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張秦華,男,36歲,漢族,中共黨員,大學學歷,2003年入黨,並於2007年被推舉為四川省渠縣望溪鄉河水村村黨支部副書記。現任渠縣林農花椒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正文
先進事跡
高考落榜後,染病不起的父親由於得不到及時醫治,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張秦華只好放棄大學夢,到重慶打工,扛著棒棒在車站廣場四處攬活,在農貿市場替人守攤,前鞠後躬在酒店門口迎來送往,提著一身小百貨沿街叫賣。但一年的辛苦勞作,除去高額的租房和生活支出後,低廉的工資也就所剩無幾。一年後,一個張秦華選擇創業,他看準重慶作為特大城市,對肉類的消費需求特別旺盛。在一位老鄉的帶領下,開始嘗試鮮肉等食品批發生意,不到三年,就積累財富70多萬元。張秦華始終都沒有放棄他的大學夢,於1995年拿到西南政法學院成人教育法律大專畢業證書。並與後來被全國婦聯授予“雙學雙比種養業女能手”稱號的同鄉蔣明君結為伉儷。婚後,他們賣掉了老家的四間房屋,又到重慶發展事業。夫妻倆起早摸黑誠實經營,幾年下來,積蓄達到300多萬元!
2003年初,張秦華帶著妻子到重慶霧都賓館向來渝招商的渠縣代表團提出了回鄉出資搞農業開發的構想,得到了縣委領導的支持。隨後,張秦華多次到重慶、萬源、陝西、貴州、雲南等地考察農業投資項目,最後確定以種植花椒為主,並從重慶江津引進優質青花椒種苗20萬株。
他所在的渠縣望溪鄉河水村地處山區,當地民眾認為種植業周期長,成本高,效益低,從而造成大量土地荒蕪,無人耕作。2003年1月,他率先承包了附近村民的1500畝土地,利用退耕還林政策,開始種植花椒。他將所引進外地優良品種和本地花椒、野山椒雜交嫁接,繁育出了適宜川東氣候地理特徵的青花椒新品種,組織引導當地村民採用科學方法種植,帶動周邊11個鄉鎮38個村的花椒產業發展,為山區農民闖出了一條致富路。截止2008年底,他以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訂單)的產業化模式,帶動周邊鄉鎮農戶發展花椒30000畝,讓原來的荒山荒坡披上了綠裝,2009年實現收入3800萬元,種植農戶人均增收500元。
2008年底,為解決返鄉農民工創業和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的難題,他組織成立了渠縣林農花椒農民專業合作社,配合有關部門對大義鄉、新市鄉11個村580名黨員和6000多戶民眾進行技術培訓。由他無償提供技術、種苗300萬株,帶動當地民眾今秋新植花椒2萬畝。合作社計畫再用3年時間,依託退耕還林和公益林建設工程,充分利用荒山坡和閒置土地,把渠縣花椒基地發展到10萬畝,建成川東地區最大的花椒基地,並籌建花椒精深加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