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從1958年即開始接觸俄語的徐振亞,大學畢業工作僅一年便趕上文革,於是被調到部隊,從事專業翻譯。從70年代末開始,他邊教學邊翻譯。由於華東師範大學的文學專業師資力量有限,因此徐振亞基本上從古代到當代的俄羅斯文學都要教。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翻譯視角的廣泛。他說:“我不像有些翻譯家,專攻某一個俄羅斯作家,我的翻譯比較雜。不過還是有側重的,一位是屠格涅夫,另一位是陀斯妥耶夫斯基。
著作
”他翻譯了屠格涅夫的《羅亭》、《煙》。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力作,80萬字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則是同他的老師,也是同事一同花了好幾年時間才譯完。他還翻譯了《陀斯妥耶夫斯基文集》中的“書信選”,選了200多封信。另外他還翻譯了這套文集中的《論藝術》。在俄羅斯古典作家中,果戈理的作品他也翻譯了一些。
當代俄羅斯作家中,徐振亞重點翻譯了特里豐諾夫的作品,他的兩部代表性中篇,《交換》和《另一種生活》。近年來,徐振亞翻譯比較多的是普拉東諾夫,這位作家的作品非常精彩,他先是翻譯了其代表作《基坑》,後來又根據新版本重譯,加上普拉東諾夫的其他短篇小說,合成一本書《美好而狂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