鮜拼音:[hou] 計算機輸入::“全拼”輸入法(hou第四頁第九個字)。

公元1279年,宋敗於遠,閩南民眾不甘元兵迫害,宋帝昺(bǐng 民國1912-1949) 流徙南疆,來到海豐鮜門南山。在此建立竹圍、鹹田井等村莊,同時於西側興建圩埠,名曰古圩。又與海上漁民聯姻,團結友愛,男耕女織,農漁並旺,發展到一萬多人。
大地沉浮,滄海桑田。原赤石河經沙埔心流入鮜門港,轉經南君寮流入小漠港。歷經泥沙淤積,形成大片沙灘,居民向外發展。潮汕等地豪商富賈也到這裡開鋪設店,他們把海產品、鹹魚、鹽巴和農副產品等類商品源源不斷從沿海運到內地,又將京津工業品和蘇杭雜貨運回。由於這裡西南海面盛產“鮜刀魚”,故後來人們把“甌門”改稱“鮜門”。
鮜門鎮是汕尾市主要漁港,又是海豐縣定位的濱海旅遊城鎮。近年來,在上級黨政的正確領導下和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經濟社會得到快速穩定健康發展。2003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35841萬元,經濟主要來於漁業,2003年漁業總產值為19807.1萬元,占全鎮工農業總產值的75%,其次是以飲食業為主的第三產業,2003年第三產業增加值達5761萬元。旅遊業作為鮜門鎮重點開發建設的產業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目前已引進並投建的旅遊項目有:投資14億元的海麗國際高爾夫球場和投資7000萬元的百安金麗灣度假村。

海豐縣鮜門鎮瀕臨海濱--碧海揚波、金色沙灘、島嶼棋布。近年來,該鎮走旅遊城鎮建設之路,把打造濱海旅遊城鎮作為經濟發展的“重頭戲”來抓,以海麗國際高爾夫球場為“龍頭”的旅遊項目,帶動了全鎮工業和飲食業的發展。近幾年,該鎮旅遊業、飲食業的投資近3億元。
鮜門鎮以旅遊市場為導向,採取統一規劃、部門直轄市、客商開發的措施,實行“誰開發,誰受益”的辦法,吸引和鼓勵外地企業和財團開發旅遊資源。海麗國際高爾夫球場計畫總投資12億元,至目前已投入資金2億多元,現球場已投入經營。高爾夫球道、高爾夫協會會所、觀海亭等正在加緊施工建設中。百安金麗灣旅遊度假村目前已初展風姿,已建成的項目有長800米的海灘護岸堤;百安公路路基建設和部分“三通一平”基礎工程。同時,以“壯帝居”古蹟為景點的“壯帝居”古蹟旅遊開發區項目正在洽談中。眾多的投資商看好鮜門的豐富旅遊資源,形成了旅遊業投資開發熱潮。
該鎮通過大力發展旅遊業,帶活、帶旺了具有“鮜門特色”的飲食長廊。全鎮新引進民營和外商投資項目達12個,投資總額逾6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