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風及繪畫理論
畫家徐梓軒悉心研究東西方歷代名家成就,吸取豐富滋養,重視到大自然和現實生活中去直接觀察感受,把師古人和師造化互為契合,同時,對古人的東西不是生吞活剝,因循舊章,而是加以融匯選擇,取其精髓,進而開創自己獨有的藝術道路。受家族薰陶喜愛藝術,上追先賢,近師大家,相繼拜宋文治、亞明、陳大羽、竹石等為師求藝。上學時兼學治印、素描、水彩、水粉、油畫、設計等。徐梓軒除了喜歡畫畫,平時喜歡研究周易。他說:“畫風景畫最好能懂一點風水學,畫人物畫能知道點相學”。要不然無法表現“以形寫神”
畫家徐梓軒通過不斷探求大自然的奧秘,以不同的筆法著意圖寫,畫風秀潤天成,清新雅致。徐梓軒對名山巨川、沉魚落雁以及人物形象,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等一草一木無不縱觀細查,熟悉其形貌領會其精神。
在山水畫方面,畫家徐梓軒無論是巍峨山巒,廣闊江湖,抑成村野小景,柳岸孤舟,多似信筆寫來,隨意染,而卻氣勢磅礴,意境深遠,逸趣天成。
花鳥畫,畫家徐梓軒以徐渭,沈周等人的畫法入手且師法自然,特別是水墨牡丹,用筆輕鬆自然,虛實相間,墨色清雅脫俗,獨闢蹊徑創出一條新路。徐梓軒的水墨牡丹極為傳神脫俗,有“四君子”的清新、淡雅與孤傲,褪去了傳統牡丹帶給人的庸俗之感。其牡丹或似雨後,或似風中,或似垂露,動靜相宜極為精妙傳神。
在現代藝術方面,畫家徐梓軒的《問天》系列反映了社會體系架構及人們在認知方面的訴求。突出了對生命的熱愛和渴望,回答了一個最困惑的問題:人是什麼?人從何處來,又到何處去?
在運用筆墨上,畫家徐梓軒是博彩兼施,不拘一格,根據畫畫的需要,時而用潤墨點染,時而用枯筆皴擦,有時以勁峭的線條勾勒,有時以暈漫的水墨鋪灑,有時設色較為濃麗,有時筆調極為簡淡……,可謂變化萬千而無所囿。這裡只介紹了畫家徐梓軒的山水畫,花鳥畫,以及現當代藝術,沒有對徐梓軒的飛禽走獸,人物等作品展開評述,其實,徐梓軒的飛禽走獸,人物等都很精到,看徐梓軒的畫自有一種渾厚渾摯的神韻。大自然在畫家徐梓軒的筆墨耕耘下展現其無窮奧秘,給人以高尚,雋永的藝術享受。
畫風及繪畫理論編輯
畫家徐梓軒悉心研究東西方歷代名家成就,吸取豐富滋養,重視到大自然和現實生活中去直接觀察感受,把師古人和師造化互為契合,同時,對古人的東西不是生吞活剝,因循舊章,而是加以融匯選擇,取其精髓,進而開創自己獨有的藝術道路。受家族薰陶喜愛藝術,上追先賢,近師大家,相繼拜宋文治、亞明、陳大羽、竹石等為師求藝。上學時兼學治印、素描、水彩、水粉、油畫、設計等。徐梓軒除了喜歡畫畫,平時喜歡研究周易。他說:“畫風景畫最好能懂一點風水學,畫人物畫能知道點相學”。要不然無法表現“以形寫神”
畫家徐梓軒通過不斷探求大自然的奧秘,以不同的筆法著意圖寫,畫風秀潤天成,清新雅致。徐梓軒對名山巨川、沉魚落雁以及人物形象,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等一草一木無不縱觀細查,熟悉其形貌領會其精神。
在山水畫方面,畫家徐梓軒無論是巍峨山巒,廣闊江湖,抑成村野小景,柳岸孤舟,多似信筆寫來,隨意染,而卻氣勢磅礴,意境深遠,逸趣天成。
花鳥畫,畫家徐梓軒以徐渭,沈周等人的畫法入手且師法自然,特別是水墨牡丹,用筆輕鬆自然,虛實相間,墨色清雅脫俗,獨闢蹊徑創出一條新路。徐梓軒的水墨牡丹極為傳神脫俗,有“四君子”的清新、淡雅與孤傲,褪去了傳統牡丹帶給人的庸俗之感。其牡丹或似雨後,或似風中,或似垂露,動靜相宜極為精妙傳神。
在現代藝術方面,畫家徐梓軒的《問天》系列反映了社會體系架構及人們在認知方面的訴求。突出了對生命的熱愛和渴望,回答了一個最困惑的問題:人是什麼?人從何處來,又到何處去?
