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張磊,男,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安徽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先後培養了碩士研究生3名;博士研究生1名;博士後1名。
1982年畢業於安徽農業大學植保系。
1982年至1995年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蒙城大豆研究所工作。
1996年至今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工作。
1999年11月到新加坡國立大學交流學習分子生物學研究技術。
2002年、2004年到美國Iowa State University合作開展大豆分子遺傳及雜種優勢研究。
2007年12月到俄羅斯國家農業科學院交流作物遺傳育種研究。
社會任職
1. 安徽省植物病理學會常務理事。
2. 安徽省作物學會副秘書長。
3. 中國大豆專業委員會理事。
4. 中國大豆產業協會常務理事。
5. 黃淮海大豆育種協作網副主任。
6.《大豆科學》、《大豆通報》、《安徽農業科學》等編委。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大豆遺傳育種工作。
主要貢獻
科研項目
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畫、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國家育種攻關、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科技攻關等項目,參加選育新六青、皖豆6號、10號、19號等大豆品種。
1、主持省重大科技攻關:高產、優質、專用夏大豆新品種選育與產業化。
2、參加農業部行業科技專項:黃淮海南部高蛋白大豆生產技術體系。
3、參加國家863計畫:優質高產多抗專用大豆分子品種創製。
4、參加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黃淮優質、高產、專用夏大豆育種技術研究與新品種選育。
5、主持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高產高蛋白大豆皖豆24試驗與示範。
6、主持省科技攻關:雜交夏大豆制種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7、參加國家863重大專項:雜交大豆高效制種技術研究與套用。
8、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大豆M型質核互作雄性不育恢復基因遺傳特性的研究。
9、參加國家863計畫:大豆雜種優勢利用與優質超高產新品種培育。
10、主持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皖豆系列高產優質多抗夏大豆新品種區域試驗與示範。
11、主持國債資金項目:國家野生大豆種質資源淮河下游原位保護示範區。
科研成果
1、主持,高產高蛋白高抗孢囊線蟲病皖豆16號品種的選育與推廣,2005年安徽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2、主持,育成皖豆16號、21號、24號、26號、蒙9801、國審合豆1號、合豆5號、蒙91-413和蒙9793等高產優質大豆品種。
3、主持,育成中國第一個雜交夏大豆“雜優豆1號”(皖豆25)。
4、主持,雜交夏大豆的創製及其特性研究,2008年安徽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5、參加,優質(高蛋白)大豆新品種配套高產栽培新技術的研究,2004年安徽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發明專利
1、雜交夏大豆的制種方法 張磊; 戴歐和; 黃志平; 李傑坤; 王可珍; 康軍科; 張麗亞; 胡晨; 胡國玉 【中國專利】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2010-03-10
2、大豆質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選育方法 張磊; 戴甌和; 黃志平; 李傑坤 【中國專利】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1998-10-28
論文專著
出版專著
在國內外刊物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出版著作4部。
1、主編《大豆增效栽培》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5年
2、參編《黃淮海夏大豆及品種參數》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年
3、參編《中國大豆品種志》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7年
4、主編《大豆科學栽培》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0年
發表論文
1、大豆質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及其保持系種子和花葯的蛋白質組初步研究
2、大豆根腐病的識別與防治
3、安徽省大豆花葉病毒株系動態變化初步調查
4、空間搭載對夏大豆品種的誘變效應
5、高蛋白大豆新品種蒙9803選育及栽培技術研究
6、大豆不育系的恢復系篩選及其雜種優勢利用研究
7、安徽省食用豆類生產現狀與發展對策
8、安徽大豆產業發展的思考
9、大豆新品種皖豆24的試驗示範與推廣
10、國家大豆核心種質在黃淮夏播生態區的農藝性狀及適應性初探
11、大豆M型細胞質雄性不育恢復基因標記定位
12、大豆質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及其保持系不同器官的可溶性蛋白的電泳分析
13、大豆質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及其保持系的差異蛋白質組學比較分析
14、安徽省農科院在利辛縣創建大豆萬畝高產示範
15、安徽省育成的25個大豆品種的產量和品質分析及育種對策
16、大豆M型質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具恢復基因的品種地理分布
17、大豆M型質核互作雄性不育恢復基因的遺傳研究
18、雜交大豆雜優豆1號選育
19、皖豆26號大豆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
20、氮肥施用對雜交大豆生育特性及產量的影響
21、安徽省大豆生產育種的歷史與現狀及發展對策
22、皖豆系列大豆品種的選育評價及發展策略
23、蒙9449大豆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
24、安徽省野生大豆資源考察研究初報
25、黃淮夏大豆種質資源農藝性狀的評價
26、大豆M型細胞質雄性不育恢復基因SSR標記初步定位
27、植物脂肪氧化酶同功酶快速檢測技術在無豆腥味大豆育種上的套用研究
28、M型雜交大豆新組合HS9816高產原因及栽培技術研究
29、轉基因大豆安全性評價與發展趨勢
30、皖豆系列高產優質多抗夏大豆新品種區域試驗與示範
31、合豆2號(蒙91-413)大豆新品種的選育
32、皖豆系列3000kg/hm~2無公害大豆栽培模式及調控策略
33、夏大豆3000kg/hm~2栽培技術指標與技術操作規程
34、發展皖豆系列無公害大豆的技術研究
35、合豆1號、合豆2號無公害生產示範技術探討
36、太和縣大豆3000kg/hm~2(200kg/667m~2)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明白紙
37、苜蓿切葉蜂在雜交大豆育種上的套用
38、M型雜交大豆蛋白質和油分含量的初步分析
39、M型雜交大豆育種研究進展
40、高蛋白大豆新品種皖豆24號選育及栽培技術
41、M型雜交大豆研究進展與展望、
42、高抗倒伏大豆新品種合豆3號的選育及栽培技術
43、大豆質核互作M型雄性不育系的選育及其育性表現
44、創立優質毛豆品牌、推進安徽省毛豆生產產業化
45、合肥地區春毛豆高產栽培技術
46、大豆雄性不育系柱頭活力研究
47、安徽省大豆生產發展概況及其特點
48、皖豆系列大豆品種系譜分析
49、高產大豆新種質
50、大豆M型質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三系配套及強優組合的研究
51、夏大豆MN413單產4726kg/hm~2高產栽培技術
52、國審合豆1號大豆新品種選育
53、安徽省大豆生產現狀及特點
54、大豆M型質核互作雄性不育三系選育方法的研究
55、利用M型質核互作不育系配製高產組合的研究
56、大豆質核互作不育系W931A的選育研究
57、中國大豆種質資源抗大豆孢囊線蟲5號生理小種鑑定研究
58、安徽淮北地區大豆孢囊線蟲生理小種研究初報
59、大豆種質資源對大豆孢囊線蟲5號生理小種的抗性鑑定
60、安徽大豆根腐病原分離及田間藥劑防治試驗
61、M型雜交大豆套用技術研究
獲獎記錄
1、獲全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先進個人稱號。
2、獲中國作物學會第八屆理事會先進工作者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