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張雲秋,女,漢族,教授,復旦大學博士。現任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從1990年始從事現代漢語教學18年,1996-1998年連續三年獲青年教師優質課一等獎。開設的課程還有:語法與修辭、語言學概論(本科生基礎課),語法研究、認知語言學、現代語言學流派(本科生選修課、研究生學位課)。研究方向為:現代漢語語法學、認知語法、兒童語言習得等。主持北京市社科項目《2—4歲兒童副詞習得情況研究》(2003年批准立項,現已結項)、《基於語料庫的語言發展與認知發展共變關係研究》(2007年批准立項,現在研),參加國家社科項目《語法化的誘發機制》(2006年立項,現已結項)的研究。出版專著《現代漢語受事賓語句研究》(學林出版社,2004),編寫《規範化現代漢語教程》(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合著《語法理論教程》(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在《中國語文》、《外國語》、《世界漢語教學》、《漢語學習》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
教授課程
課程名稱 | 教學對象 | 備註 |
現代漢語 | 中文系本科生 | 1990年以來 |
語言學概論 | 中文系本科生 | 1990年以來 |
現代漢語語法學 | 中文系本科生 | 1990年以來 |
漢語語法 | 留學生研究生 | 2002年以來 |
認知語法 | 碩士研究生 | 2002年以來 |
當代語言學流派 | 碩士研究生 | 2002年以來 |
科研成果
篇名 | 期刊 | 發表時間 |
漢語兒童主觀化表達發展的個案研究 | 中國語文 | 2011.4 |
漢語早期兒童多義詞的習得策略 | 中國語文 | 2010.1 |
“化”尾動詞功能弱化的等級序列 | 中國語文 | 2002.1 |
早期兒童副詞習得的優先序列 | 世界漢語教學 | 2007.3 |
概念整合的層級性與動賓結構的熟語化 | 世界漢語教學 語言文字學(人大複印報刊資料) | 2003.4 2004.1 |
受事標記過度使用的優選論解釋 | 外國語 | 2005.2 |
四歲前兒童否定結構的誤用及認知分析 |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 語言文字學(人大複印報刊資料) | 2006.6 2007.3 |
現代漢語口氣問題初探 | 漢語學習 | 2002.2 |
動詞對受事賓語典型性強弱的制約 | 漢語學習 | 2005.3 |
語法結構的經濟原則 | 外語研究 | 2004.6 |
兒童母語習得的機制和動因 | 學術交流 | 2007.10 |
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和非任意性 | 學術交流 | 2001.3 |
漢語主動式的表達形式及強化等級 | 北方論叢 | 2002.4 |
典型受事賓語句的句法—語義特徵及認知分析 |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 | 2003.1 |
早期兒童時間意識的開始 |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 | 2009.1 |
基於用法建構理論的早期兒童主謂結構習得 |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 | 2009.1 |
論語法研究中描寫和解釋相結合的原則 |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 | 2002.2 |
“V”後受事賓語的配價特徵 | 語言(第五卷) | 2004年 |
現代漢語名詞性賓語研究述評 | 語言(第四卷) | 2003年 |
“吃+N”結構的形成機制及語義關係 | 現代漢語三維語法論(論文集) | 2004年 學林出版社 |
《語篇借代》評述 (第二作者) | 外語教學與研究 | 2005.2. |
關於時間的形上學思考 (第二作者) | 外語教學與研究 | 2006.1 |
商標命名的暗示策略(第二作者) | 修辭學習 | 2001.3 |
“排票”類結構的語義關係和認知分析 | 學術交流 | 2004.6 |
詞義比喻引申的語言心理基礎分析(第二作者) |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 | 2005.6 |
現代漢語受事賓語句研究(獨著) | 學林出版社 | 2004年 |
語法理論綱要(合著) | 上海譯文出版社 | 2003年 |
近年研究課題
名稱 | 來源 | 時間 |
基於語料庫的早期漢語兒童語言發展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 | 2009-2012 |
基於語料庫的早期兒童語言發展與認知發展共變關係研究 | 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項目 | 2008-2010 |
2-4歲兒童副詞習得研究 | 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項目 | 2004-2007 |
三百年來北京話的歷史演變及現狀 |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 子項目 | 2010-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