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人怨

征人怨

《征人怨》出自於《全唐詩》,是唐代詩人柳中庸所作的七言絕句,是一首傳誦極廣的邊塞詩。全詩語言精美,對仗精工,筆法巧妙,境界闊大。此詩抒寫了征人在邊塞久戌,感到痛苦不堪,面對著荒涼的環境更是心生怨苦,表現了詩人對統治者窮兵黷武的譴責。詩中沒有一字是怨,只是客觀地記錄征人歲歲朝朝征戰的生活情況,描繪邊地荒涼寒苦的景象,而征人深深的怨情已寓於其中。

原文介紹

征人怨

歲歲金河復玉關⑴,朝朝馬策與刀環⑵。

三春白雪歸青冢⑶,萬里黃河繞黑山⑷。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歲歲:年復一年,年年月月。金河:即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城南。玉關:即甘肅玉門關。

⑵朝(zhāo)朝:每天,日日夜夜。馬策:馬鞭。刀環:刀柄上的銅環,喻征戰事。

⑶三春:春季的三個月或暮春,此處指暮春。青冢(zhǒng):西漢時王昭君的墳墓,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之南,當時被認為是遠離中原的一處極僻遠荒涼的地方。傳說塞外草白,惟獨昭君墓上草色發青,故稱青冢。

⑷黑山:一名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

白話譯文

年年歲歲戍守金河保衛玉關,日日夜夜揮舞馬鞭手握刀環。

時屆暮春白雪飄飛歸來塞外,萬里奔波渡過黃河繞過黑山。

創作背景

此詩約作於唐代宗大曆年間(766—779年),當時吐蕃、回鶻多次侵擾唐朝邊境,唐朝西北邊境不甚安定,守邊戰士長期不得歸家。詩中寫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唐時屬單于都護府。由此可以推斷,這首詩是為表現一個隸屬於單于都護府的征人的怨情而作。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是一首傳誦極廣的邊塞詩。全詩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連屬,實際上卻統一於“征人”的形象,都圍繞著一個“怨”字鋪開。

前兩句就時記事,說的是:年復一年,東西奔波,往來邊城;日復一日,躍馬橫刀,征戰不休。金河在東而玉門關在西,相距很遠,但都是邊陲前線。馬策、刀環雖小而微,然而對於表現軍中生活來說卻有典型性,足以引起對征戍之事的一系列的聯想。這兩句“歲歲”“朝朝”相對,“金河”“玉關”,“馬策”“刀環”並舉,又加以“復”字、“與” 字,充分地表現出邊地生活的單調困苦不盡無窮,厭倦之情自然流露。

前兩句從“歲歲”說到“朝朝”,似乎已經把話說盡。然而對於滿懷怨情的征人來說,這只是說著了一面。他不僅從那無休止的時間中感到怨苦之無時不在,而且還從即目所見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無處不有,於是又有三、四句之作。

時屆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卻 “春色未曾看”,所見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顯示出一片蕭殺淒絕的景象。末句寫邊塞的山川形勢:滔滔黃河,繞過沉沉黑山,復又奔騰向前。黃河和黑山相隔甚遠,這裡不可坐實理解。上句說青冢,這裡寫征人聯想到青冢附近的黑山,並用一個“繞”字牽合,寄寓綿綿怨情。這兩句寫景,似與詩題無關,其實都是征人常見之景,常履之地,因而在白雪青冢與黃河黑山這兩幅圖畫裡,既顯示了征戍之地的寒苦與荒涼,也表明了征人轉戰跋涉的苦辛。詩雖不直接發為怨語,而蘊蓄於其中的怨恨之情卻具有迴腸盪氣的力量。

此詩通篇不著一個“怨”字,卻又處處瀰漫著怨情。詩人抓住產生怨情的緣由,從時間與空間兩方面落筆,讓“歲歲”“朝朝”的戎馬生涯以及“三春白雪”與“黃河”“黑山”的自然景象去現身說法,收到了“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司空圖《二十四詩品》)的藝術效果。而這首詩的謹嚴工整也歷來為人稱道。詩不僅每句自對(如首句中的“金河” 對“玉關”),又兩聯各自成對。後一聯的對仗尤其講究:數字對(“三”“萬”)與顏色對(“白”“青”“黃”“黑”)同時出現在一聯之中;顏色對中,四種色彩交相輝映,使詩歌形象富於色澤之美;動詞“歸”“繞”對舉,略帶擬人色彩,顯得別具情韻。這樣精工的絕句,確是不多見的。

名家點評

清代喬億《大曆詩略》:工對不板。洗髮“怨”字偏壯麗。

清代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直寫得出,氣格亦好。

近代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編》:四句皆作對語,格調雄厚。前二句言情;後二句寫景,嵌“白”、“青”、“黃”、“黑”四字,句法渾成。

作者簡介

柳中庸畫像柳中庸畫像

柳中庸 (?—約775),唐代詩人。名淡,中庸是其字,河東(今山西永濟)人,為柳宗元族叔。大曆年間進士,曾授洪府戶曹,不就。蕭穎士以女妻之。與弟中行並有文名。與李端為詩友。《征人怨》是其流傳最廣的一首詩。《全唐詩》存其詩十三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