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彌陀古稱彌陀寺。寺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彌陀鎮因唐代建有彌陀寺而得名,民國31年(1942),日軍入侵彌陀時被燒毀。彌陀清代隸屬於永福鄉。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原田家、安樂兩鄉劃歸彌陀鎮。
1950年1月,成立彌陀區政府,區址位於彌陀寺,轄安樂鄉、田家鄉、彌陀鄉、河口鄉、九田鄉。1961年建彌陀公社,1984年改鄉,統屬於彌陀區
1992年2月撤銷彌陀區,將田家鄉、安樂鄉、彌陀鄉三鄉合併為彌陀鎮。面積108.91平方千米,人口27759人,轄彌鎮、龍河、李坳、羅界、柳樹、長興、界嶺、蘆花、虎場、元聖、彭嶺、黃泥、葉坳、太平、周嶺、龍安、嵩尖、燕嶺、田家、留竹、真君、筋竹、盛華共23個行政村和向陽居委會,鎮政府駐原彌陀區址(彌陀寺)。1997年,面積108.9平方千米,人口2.8萬,轄元聖、彭嶺、周嶺、龍安、黃泥、葉坳、太平、燕嶺、嵩尖、田家、留竹、真君、筋竹、慎華、李坳、龍河、羅界、界嶺、蘆花、虎場、柳樹、長興、彌鎮、向陽24個行政村。
2004年,河口鄉併入彌陀鎮,面積153平方千米,其中鎮區建成面積3平方千米;總人口3.86萬,轄3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2005年村級調整:聖跡村(元聖、彭嶺)、安樂村(龍安、周嶺、葉坳、太平)、白洋村(黃泥、李坳)、彌陀村(彌鎮、長興、虎形)、界嶺(柳樹、龍河、羅界、界嶺、蘆花)、長林(吳山、松坪、宗場、半街)、鐵林村(李安、徐沖)、河口村(河口、楊林、方田、小沖)、真君村(慎華、筋竹、真君、留竹)、田家村(田家、嵩尖、燕嶺)。原河口鄉位於太湖縣西北部,距縣城33千米。1961年建河口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面積43.76平方千米,人口10629人,轄吳山、松坪、宗場、半街、河口、徐沖、李安、小沖、楊林、方田共10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河口村。1997年,面積43.8平方千米,人口1.1萬。
在土地革命時期紅四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七軍、紅二十八軍都在彌陀留下光輝的戰績:1931年8月23日紅四軍在彌陀寺殲滅國民黨軍一部繳槍千餘,1932年太湖縣第一個紅色蘇維埃支部在紅二十七軍幫助下在彌陀鐵林寨正式成立,1933年2月成立鐵林寨游擊隊,1934年紅二十五軍在政治部主任郭述申的帶領下到彌陀寺擊潰國民黨地方民團,1936年11月紅二十八軍特務營在彌陀寺界嶺殲滅敵三十二師1個營;抗戰期間新四軍、國民革命軍在彌陀取得輝煌戰果:1943年李先念率領的新四軍第五師於彌陀界嶺殲敵一個營、1942年12月18日國民革命軍138師在彌陀寺擊中日軍第十一軍司令官冢田攻大將座機,致冢田攻等十一人於彌陀田家灘附近的筋竹沖墜亡(冢田攻為在華被斃的日軍陸軍最高將領);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在此留下了戰鬥的足跡,1948年3月皖西區黨委書記兼軍政委彭濤、軍區司令員曾紹山到太湖彌陀寺傳達中央關於貫徹新區政策的具體指示和劉鄧首長關於“開展大別山游擊戰爭”的指示精神。
行政區劃
彌陀因彌陀寺得名。寺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民國31年(1942),日軍入侵彌陀時被燒毀。1949年2月中國共產黨接管國民黨政權後,彌陀先後被命名為彌陀區、白洋鄉、彌陀管理區、彌陀大隊、彌陀鎮等行政單位。
2005年撤村並村,由原來的34人行政村1個居委會並為10個村1個居委會。
田家村、安樂村、真君村、聖跡村、白洋村、彌陀村、界嶺村、長林村、鐵林村、河口村、向陽居委會。鎮政府、鎮黨委、鎮人大駐向陽社區。
村名 | 面積(平方公里) | 人口(戶) | 著名景點 |
田家村 | 16.60 | 556 | 三尖寨、嵩尖寨 |
安樂村 | 17.82 | 892 | |
真君村 | 23.20 | 1222 | 高華庵 |
聖跡村 | 14.15 | 620 | |
白洋村 | 12.80 | 835 | 桐山 |
彌陀村 | 7.80 | 1177 | 百草林朱湘故里 |
界嶺村 | 17.31 | 1700 | 桐山、彌陀寺 |
長林村 | 16.55 | 837 | 石玉尖 |
鐵林村 | 8.81 | 528 | 鐵林寨紅色支部 |
河口村 | 16.11 | 1327 | 包公廟 |
向陽居委會 | 1.50 | 240 |
所轄村代碼
340825107:~001向陽居委會 ~200聖跡村 ~201安樂村 ~202白楊村 ~203彌陀村 ~204界嶺村 ~205長林村 ~206鐵林村 ~207河口村 ~208真君村 ~209田家村
地理環境
彌陀鎮地處皖西南大別山區,有211省道貫穿其中。西北邊是一馬平川的江漢平原,直通大京九鐵路、滬蓉高速公路和長江黃金水道,交通便捷,是皖鄂兩省太、岳、英、蘄四縣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全鎮總面積153平方公里,總人口3.9萬人。2005年撤村並村,由3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合併成10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轄189個村民組,總人口39068人。下設12個黨總支,47個黨支部,黨員1483人。鎮班子成員14人,公務員30人。集鎮規劃區面積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3平方公里,人口1.8萬,2011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355元。
