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百名批評家推薦上世紀90年代10部代表性作品的活動中,于堅成為排名第一的當代詩人。●獲魯迅文學獎、台灣《聯合報》14屆新詩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等。
●他是第三代詩人中的一個“先鋒”標本。
●讀他的詩,能感覺到一種安靜的激情,一種平靜的河流下面流淌著的激情。這與于堅堅持的道法自然有很大關係。
本詩集繫於堅2007—2011年的詩作首次結集。最近五年是于堅詩歌創作又一蓬勃時期。他繼續為人生而詩,沉思存在之真相,重建日常生活的神性,極力在現代漢語與古典漢語之間建立新的聯繫。《拉拉》《芳鄰》《他是詩人》等作品甫一問世,即在讀者和詩人中引起很大反響。于堅再次引領中國先鋒詩歌潮流,在當代詩歌口語化媚俗和書面語的象牙塔之間另闢蹊徑。這些詩極具個人特色,長短句的形式,強烈的在場感、反諷、歷史意識以及幽妙的形而上意味,是一部更為成熟、豐碩、精緻、深邃、精彩的詩集。
作者信息及目錄
作者簡介
于堅,昆明人,1970年開始寫作。著有詩集、文集二十餘種。1996年獲台灣《聯合報》第十四屆文學獎。2006年獲魯迅文學獎。2010年德語版詩選集《0檔案》獲德國亞非拉文學作品推廣協會“Litprom”(GesellschaftzurFörderungderLiteraturausAfrika,AsienundLateinamerikae.v.)主辦的“感受世界”(Weltempfänger)亞非拉優秀文學作品評選第一名。2011年英語版詩集《便條集》入圍美國BTBA最佳圖書翻譯獎(2011BestTranslatedBookAward)。目錄信息
1/大象
2/芳鄰
3/夜歌
4/地震志
5/舊市場
6/暴雨之前
7/我走這條 也抵達了落日和森林
9/車過福田區
10/大廈
13/故鄉
14/致西班牙詩人EmilioAraúxo
16/他是詩人
21/媽媽老啦
26/談論雲南
31/彼何人斯
34/玻璃
39/處決薩達姆
43/悼麥可·傑克遜
46/冬陽來電
48/峨山三首
54/二十一世紀早期中國風景一幅
57/撫仙湖
58/光輝的一天
61/行軍床
63/後面
66/黃昏時分的黑啤酒瓶
69/火鍋行
72/己丑秋,大理旅次三首
75/肋骨
76/記某日
78/焦煳
80/城中村
83/喍戈布丁
87/邂逅
90/爵士樂
92/孔雀神
94/恐怖分子
97/讀《博爾赫斯詩選》
100/口袋書
103/口哨
104/拉拉
108/老花眼鏡
111/立秋
112/住在873房間的一位青年
115/鄰居們
118/旅次
121/旅行袋
122/馬雄山
124/梅花
126/湄公河印象
138/米羅畫冊
140/A
149/面具
154/名牌之崩潰
157/這黑暗是絕對的實體
158/南詔野史
161/農家
162/女嬰
164/女哲人
166/胖子
168/評審
169/騎煙的郵遞員
171/種
174/主編
178/鑽石
179/旗幟
180/愀然
183/入境遭遇
186/撒哈拉沙漠
188/生態
190/失蹤之書
192/說不出的恐懼和期待
194/死亡入口
195/素馨花
198/聽詩人安妮·沃爾德曼朗誦
201/頭髮
202/網
206/鼓浪嶼便條
210/文明史
212/我的夢
215/我看見了秋天……
217/吳哥窟
223/西南聯大
224/喜樹
226/下雨那天我們坐在這裡……
228/夏天
231/夏天的背叛
232/肖像畫:昆明某酒吧里的一位本地女士
234/小道
238/杏仁眼的陰影
240/陽台上的女巫
242/一場大暴雨取消了城市及其制度……
244/一幕
247/伊拉克
249/憶張棗
253/有信仰者
254/在冬天的花園裡點火
256/在曼斯菲爾德山上寫詩
259/在托馬斯·特郎斯特羅姆家中談論詩歌
262/占領軍司令
265/四月的布魯斯
269/送行
274/事件:風
277/事件:開會
283/看望主任
289/沙漠與綠洲
306/頑石
311/沙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