在運用筆墨上,畫家徐梓軒是博彩兼施,不拘一格,根據畫畫的需要,時而用潤墨點染,時而用枯筆皴擦,有時以勁峭的線條勾勒,有時以暈漫的水墨鋪灑,有時設色較為濃麗,有時筆調極為簡淡……,可謂變化萬千而無所囿。這裡只介紹了畫家徐梓軒的山水畫,花鳥畫,以及現當代藝術,沒有對徐梓軒的飛禽走獸,人物等作品展開評述,其實,徐梓軒的飛禽走獸,人物等都很精到,看徐梓軒的畫自有一種渾厚渾摯的神韻。大自然在畫家徐梓軒的筆墨耕耘下展現其無窮奧秘,給人以高尚,雋永的藝術享受。
個人年表
2010年9月在國慶前夕,全國各大電視台欄目《盛世收藏》播出《畫家徐梓軒一方宣紙見人生》
2010年7月徐梓軒在中國后街美術館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新人回顧展
2009年徐梓軒代言始創於1875年德國舒雅(SCHIESSER)品牌推出的賀中國文化和建國六十年“甲子慶中國珍藏版套裝”
2009年徐梓軒於全國政協禮堂展出個人作品
2008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徐梓軒作品集》一書
2008年徐梓軒山水作品榮獲“2008迎奧運”美術書法大展特邀金獎
2008年黑龍江日報,報導畫家徐梓軒在黑龍江美術館畫展成就
2008年徐梓軒應邀赴韓國仁川舉辦畫展
2008年起徐梓軒受聘於北京語言大學任客座教授
2007年徐梓軒赴銀川舉辦個人畫展
2007年徐梓軒接受河南電視台採訪
2007年新都市報,專題報導徐梓軒個人藝術成就
2007年4月徐梓軒書法作品參加《盧溝頌》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
2007年1月健康中國(HEALTHYCHINA)發表徐梓軒作品《蓮魚圖》、《神仙圖》、《貴壽仙風》、《春風圖》
2006年現代教育報,報導及發表徐梓軒個人作品
2006年北京市郵政管理局監製發行中國當代名家系列明信片徐梓軒作品
2005年7月徐梓軒水墨牡丹《墨潤靈動》刊登於由中國工商銀行牡丹信用卡(ICBCcards)中心主辦的北京信用財富廣告中
2005年北京晚報,2次於五色土板塊報導及發表徐梓軒個人作品
2000年10月中國經濟時報,報導及發表徐梓軒個人作品
人生片段(生命繪畫)
抽象畫——尿印子、手影兒
故事的開始是在美麗蘇北的田間,在高高的日頭下站著一個形象俊美的小男孩(兒時徐梓軒),穿著肚兜,赤著腳丫子,站在地埂中央凝神觀看著剛剛尿尿時在地表形成的水印子,抽象的圖案似鳥似獸,伴隨印記的乾涸夢幻般的變換著格式的形態。對於一個小男孩來說是這么的神奇。
徐梓軒兒時的家鄉美麗但卻並不富足,晚上經常停電,在漆黑的夜空下對於一個小男孩來說僅有的樂趣就是坐在媽媽雙腿上,看著媽媽在發著金黃色光芒的煤油燈前面的牆上製造出的各式手影圖案,翱翔的雄鷹,活潑的小兔子,忠誠的小狗,在期待中歡欣鼓舞的猜測這下面的變換。對於徐梓軒來說這些在常人看來再原始不過的圖形在心中盪起了圈圈漣漪,種下了繪畫的種子。
水墨畫——校園明星
真正促使畫家徐梓軒走上繪畫道路的還是在上國小時,在新建的校園裡有一座青石拱橋,橋是必經之路,在橋的兩傍是嶄新的櫥窗,閃亮的玻璃配著新綠色的木框子。能在這裡陳列的都是學校的大事,要是誰的名字能進入櫥窗那他一定會是今年學校里最牛的人了。一天,學校教導處主任走到徐梓軒面前問道:“你願意畫幾幅作品在櫥窗里展示嗎?”“願意!”有誰能拒絕呢,這是夢想中最神聖的地方,徐梓軒整夜未眠,在書桌前畫水墨山水、花鳥、魚蟲各種各樣題材。展出那天,必經的拱橋上前所未有的堵了個水泄不通,同學和老師們指著櫥窗里的畫作在打聽著誰是徐梓軒。原來繪畫可以帶給生命以如此絢麗的光芒,此生徐梓軒的生命將與繪畫相連。
人物畫——特殊的情書
