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徐根竹(1916——1947年10月),福建龍巖西陂鄉大洋村人,13歲參加紅軍,當勤務員、司號員。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連城一次戰役中右腿中彈傷殘,轉入醫務隊伍。參加長征,任看護長。長征後期進衛生學校短期學習。此後,參加戰地醫療工作。1939年春,進陝西鄜縣張村驛衛生學校高級班進修。1944年5月,國民黨侵犯關中解放區,根竹率手術隊參加戰地醫療工作,被任為關中衛生部長。1946年回延安,為保衛延安,放棄跟外科專家深造的機會,出任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院長。1947年10月30日,在山西榆林戰鬥中,他率一手術隊上前線,手術時,遭國民黨飛機轟炸,根竹以身殉職。
生平及評價
徐根竹,民國5年(1916)生,父親當長工,早逝。根竹隨母寄居親戚家,10歲便為財主放牛,12歲做紙坊學徒,13歲參加紅軍,當勤務員、司號員。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連城一次戰役中右腿中彈傷殘,轉入醫務隊伍。參加長征,任看護長,雖行走不便,仍堅持行軍,長征後期進衛生學校短期學習。此後,參加戰地醫療工作,雖到處奔走,但從不間斷學習,業務上進步很快。
1939年春,進陝西鄜縣張村驛衛生學校高級班進修。班上多數是高中畢業或大學一、二年級的學生,根竹文化基礎較差,學習吃力,但他知難而上,以勤補拙。他還選修英語,能閱讀英文醫學書籍,學業名列全班第一。在畢業典禮上,一位教師激動地說:“從徐、塗(第二名)兩同學可看出,在工農大眾裡面,是有很多優秀人才的,這些人才在舊社會不知埋沒了多少”!根竹在會上說:“我是在紅軍里長大的,在紅軍里一個字一個字認起來的,紅軍就是我的父母”!
1942年,他在延安一所醫院工作時,槐樹莊一帶流行一種腸胃病,當地叫吐黃水病,上吐下瀉,死亡率高。根竹帶2個助手,住在槐樹莊,撲滅此病。不論三更半夜,還是颳風下雨,不管路途遠近,他都拖著傷殘的腿,為民治病。8月,在延安舉行的民眾衛生工作模範選舉大會上,槐樹莊的十多個農民,提著雞蛋等禮物,趕到會場,一致選舉徐根竹為模範。
1944年5月,國民黨侵犯關中解放區,根竹率手術隊參加戰地醫療工作,被任為關中衛生部長。
1946年回延安,為保衛延安,放棄跟外科專家深造的機會,出任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院長。
1946年10月, 國民黨反動派對解放區根據地發動全面進攻,為適應戰爭的需要,在1947年3月國民黨反動派進攻延安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奉命撤離,改編為“陝甘寧晉綏聯防軍衛生部第二後方醫院”。
1947年8月,“第二後方醫院”又改編為“西北野戰軍衛生部第二野戰軍醫院”; 當時,徐根竹任第四任院長(1946年10月-1947年10月),醫院下設三個所(即分院),所又下設連。
1947年8月我軍發動榆林戰役。戰役開始後第二野戰醫院也進入前沿接受傷病員,當時的院長徐根竹同志身先士卒,率領醫護人員進行緊張的救治和後運工作。
1947年10月30日,在山西榆林戰鬥中,他率一手術隊上前線,傍山設立臨時手術室,當時手術室設在一所的二連,駐在一個叫太平溝的小村莊;手術室分出一個組跟隨駐紮在三岔灣的二所工作。戰役開始後,傷員源源不斷的下來,醫院的醫護人員也日以繼夜的緊張工作。
突然一天發生不幸事件,在榆林戰役中,駐紮在三岔灣二所的手術室,由於一時的疏忽,把洗滌後的敷料,白天晾曬在河灘上,被敵機發現,遭到猛烈的轟炸。炸彈擊中手術室正在展開工作的一排五間石窯洞,窯洞全被炸垮,正在進行手術的醫生、護士、手術台上的傷員和設在同一排另外一個窯洞裡的藥房司藥都遇難。這個所的所長高統三和副所長吳興同志當時躲在兩個窯洞之間的過道里,除有些輕度燒傷外,得以倖免。
犧牲者中有醫院院長徐根竹同志、有由“邊區醫專”畢業不久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醫生劉永利、有護士杜欣同志。
榆林戰役告一段落後,醫院在陝北綏德縣的劉家疙瘩休整,在這裡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副院長劉允中同志送的一幅輓聯是這樣寫的:“榆林城下哭壯士,無定河邊悼英靈”,代表了醫院同志們共同的心情。犧牲的同志們走了,但他們是樹立在人們心中“永遠的豐碑”。
曾任醫院政委的汪東興得悉噩耗,悲痛地說:“凡是和根竹同志一起工作過的人,永遠也不會忘記他”。
周恩來得知此事,對衛生部的同志說:“象這樣的人民好醫生,你們應該寫文章,應該宣傳,應該讓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