彌陀區域屬皖西南的丘陵地帶,彌陀鎮氣候溫和,資源豐富,四周有高山屹立:北有將軍山、桐山;東有嵩尖寨;南有鐵林寨,組成第一道天然屏障。境內有毛竹山、雙尖、蜜蜂尖、少水尖、黃蠟尖等山峰組成了第二幕帳。境內盛產木材、毛竹、茶葉、板栗、黃花菜、中藥材等農特產品,由民間傳統工藝製做的生條、豆粑、山野菜風味獨特。彌陀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山區。它峰巒疊障,山脊起伏延伸。解放前交通極為不便,雖有盤山的羊腸小道南通縣城,北達沙河,西至檀林河,但糧食、竹木商品的運輸全憑戶挑背馱,行程艱辛。
彌陀鎮氣候溫和,資源豐富。
基礎設施
彌陀區位優勢明顯,距太湖、岳西、英山、蘄春等縣城均約70公里,政府西北是一馬平川的江漢平原,境內交通便利,S211省道縱貫東西,S628省道(彌檀路)連通南北,直通京九鐵路、滬蓉高速和長江黃金水道,是皖鄂兩省四縣(太、岳、英、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散地。
經過半個世紀建設的彌陀鎮,現已是山區交通樞紐和經濟中心,在文化教育衛生方面亦處領先地位。自1992年開始,彌陀新鎮建設街道4條,總長5500米,路基總面積123000平方米。四條街道均為柏淍路面,地下水道暢通,路面雨水污水合理排出,街道兩旁用水泥方夸鋪設地面,實行硬化。共安路燈162盞,晚上燈光明亮,如同白晝,實行亮化。街道兩旁在相等的間距栽有樟樹、河杉、青柏,彌西街兩旁築有花池,實行了美化綠化。現鎮區設有電視差轉台、廣播站、文化站、新華書店;有農經、農技、農機三站;有百貨商場、批發部、菜市場;有中心醫院、醫藥站、門診部、醫療室;法庭、派出所、交警中隊;有農行營業所、信用社、賓館等38個企事業單位,均有良好的發展空間和安定的環境。
城鎮建設
彌陀鎮小城鎮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3平方公里,常駐人口2萬,2000年被省體改委批准為省級綜合改革試點鎮,2002年10月被國家文明委評為全國文明城鎮500家之一,2004年7月被省文明委評為安徽省首批19家文明小城鎮之一,2004年12月被省建設廳評為村鎮建設管理先進單位。2005年10月獲得全國首屆文明村鎮稱號,2005年9月被省發改委批准為安徽省發展改革試點鎮,2009年再次獲得第二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並被評為安徽省環境優美鄉鎮,2011年10月被國家環保部評為全國環境優美鎮,2012年參加安慶市小城鎮建設“宜城杯”競賽獲得一般建制鎮一等獎。2014年獲第三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2015年正在積極創建全國綜合改革試點鎮和省森林鄉鎮。
經濟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彌陀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開山造河,改道造田,千方百計地擴大耕種面積。1964年,安樂公社元聖大隊村民改造閻王河,造田90畝,開鑿了一條長98米、寬30米的人造河。築起了一條長90米,高90米,底寬38米的攔河大壩。頭尾歷時8年。彌陀公社的柳樹、蘆花、虎場三個大隊的人民從1966至1968年經歷3年辛苦,填老河開新河,造田40餘畝。在1958年推選農業“三改和農業八字”憲法運動中,廣大農民精耕細作,擴種花草綠肥,推種優良品種、合理密植,改水稻一季為兩季,使糧食產量猛增,由1971年的畝產800斤增加到1000斤左右。1981年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不斷調整農產品結構,實行多種經營方式,農業總產值翻了一番。2000年,全鎮農產值4776萬元,農民年均收入2000餘元,生活水平上了一新台階,奔小康信心與日俱增。
歷史名人
彌陀鎮因唐代建有彌陀寺而得名,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清代正一品右常侍卿王恩培、清廉勤政的長江鹽運史朱延熹、新文化運動時期著名詩人,被魯迅稱為“中國的濟慈”朱湘皆出生於此地。原中國機械工業部汽車總局副總局長張劍飛、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組織部副部長、少將柴紹良、廣州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余耀勝、西藏自治區地震局局長張周術等是彌陀人民的傑出代表。改革開放以來,彌陀鎮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建有幼稚園到高中一條龍教育體系,辦學條件和辦學質量不斷提高。彌陀高中被評為市級示範中學,升學率每年穩居太湖縣普高第一名,為大中專院校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
彌陀鎮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清代正一品右常侍卿王恩培、清廉勤政的長江鹽運史朱延熹、新文化運動時期著名詩人,被魯迅稱為“中國的濟慈”朱湘皆出生於此地。原中國機械工業部汽車總局副總局長張劍飛,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政治部主任、中將柴紹良,原廣州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余耀勝,中國地震災害防禦中心副主任張周術等是彌陀人民的傑出代表。改革開放以來,彌陀鎮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建有從幼稚園到高中的一條龍教育體系,辦學條件和辦學質量不斷提高。太湖縣彌陀高中被評為安徽省示範高中,升學率每年穩居全縣普高第一名,為大中專院校輸送了大批的優秀人才,被譽為大別山區農村教育的一面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