高中時代,徐梓軒在鎮子裡已經很有名氣了,十八九歲的年紀正直花季,懵懂的愛情在悄然綻放。同年級有個長頭髮、大眼睛的美麗女孩,每日放學時,總能看到女孩身著雪白連衣裙,手捧課本,穿過於夕陽下的操場。女孩的純美與質樸深深地吸引了他,淡淡的情愫就像石子輕擊湖面般在心中蕩漾開一圈圈的漣漪,女孩的形象深深鐫刻在了徐梓軒的心中。在黃昏的操場上,徐梓軒用鉛筆勾勒出了女孩的倩影,素描人物畫像中是女孩身著白色連衣裙,手捧課本,穿過初夏黃昏映襯下的操場的神態。這幅畫後來就成為了,性格內向的徐梓軒最特殊的情書。
寫意畫——就著酒的半個乾饅頭
對於畫家徐梓軒來說北京是一個特殊的課堂。徐梓軒是“北漂”中的一員,背景離鄉的孤獨在2003年春節爆發。時值佳節,北京的上空飄起了瑞雪,街道中已經沒有平日裡的熙熙攘攘,大家都回家過團圓年了。在這個具有濃郁的春節氛圍的城市裡,徐梓軒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與茫然,獨自走在街道上想買點吃的東西過年,可發現商店早已結束營業了。買不到吃的東西只得回到租住的地方找出前幾日吃剩的鹹菜和半個乾饅頭就著一瓶白酒獨飲,悲涼之感油然而生。提筆,將這份孤獨與寂寞一併傾瀉而出——《風竹圖》一幅在孤獨中綻放的作品。他認為人生要面對孤獨,戰勝孤獨,享受孤獨。正是憑藉這種精神,徐梓軒在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現現代藝術、治印方面均有高深造詣。
人物自述
作為一名出色的畫家,徐梓軒認為畫家不僅能掌握比較嫻熟的傳統繪畫技法,還能具備廣博的文化知識和深厚的藝術修養,不局限於一種不變的藝術風格,應該創作出能夠超越傳統、超越自然和現實生活,體現具有積極意義和審美價值的獨特的好作品。
畫家徐梓軒認為寫意就是畫家把現實中的形、寫實的形,不是簡單的對形描繪,而是以形寫神,將寫實的形上升到藝術的形,正所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對自然的精神和思維的超越轉換。並通過這種滲透著主觀情思的形象,不僅表現客觀事物的形態,內在美質和精神,而且畫家藉助筆墨表現出來的自然主觀意識和心裡世界,從而體現高超的藝術手法和強烈的個性色彩。
作品世界
神仙摯愛
徐梓軒此作品引領觀者到達愛的極致世界兩朵牡丹枝蔓相纏,葉片相扶,一朵低首細詳呵護備至,一朵仰首依靠綿綿深情。似母子情深;似愛侶相擁;皆為人間摯愛真情
意閒得古趣心清景更幽
徐梓軒此幅青綠山水動靜閒逸,清新脫俗,群山峻岭層巒疊嶂,青、綠、朱色彩運用得當。畫面章法古雅,遠近層次分明,濃淡虛實調配頗為別致。山間青松翠柏寓意長青,水面漁翁靜釣,魚鷹靜候寓意富足。平靜祥和景象中飛鳥群起,激盪湖面打破山水靜默呆板。近、中、遠景相連,實為大家風範。風竹圖
徐梓軒此作品是畫家有一年春節孤身一人在異鄉所畫,當時商店已經關門買不到吃的,於是獨自一人就著鹹菜喝著酒,孤獨寂寞感油然而生,酒畢,提筆作畫,把這種孤獨寂寞的感覺全部宣洩而出,以畫畫來戰勝孤獨。畫家徐梓軒作品筆墨痛快,酣暢淋漓得有如急風暴雨,傾盆而至,一氣呵成,氣勢逼人,畫家要把內心的寂寞感轉變成為一種近似於憤怒的勃勃生機。似乎已達到不可抑制的程度,同時又能恰如其分地駕馭筆墨,乾濕、疏密、濃淡集聚變化,從中透露畫家那種強烈豪放的激情,畫家採用頂天立地的構圖,將竹葉繪成相互呼應的傾斜方式,以禿筆直掃,如風馳電掣,行筆中又蘊含著破筆與斷筆,形成筆斷意連,無限伸展的走勢。竹葉則隨風撇捺,快捷潑辣,造成被風狂吹的形象,使人不但感到風勢,而且仿佛聽到風聲,在取象上達到了似與不似的妙境。右邊的題記筆跡變化多姿,不拘古人書法之規矩,自有古拙遒勁之貌,別具一格,書寫不受畫的拘束,任情揮寫,與風竹氣韻相協調,渾然一體,構成一個別出心裁的完整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