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彭軍於1982年在我國著名無機化學家鄭汝驪教授指導下獲得碩士學位,於1997年在國際知名多酸化學家王恩波教授指導下獲得博士學位。
1980年8月-1982年7月東北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研究生。
1982.12 獲理學碩士學位(導師,已故鄭汝驪教授)。
1994.8-1997.12 東北師範大學化學系 博士研究生。
1997.12 獲理學博士學位(導師,王恩波教授)。
19959.10-2000.8 義大利佛羅倫斯大學化學系訪問學者。
1982.8-1983.7 東北師範大學化學系 助 教。
1983.8-1992.11 東北師範大學化學系 講 師。
1992.12-2000.7 東北師範大學化學系 副教授。
2000.8-東北師範大學化學學院 教授。
2001.3-東北師範大學化學學院博士生導師。
1995年-2000年間兩次赴義大利進行國際合作和訪學.在義大利國家顧問委員會化學材料研究所期間, 與Bellitto博士合作完成歐共體資助的"新型分子導體"項目(DGXII). 在佛羅倫斯大學Gatteschi教授實驗室訪學期間進行了分子磁簇的研究, 出席了第34屆國際配位化學會議並有兩篇論文收錄於國際配位化學會議論文集. 2004年對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分子科學研究所進行了兩個月的短期訪學, 並與該所開展了長期的合作研究.
主講課程
主講化學基礎課教學, 高等無機化學研究生課等8門課程.
主要貢獻
2000年以來發表SCI檢索論文60篇, 一些論文被國際核心刊物, 如Chemical Review, Angew.Chem.Int.Ed.Engle, Inorg.Chem., Adv.Material, Chem. Materials 等引用, 為擴大我國多酸研究在世界的影響做出了貢獻. 主持或參加了國際合作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科委項目、外國文教專家重點項目等10項科研項目. 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和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各一項. 省級自然科學獎一項和吉林省優秀專利發明人稱號.
指導碩士研究生16人、博士研究生8人. 主持完成了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學研究重點課題"大學無機化學網路教育的研究". 獲得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華為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和院級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目前在多金屬氧簇材料化學和生物活性方向開展科研工作。
1.懸臂式多酸衍生物的分子設計、組裝和功能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准號:20711011),2003-2005,負責人。已完成。
2.多缺位多金屬氧簇的懸臂衍生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准號:20671016),2007-2009,負責人。
3.手臂式多酸衍生物及其成孔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吉林大學無機合成與製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批准號:2002-004),2003-2004,負責人。
4.順磁探針法研究多金屬氧簇與生物活性有機分子的接枝和剪下反應,教育部留學基金委(項目批准號:教外司留[2001]345號),2001-2003,負責人。
5. 雜多酸抗愛滋病藥物的研究與開發,教育部重大項目(項目批准號:),2000-2003,,參加人(第三名)。
6. 複合氧化物漂劑的研製,吉林省科委(項目批准號:吉科合字第990554-2號),1999-2001,負責人,已完成。
7.新型功能材料一取代型雜多酸參雜聚苯氨的合成和性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准號:29671004),1997-1999,參加人(第二名),已完成。
8.新型分子導體,歐共體(項目批准號:DGXII),1995-1997,國外合作者(主方:義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化學材料研究所,羅馬),已完成。
9.無機金屬撲啉及其過氧化物的合成與催化活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准號:19471009),1995-1997,參加人(第三名),已完成。
10.以固體酸取代硫酸製備粉檀麝香,吉林省科委自然科學基金,1994-1996,負責人。
11.大學無機化學網路教育的研究,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學研究重點課題,吉林省教育廳,2003-2005,負責人。
12. 外國文教專家重點項目: 無機-有機雜化電磁雙功能分子材料(國家外國專家局項目編號2005, 0360),負責人。
成果
彭軍多年來一直從事多酸化學和無機材料化學方面的研究,發表論文約80篇,一些論文被國際核心刊物引用,為擴大我國多酸研究在世界的影響做出了貢獻。1995-1996年應義大利國家顧問委員會(C.N.R.)化學材料研究所邀請赴義大利參加歐共體資助的國際合作項目(DGXII)“新型分子導體”的研究;1999-2000年在義大利佛羅倫斯大學Gatteschi實驗室訪學,進行分子磁體的合成研究;2004年10-12月在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分子材料科學研究所做多酸金屬-配位聚合物固態材料磁性質的合作研究。主持完成了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吉林省科委基礎套用研究課題;參加完成過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曾先後獲得長春發明獎3項,吉林省優秀論文獎3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近五年發表SCI論文35篇,獲中國發明專利1項。指導6名博士生(其中3人已獲博士學位),16名碩士生(其中10人已獲碩士學位)。
