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梅[山東省平邑縣資邱村村醫]

彭玉梅[山東省平邑縣資邱村村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彭玉梅,女,生於1950年,平邑縣卞橋鎮資邱村村醫,在行醫的三十年里,她一直兢兢業業,2010年12月退休,經返聘,又繼續在村衛生室上班,為村民的健康保駕護航。2012年10月23日18時10分許,一村民過馬路時被一輛麵包車撞倒,彭玉梅在救人過程中被撞出十幾米遠,當場死亡。魯南商報在2012年10月29日以《被車撞飛,最美女村醫走了》為題報導了她的事跡,2013年被評為臨沂市見義勇為英雄、平邑縣市道德模範等。

相關報導

《臨沂最美鄉村醫生彭玉梅》

——《臨沂最美鄉村醫生彭玉梅:救人遇車禍身亡》

——魯南商報(齊魯晚報網).2013年10月29日

彭玉梅遺像 彭玉梅遺像

23日18時10分許,平邑縣卞橋鎮資邱村78歲的趙篤花在過馬路時,被一輛麵包車颳倒。該村52歲的村醫彭玉梅得知後,本能地選擇救人,卻被一輛疾馳而來的工程車撞飛。趙篤花老人至今還躺在重症監護室中,而彭玉梅則永遠地離開了她的親人。

28日,記者來到事故現場,雖然事情已經過去5天,又經過了一場小雨的沖刷,但是路面上的血跡和剎車痕跡仍依稀可見。兩條觸目驚心的剎車痕跡長約10米,順著這條痕跡向西,路面上還分布著已經兩大灘已不是很清晰的血跡。

事故地點距離衛生室僅二三十米 事故地點距離衛生室僅二三十米

據趙篤花的三兒媳介紹,老人前些天因為手臂摔傷,本打算到村裡的一家藥房買藥。就在趙篤花過馬路時,一輛飛馳而過的麵包車將她颳倒,老人重重地摔在地上,可是麵包車在撞人後,非但沒有停下來,反而迅速駛離了現場。此時,趙篤花因為雙腿被撞,已不能站立行走,正坐在地上不斷地呻吟。

事故地點正好在資邱村衛生室的北側,直線距離不到30米,老人被撞時村醫彭玉梅正在衛生室內值班。彭玉梅聽到有人被撞的訊息後,第一時間衝出了衛生室,來到趙篤花身旁。可隨後疾馳過來的一輛工程車,又將彭玉梅撞出15米遠。

據附近農資店女主人蔡松花介紹,當時她和其她幾名村民看到有人被撞後,本打算過去查看,沒想到彭玉梅快步從她們身旁經過,走到了老人身旁。

“我們看到彭玉梅蹲在老人身旁,兩個人說了幾句話後,彭玉梅就想攙扶老人起來,但是嘗試了幾下都沒有成功,就在這時,一輛工程車突然駛來,隨著一聲刺耳的剎車聲,車撞上了兩人,彭玉梅直接飛了出去。”蔡松花說,當時實在太慘了,至今她都不願想起那一幕。在事故發生地20多米外,一個監控探頭也記錄了全過程,證實了蔡松花等村民的說法。 張善峰是彭玉梅的本家侄子,他趕到現場時,看到撞人的工程車還停在現場,而彭玉梅躺在車西側不遠的位置,身下是一片殷紅的血跡。當急救車將彭玉梅送到醫院時,醫生便認定她已經院外死亡。

事故發生後,撞倒老人的麵包車逃逸,撞人的工程車則留在了現場。目前老人正在平邑縣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一條腿已經截肢。據彭玉梅的家人介紹,目前交警部門正在做事故認定。

93年時彭玉梅的全家福 93年時彭玉梅的全家福

兒子>> 治病救人成了媽媽生活的全部

今年52歲的彭玉梅在村里行醫30多年,盡職盡責,是大家公認的好人。2010年底已經退休的她又被返聘回村衛生室。

兒子張欣說媽媽身體一直很好,自己和姐姐都不在身邊,所以返聘回村衛生室後,彭玉梅把治病救人當成了生活的全部。無論早晚,只要病人需要,彭玉梅隨叫隨到,從無怨言。張欣還記得有一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有個村民不舒服,媽媽放下碗筷就往衛生室奔。這樣的事情充滿了他兒時的記憶。

