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蔭麟文集

內容介紹

目錄
序/張岱年/1
張蔭麟先生及其著述/張雲台/3
張蔭麟論文目次
老子生後孔子百餘年之說質疑/17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附表一“明清之際耶穌會士在中國者及其著述”校補/21
明清之際西學輸入中國考略/24
紀元後二世紀間我國第一位大科學家張衡/65
評近人顧頡剛對於中國古史之討論(古史決疑錄之一)/77
張衡別傳/91
宋盧道隆吳德仁記里鼓車之造法/103
洪亮吉及其人口論/111
《九章》及兩漢之數學/117
論歷史學之過去與未來/128
評馮友蘭君《孔子在中國歷史中之地位》/150
評顧頡剛《春秋時代的孔子與漢代的孔子》/152
評顧頡剛《秦漢統一之由來和戰國人對於世界之想像》/153
覆於君函/155
中國歷史上之“奇器”及其作者/157
評馮友蘭《儒家對於婚喪祭禮之理論》/179
王靜安先生與晚清思想界/181
近代中國學術史上之梁任公先生/189
王德卿傳/196
偽《古文尚書》案之反控與再鞫/206
納蘭成德傳/256
關於朱熹太極說之討論/285
評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卷/289
附:中國哲學史中幾個問題——馮友蘭答適之先生及素痴先生/303
龔自珍誕生百四十年紀念/310
與張其昀書/319
道德哲學之根本問題/321
龔自珍《漢朝儒生行》本事考/332
中國民族前途的兩大障礙物/337
玩《易》/346
“可能性”是什麼——一個北忽略了的哲學問題/349
不列顛博物館所藏中國寫本瞥記/352
道德哲學與道德標準/359
與陳寅恪論《漢朝儒生行》書/362
讀《南腔北調集》/363
甲午中國海軍戰跡考/367
跋《水窗春囈》(記曾國藩之真相)/397
評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卷/403
附:馮友蘭答張蔭麟先生《評〈中國哲學史〉下卷》/408
沈括編年事輯/411
說民族的“自虐狂”/437
南宋亡國史補/440
宋初四川王小波李順之亂(一失敗之均產運動)/456
宋史兵志補闕/474
陸學發微/480
歸納邏輯新論發端/483
《中國史綱》上冊自序/489
宋太祖誓碑及政事堂刻石考/497
宋太宗繼統考實/502
《中國史綱》初版自序/508
王陽明以前之知行學說/509
燕肅著作事跡考/512
柏格森(1859—1941)/521
哲學與政治/529
泰戈爾與愛因斯坦論實在與真理/534
從政治形態看世界的前途/538
宋朝的開國和開國規模/542
跋《梁任公別錄》/556
北宋的外患與變法/559
論中西文化的差異/581
師儒與商賈/590
說“同一”/592
北宋四子之生活與思想/598
漢帝國的中興與衰亡/603
名家紀念張蔭麟先生論文
中國今日所需要之新史學與新史學家/錢 穆/609
我所認識的蔭麟/賀 麟/617
哲學與史學/熊十力/633
記張蔭麟(1905—1942年)/吳 晗/634
附錄
張蔭麟先生論著、譯文年表/張雲台/642
編後/653

作者介紹

張蔭麟,自號素痴,1905年生於廣東的東莞,十六歲考入清華學堂,十八歲發表《老子生後孔子百餘年之說質疑》於《學衡》雜誌,批評梁啓超而得到梁啓超的激賞。1929年赴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習哲學和社會學,四年後回國,任教於清華,兼授哲學、歷史兩系。包括梁任公、賀麟、吳晗在內的熟悉他的學界人物,無一例外地稱賞他為不可多得的史學天才。熊十力說:“張蔭麟先生,史學家也,亦哲學家也。其宏博之思,蘊諸中而尚未及闡發者,吾固無從深悉。然其為學,規模宏遠,不守一家言,則時賢之所夙推而共譽也。”又說:“昔明季諸子,無不兼精哲史兩方面者。吾因蔭麟先生之歿,而深有慨乎其規模或遂莫有繼之這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