目前繼續進行懸臂式多酸衍生物的深入研究,並與長春工業大學化工學院和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分子材料科學研究所建立了穩定的協作研究關係。主講“基礎化學”,“化學專業英語”,“化學簡史” 等本科生課程和“高等無機合成實驗”,“高等無機化學”等研究生課程和東北師大網路學院學歷課程“高等無機化學”。參編十五高等學校教材“無機化學實驗”和“化學合成實驗”。編寫的校內教材有“化學化工專業英語”,“高等無機化學實驗”。2006年主持完成了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學研究重點課題“大學無機化學網路教育的研究”。
曾獲得華為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和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及院級優秀共產黨員、校先進女教師等榮譽。 主要研究方向:多金屬氧簇化學、超分子化學和材料化學。
科研方向
多金屬氧簇配位化學和材料化學。多金屬氧簇由於其結構的多樣性和可修飾性,以及物理化學性質可調變性,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近二十年發展極為迅速,已經成為無機化學與有機化學、材料化學、生物化學等學科交叉研究的熱點。據統計,有關多金屬氧簇套用研究的文獻和專利涉及耐腐蝕薄膜、廢物處理劑、廢氣吸收劑、離子交換劑、感測器、染料、電極、電池、光電器件、催化、藥物化學、食品化學、臨床分析、紙漿漂白等二十個方面。目前,多金屬氧簇的研究正在向與高新技術相結合的方向發展。例如,多金屬氧簇與有機分子雜化,製備功能性納米材料、複合膜材料,複合孔材料等。這些新型材料將在光電子器件、醫藥衛生、環境保護等方面具有潛在的套用前景。因而,在多金屬氧簇材料化學和生物活性方面的持續努力一定會得到豐厚的科研成果。
主要科研成果
2003-2005年已發表論文目錄:
1. Zhangang Han,Yulong Zhao,Jun Peng*,Huiyuan Ma,Qun Liu,Enbo Wang,Ninghai Hu,Hengqing Jia,Eur. J. Inorg. Chem., 2005, 264-271.
2. Zhenyu Shi, Xiaojun Gu, Jun Peng,* and Zhifeng Xin Eur. J. Inorg. Chem., 2005, 3811–3814
3. Zhenyu Shi, Xiaojun Gu, Jun Peng,* Xia Yu and Enbo Wang,Eur. J. Inorg. Chem., 2006, 385–388.
4. Zhangang Han, Yulong Zhao, Jun Peng,* Aixiang Tian, Qun Liu, Jianfang Ma,Enbo Wang and Ninghai Hu,Cryst. Eng. Comm., 2005,7(63), 380–387.
5. Bo Xue, Jun Peng,* Zhengfeng Xin, Yumei Kong, Li Li and Bin Li,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05, 15(45), 4793- 4798 Hot Article
6. Huiyuan Ma, Jun Peng,* Zhangang Han, Xia Yu and Baoxia Dong,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178 (12), 2005, 3735-3739
7. Zhangang Han, Yulong Zhao, Jun Peng,* Yuhua Feng, Jinan Yin, Qun Liu,Electroanalysis, 2005, 17, No. 12, 1097-1102.
8. Zhangang Han, Yulong Zhao, Jun Peng*, Huiyuan Ma, Qun Liu, Enbo Wang,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2005,738,1–7.
9. Zhangang Han, Yulong Zhao, Jun Peng*, Aixiang Tian, Yuhua Feng, Qun Liu,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2005, 178, 1386-1394.
10. Yuhua Feng, Jun Peng*,Zhangang Han, Huiyuan Ma,J.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05,286,589-595.
11. Y.H. Feng, Z.G. Han, J. Peng*, Xiangrong Hao,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734 (2005) 171-176.
12. Yanhui Chen, Jun Peng*, Hongquan Yu, Zhangang Han, Xiaojun Gu, Zhenyu Shi, Enbo Wang, Ninghai Hu,Inorganica Chimica Acta 358 (2005) 403–408.
13. Xiaojun Gu, Jun Peng,* Zhenyu Shi, Yanhui Chen, Zhangang Han, Enbo Wang, Jianfang Ma, Ninghai Hu,Inorganica Chimica Acta 358 (2005) 3701–3710.
14. Zhenyu Shi, Xiaojun Gu, Jun Peng*, Enbo Wang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737, 2005, 147-151.
15. Zhenyu Shi, Xiaojun Gu, Jun Peng *,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05, (8) 885–888
16. Zhenyu Shi, Xiaojun Gu, Jun Peng *, Yanhui Chen,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2005, 178, 1386-1394.
17. Zhangang Han, Yulong Zhao, Jun Peng,* Qun Liu, Enbo Wang,Electrochimica Acta, 2005,51, 218–224
於洪全,彭軍* ,關宏宇,辛志峰,潘燕,龔劍,邵長路, 董寶霞 ,科學通報,2005, 50(24), 2725-2728.
18. Baoxia Dong, Yanhui Chen, Jun Peng*, Yumei Kong, Zhangang Han,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2005,748 171–176.