“我媽媽作為一個醫生,本職工作就是救死扶傷,老人被撞後,如果我媽媽不去救她,在她眼裡這就是在殺人,我媽媽做了她應該做的事情,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家人感到非常遺憾。”張欣告訴記者。

齊魯晚報-魯南商報 2012.10.29 齊魯晚報-魯南商報 2012.10.29

村民>>她做了別人不敢也不願去做的事

談到彭玉梅的不幸離世,村民們感到惋惜不已。就在張欣和記者交談時,不斷有村民過來慰問張欣,一名老大娘握著他的手直抹眼淚,“你媽是個好人,老天真是太不公平,你一定好好過下去,好好照顧你爸爸。”

“其實老人坐在地上呼救時,旁邊經過了很多車輛,也有一些人在旁邊圍觀,但是沒有一輛車停下來,也沒有一個人走過去,只有彭玉梅走了過去,如果不是彭玉梅,被撞死的也許就是老人,是彭玉梅用她的命換了老人的命。”村民唐守立說,在他們的眼裡,彭玉梅是一個英雄,她做了別人都不敢也不願意去做的事。

一說起彭玉梅為了救自己的婆婆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趙篤花的三兒媳就感動得直抹眼淚,“俺婆婆都78歲了,彭玉梅還這么年輕,她為了救俺婆婆犧牲了自己,我們一家人都很感激她,也感到很對不住她,說句不好聽的,我們寧願俺家老人沒了,也不想讓彭玉梅搭上自己的性命。”

記者 胡躍東 林偉偉

《全鎮同行揮淚送別“最美村醫”》

——魯南商報 2012.11.09

本報11月8日訊 (記者 林偉偉 胡躍東)11月8日,平邑縣卞橋鎮資邱村,長長的送葬隊伍,所有人眼含熱淚前行。鄉親們敬愛的“最美村醫”彭玉梅今天下葬。

魯南商報2012.11.09 A10 魯南商報2012.11.09 A10

10月23日下午6點多,彭玉梅在救助被撞傷的老太太時,被迎面駛來的工程車撞飛身亡。經過平邑縣交警部門認定,工程車承擔事故全部責任。11月8日,家人為她舉行了傳統葬禮。

在追悼會上,村民來到彭玉梅靈堂前,很多人痛哭失聲。
村民告訴記者,彭玉梅在村里行了一輩子醫,退休了又被返聘回村繼續為村民服務。張善紅悲傷地說,彭玉梅走街串巷為孩子進行防疫宣傳的景象再也看不到了。彭玉梅經常進村入戶查看每個孩子的防疫記錄,提醒孩子家長什麼時間進行下次防疫治療。“這么好一個醫生,咋說沒就沒了呢?”她十分傷感地說。
在街上,看到鄉親們,彭玉梅總會問候他們的身體怎么樣,上次吃的藥效果如何,應當注意什麼。村民感動地說,這樣的村醫,不是他們的家人,可真像他們的家人。
在彭玉梅家路口,記者遇到了一群人,每個人都拿著花圈,上寫“唐劉衛生室”、“尹家村衛生室”、“東石井衛生室”等,他們都是彭玉梅的同行。唐劉村衛生室61歲的時成伍與彭玉梅相識30載,彼此熟識。時成伍說,彭玉梅為村民服務一輩子,最後捨己救人,他感到悲痛又光榮。魏家莊衛生室的徐寶良告訴記者,彭玉梅中醫治療婦科最拿手,自己遇到疑難雜症常常跟彭玉梅切磋,而彭玉梅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救死扶傷把自己置之度外,走街串巷為民眾解除病痛。”資邱村村民為彭玉梅撰寫的這副輓聯,這是對彭玉梅短暫一生的最高評價。

