用甘甜的泉水滋潤著徐棚村近3000父老,現在的徐棚村是由原清河村、原徐棚村在村級區劃調整時合併的現有近3000人,16個自然莊,21個村民組,34名共產黨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