19. Baoxia Dong, Jun Peng, Yanhui Chen, Yumei Kong, Aixiang Tian, Hongsheng Liu, Jingquan Sha,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2006,已接受
20. Yanhui Chen, Jun Peng*, Hongquan Yu, Zhangang Han, Xiaojun Gu, Zhenyu Shi, Enbo Wang and Ninghai Hu,Inorganica Chimica Acta, 2004, 358(2), 403-408.
21. Huiyuan Ma, Jun Peng*, Yanhui Chen, Yuhua Feng and Enbo Wang,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2004, 177,3333-3338.
22. Xiaojun Gu, Zhenyu Shi, Jun Peng*, Yanhui Chen, Enbo Wang and Ninghai Hu,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2004, 694, (1-3), 219-222.
23. Yanhui Chen, Xiaojun Gu, Jun Peng*, Zhenyu Shi, Hongquan Yu, Enbo Wang and Ninghai Hu,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04, 7(5), 705-707.
24. Yanhui Chen , Xiaojun Gu , Jun Peng* , Zhenyu Shi and Enbo Wang,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2004, 692, (1-3), 243-247.
25. Zhangang Han, Huiyuan Ma, Jun Pen g*, Yanhui Chen, Enbo Wang and Ninghai Hu,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04, 7 (2), 182-185.
26. Huiyuan Ma, Jun Peng*, Zhangang Han, Yuhua Feng and Enbo Wang,Thin Solid Films, 2004, 446(2), 161-166.
27. Zhangang Han, Yulong Zhao, Jun Peng*, Huiyuan Ma, Qun Liu, Enbo Wang, Ninghai Hu,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2004, 177, 4325-4331.
28. PENG Jun,* LI Wen-zhuo, ZHAO Xian-ling,HANZhan-gang and HUANG Bai-qu,高等學校化學研究,2004,20(1),6-9。
29. Huiyuan Ma, Jun Peng,*, Baibin Zhou, Zhangang Han, Yuhu Feng 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04, 233, 14–19.
30. 馬慧媛,周百斌,彭軍*,劉益春,彭慰先 無機化學學報,2004,20(4),465-468。
31. 馬慧媛 彭軍* 韓占剛 馮宇華 王恩波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4,25(11),1993-1995。
32. Xiaojun Gu, Yanhui Chen, Jun Peng*, Zhenyu Shi, Enbo Wang and Ninghai Hu,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2004, 697, (1-3), 231-235.
33. Xiao Guang Zhou, Zhan Gang Han, Jun Peng*, Jie Sheng Chen, En Bo Wang, Chun Gui Tian, Li Ying Duan and Ning Hai Hu Inorg. Chem. Commun., 2003, 6, 1429-1432
34. Zhenyu Shi, Jun Peng*, Carlos J. Gomez-Gacia, Samia Benmansour, Xiaojun Gu,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2006, 179, 258-265.
35. 鹵硫銅鉬氧簇-ET荷移鹽的製備和表征 彭軍*,馬慧媛,韓占剛,王恩波物理無機化學研究進展,陳天朗,陳榮,肖慎修,何福城主編,科學出版社,北京,2003, p298.
36. 多金屬氧酸鹽電化學漂白化學紙漿和纖維的技術,彭軍,陳延輝,白青龍,李文卓
中國專利號:ZL 01 1 39575.3, 授權公告日: 2005年5月18日
鑑定成果
鑑定成果目錄:
彭軍,白青龍,陳延輝,李文卓,袁星,張秀英,馬慧媛,王恩波,"複合氧化物漂劑的研製",鑑定單位:吉林省科委(證書號:鑒字[2002]第26號),評價:"是一種國際國內首創的全無氯漂白新工藝,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2002年1月31日。
獲獎記錄
曾先後獲得長春發明獎3項,吉林省優秀論文獎3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近五年發表SCI論文35篇,獲中國發明專利1項。
曾獲得華為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和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及院級優秀共產黨員、校先進女教師等榮譽。
獲獎時間:
1.瞿倫玉,陳亞光,彭軍,取代型雜多配合物異構體的合成、性質及催化性能的研究,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國家教委,三等獎,1997年。
2.彭軍,華為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東北師範大學,1999年。
3.彭軍,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東北師範大學,2003年。
4.院級優秀共產黨員,中共東北師範大學委員會,2003年4月。
5.王恩波 許林 蘇忠民 彭軍 龔劍,多酸的修飾化及不同連線的網路拓撲,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2),2005年。
6.馬慧媛,彭軍, 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 自然類二等獎,黑龍江省政府,2006-8-23。
7.彭軍,吉林省優秀專利發明人 吉林省知識產權局2006-4-23。
8.馬慧媛,彭軍,黑龍江省高校科學技術獎二等獎,黑龍江省高校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2006-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