《彭玉梅:捨身救人大愛永存》

——魯南商報(齊魯晚報網).2013年11月11日

——《捨身救人大愛永存——平邑縣推薦“中國好人榜”見義勇為候選人彭玉梅事跡 》平邑縣文明辦、宣傳辦

齊魯晚報-魯南商報 2013-11-11    I07 齊魯晚報-魯南商報 2013-11-11 I07

2012年10月23日18時10分許,在文泗路平邑縣卞橋鎮資邱村路段,76歲的村民趙篤花過馬路時被一輛麵包車撞倒,麵包車非但沒有停車救人,反而迅速逃離了現場。當時村醫彭玉梅正在離事發地點30米左右的衛生室值班,聽到趙篤花的呼救,彭玉梅立馬跑出來,看到趙篤花老人躺倒在地,她不假思索地跑上前去,試圖將趙篤花抱到路邊進行救治,就在這時,一輛大貨車急馳而來,直接從趙篤花的腿上軋了過去,而彭玉梅醫生被撞出十幾米遠,當場死亡。

52歲的彭玉梅2010年12月退休,經返聘,又繼續在資邱村村衛生室上班,為村民的健康保駕護航。之所以被返聘,一是彭玉梅醫術好,村民們都很信任她;二是她在資邱村行醫已經三十年,和村民的關係和睦融洽,已遠遠超出一般的醫患關係;三是她脾氣好,善良,樂於助人,只要有人生病來找,彭玉梅就有求必應,從無怨言。

事故發生後,村民們感到惋惜不已。在他們的眼裡,彭玉梅是一個英雄,她做了別人都不敢也不願意去做的事。可是,從今以後,他們再也看不到那個走街串巷宣傳兒童防疫的熟悉身影了,再也看不到那個為耐心詢問、細心診治的好村醫了。
“其實老人坐在地上呼救時,旁邊經過了很多車輛,也有一些人在旁邊圍觀,只有彭玉梅走了過去,如果不是彭玉梅,被撞死的也許就是老人,是彭玉梅用她的命換了老人的命。”村民唐守立說。
一說起彭玉梅為了救自己的婆婆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趙篤花的三兒媳就感動得直抹眼淚,“俺婆婆都78歲了,彭玉梅還這么年輕,她為了救俺婆婆犧牲了自己,我們一家人都很感激她,也感到很對不住她。”
彭玉梅捨身救人的事跡很快從小小的資邱村傳遍全縣,在平邑縣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上,表決通過了《平邑縣人大常委會關於追授彭玉梅同志“平邑縣見義勇為模範”榮譽稱號的決定》。
點評:面對被撞倒地村民,作為一名村醫,她不忘急死扶傷的天職,挺身而出,卻被疾馳而來的車輛撞飛十幾米遠。兒子說:“治病救人是媽媽生活的全部,老人被撞後,如果媽媽不去救她,在她眼裡這就是在殺人。”

平邑縣5000元慰問金送最美鄉村醫生家屬

——《平邑縣5000元慰問金送“最美鄉村醫生”家屬》

平邑見義勇為協會會長程新安慰問彭玉梅家屬 平邑見義勇為協會會長程新安慰問彭玉梅家屬

琅琊網 1月26日上午,平邑縣見義勇為協會會長程新安和縣政法委副書記、縣綜治辦主任等一行5人,在卞橋鎮鎮長宋曉莉的陪同下來到資邱村慰問“見義勇為先進分子”彭玉梅的家屬張金丁,並給他送去了5000元慰問金,同時該鎮領導又送去了米麵和花生油等物品。

據悉,52歲的彭玉梅是該村衛生室的醫生,從醫30多年,在村民中有著良好的口碑,2012年10月23日晚,因救助被車撞倒在馬路上的老人趙篤花時,被駛來的另一輛機動車撞飛,不治身亡。程新安會長對彭玉梅的這種捨己救人的大愛義舉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彭玉梅是平邑縣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是我縣人民學習的榜樣,我們大家永遠都不會忘記她。希望張金丁要為家庭中出現這樣的見義勇為人物感到自豪,保重身體,儘快從失去親人的陰影中走出來,更好地生活。”

通訊員 王樹民 車春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