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雅伯拉

of of of

基本信息

簡介

彼得·雅伯拉(法語:PierreAbélard,1079年-1142年4月21日),法國著名神學家和經院哲學,一般認為他開創概念論之先河。阿伯拉生於法國布列塔尼半島南特以東約10公里的勒帕萊出生,卒於法國索恩河畔沙隆附近的聖馬塞爾修道院(AbbeyofSaint-Marce)去世。

生平

他在年輕的時候,已經就是一個相當出色的學生,後來也成為巴黎最受歡迎的教授。最剛開始的時候,他是教授哲學,後來改為神學,他是首先把哲學與神學融合的經院哲學家之一,他也是中世紀經院哲學一位傑出的哲學家,是一位偉大的天才,非常具有吸引力,於今日是一位非常有領袖魅力的領導人。
青年時期曾到處遊學,後到巴黎跟隨唯實論的學者商薄的威廉(WilliamofChampeaux),但生性好辯,與其師發生激烈爭執;便先後在巴黎近郊的默倫和科爾貝埃索納設校自成學派,開始教學生涯。他講授邏輯,並在講學期間抨擊過去的師長與同窗,為教會所仇視,迫使他再度流浪。
流浪期間,他曾前往拉昂,在安塞姆指導下學習神學,然而他對安塞姆也有所批評,認為他只是長於辭令的頑固守舊者:“他長於辭令,但言之無物,更乏推理能力;他燃火時,使滿室烏煙燻人,卻不能使之大放光明。”[3]此舉引起安塞姆的學生不滿,遂向未曾讀過神學的阿伯拉辯論對《聖經》的看法;阿伯拉花了一天的時間研究聖經,次日用標準評論方式解說《聖經》。此舉再度使教會當局不快,認為他未讀過神學,有無照解經之嫌。被迫離開拉昂。但因他才華實在高人一等,被任命為巴黎主教座堂的教師。

著作

亞伯拉德終生不容於教會當局,他的三一論學說被斥為異端,他的第一部著作《神學》(Theologia)在1121年遭焚毀。再加上他好辯與愛好批評知名學者,在當時學界亦為不受歡迎的人物。晚年他在克魯尼修道院,過著普通僧侶的生活。1142年,阿伯拉死於勃艮地的克魯尼修道院,最後埋葬在哀綠綺思主持的女修道院附近。
他的著作之中,包括了爭議紛紜的《是與否》(SicetNon)。它在這本書中提出,公認有權威的基督教神學與哲學著作之間的相反見解,以證明基督教仍有許多尚未解決的問題,有待他以及其他的基督教思想家努力。在寫過《是與否》之後,亞伯拉德立刻撰寫巨著《基督教神學》(ChristianTheology)。

私人生活

亞伯拉德在巴黎主教座堂擔任教師講師時,愛上教士富爾貝爾的17歲侄女哀綠綺思。這對戀人雙雙逃往布列塔尼並秘密結婚,並生有一子。不久後哀綠綺思為了阿伯拉的前途(如果結婚就沒法當神學院的院長)否認這樁婚姻,此舉遭到局外人誤會,哀綠綺思的叔父巴黎主教座堂的迦農富勒以為阿伯拉欺騙其侄女感情,於是設計陷害阿伯拉,派人將他施以宮刑,使他無法與哀綠綺思組成正常家庭,只有力勸哀綠綺思進入巴黎郊外一所修道院當修女,阿伯拉則前往聖丹尼斯修道院當修士。後來,他又重操舊業─教書的工作,不久之後又牽涉了一次劇烈的爭論。於1121年的斯瓦松會議(CouncilofSoissons)上,未經聆訊就把他對三位一體的主張大加譴責。1136年,他最後一次回到巴黎,重新被受到歡迎,寫了幾部重要的著作。亞伯拉德是當時基督教時代的重要思想家,當他做了修士以後,試圖解決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後來都成為後幾個世紀的主要神學問題。阿伯拉死後,1164年哀綠綺思的遺骨也被葬於其側。

參考文獻

^奧耳森。《神學的故事》。吳瑞誠、徐成德譯。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02。
^比爾‧奧斯丁,《基督教發展史》,馬傑偉、許建人譯(香港:種籽出版社,2002),191。
^引自王任光,〈彼得·亞培拉-時代的叛徒,《西洋史集刊》,1991年12月〉
^奧耳森。《神學的故事》。吳瑞誠、徐成德譯。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02。
^陶理,《基督教兩千年史》,李伯明、林牧野合譯,(香港:海天書樓,2001,288-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