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屯慘案

張輝屯慘案

張輝屯位於魏縣城東南23公里處,據傳明初有個叫張輝的人從山西洪洞縣首遷於此,故名為“張輝屯”,並一直沿用至今。分設任村、西南莊、母街、靳莊、牛莊、馮屯、曹莊等七個自然村,全村有一萬餘人。抗日戰爭時期,日寇對該村實施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上百村民慘死在敵人的屠刀下,成為震驚冀東南平原的一次慘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1942年,抗日戰爭正處於相持階段。在魏縣抗日軍民英勇頑強的抵抗下,日軍屢受打擊。惱羞成怒的日軍於當年12月21日(民國三十一年農曆十一月十四日)糾集了駐邯鄲、大名、魏縣等地日偽軍2000餘人,偷襲張輝屯村的抗日武裝。

事件經過

駐紮在張輝屯邊的地方抗日武裝曹萬梅部隊與敵人進行激烈戰鬥,經過激戰最終寡不敵眾,曹萬梅被日軍槍殺,壯烈犧牲。隨後日軍開始針對平民進行了瘋狂屠殺,日軍兵分三路,從東、南、北三面闖進張輝屯村,見人就殺。

從村北進村的100多名日軍直奔曹莊,三人一群,五人一夥,挨門挨戶搜查,只要見到村民,近者用刺刀挑,遠者用槍射擊。村民曹全保父子4人藏在磨房裡,被3名日軍用機槍掃射,4人當即死亡。從村南進村的日軍直奔馮屯,正碰上村民馮長金和父母一起往外逃奔,3個日軍追上去,用軍刀將三人砍倒後,又殘忍地斬首。在馮屯,17個村民被日軍抓住,日軍用刺刀逼著他們往井裡(現位於馮屯孝賢路南側,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跳。21歲的馮如振不甘心送死,赤手空拳同鬼子搏鬥,被日軍用刺刀刺穿胸膛,英勇就義,其餘16人都被日軍推下水井殘殺。敵人惟恐村民不死,又將石磙推入井中,然後在井口上架起柴草焚燒,致使16人煙燻火燎,窒息身亡。在曹莊、牛莊,日軍用同樣殘忍的手段殺害了23人。

日軍在村內抓了230人,將每個人捆綁後帶到村東南角的麥場上,四周架起機槍,欲集中掃射屠殺,一位叫曹大伯的村民首先被子彈射中,倒在血泊中。其餘村民見狀都急紅了眼,不甘心坐以待斃,於是在村民牛克金的帶領下掙脫繩索,衝上去同日軍扭打在一起,雙方發生混戰。混戰中,日軍無法使用機槍掃射。經過一番搏鬥,最後除12人在混戰中犧牲外,其餘217人竟然都衝出虎口!氣急敗壞的日軍再次回到村中搜捕,又抓獲137人,全部帶走。日本投降後,這137人中除少數回歸故里外,其餘至今下落不明。

慘案發生後,倖存者從街上和各家中收起屍體118具,從三口水井裡撈出屍體34具,由此估算,張輝屯被直接殺害的村民不少於152人。

抗戰時期,殘忍的日本侵略者血洗了許多村莊,製造了許多慘案。在河北境內有唐山潘家峪慘案、邯鄲百家村慘案等。潘家峪、百家村二慘案,罹難時,二村均有村民數百人,然皆死亡殆盡,僅各有三五村人因外出倖免罹難。而“張輝屯慘案”中,面對窮凶極惡的侵略者,張輝屯村民們不甘坐以待斃,繼而奮起反抗,與日寇徒手格鬥,這種浴血抗爭的英勇壯舉是民族的驕傲,也是慘案中村民被殺較少的重要原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