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英[實力派書畫家張漢英]

山東濟南實力派書畫家張漢英,是山東已故書法家張立朝先生長子。其父張立朝先生早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就已聞名泉城乃至全國。能工各種書體,尤以楷書和行草最為精擅。他的楷書深得顏勁柳骨三昧,筆力雄健老辣,結體寬綽莊重,

書畫風格

早已形成自己獨特的書風品格。漢英從五六歲時就天天習書練字,先偏旁部首,後"永字八法",臨帖摹碑,廣涉博取,漸漸掌握了書法藝術"骨、肉、神、韻、氣、情"諸要訣。顏柳兼取,歐趙並蓄,從字形間架和筆鋒起落中,仔細探求和體味大家書境。 漢英深悟書畫同源精義。雖為名人之後卻不以此自居,他不僅善書而且精繪畫,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畢業於山東藝術學校,此前師從著名書畫家黑伯龍、岳祥書兩位先生,由於他們和其父是摯友同道,故漢英不時受到親炙點撥,從而漸悟書畫道法旨義。中國傳統美術教育幾乎都是經過師徒相授又轉益多師而後才自出機杼,這可以說是中國傳統美術教育的一大特徵。而漢英的求學環境可謂得天獨厚,既能有機會在藝校接受正規的科班訓練,又得以轉益多師的師承教育,再加上他參加工作後在濟南美術工廠、濟南市文化局、濟南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工作,天天都處於藝術氛圍之中,而且特別喜歡虛谷的畫,被虛谷那種"因畫知人,因畫知世"的深邃內涵所觸動。清"四僧",元"四家",都是漢英先生所鍾情者,尤好倪雲林,大量臨摹其精品力作,並為那種鄙薄功名、志趣高潔的中國文人品格所震撼。正是因為漢英能夠多年保持引而不發的態勢,取長於百家再造於己心,厚積而薄發,師古而出新,所以在花鳥、山水、人物、工筆、寫意、潑墨諸方面均頗顯功力。他把勾、染、潑恰到好處地運用在尺幅之間,寫意花鳥有情有景,潑墨荷花率真灑脫,從構圖、用筆到題款,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參與的活動

1997年,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由他的老師、山東省政協副主席、書畫評論家朱銘舉薦,張漢英書畫展得以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隆重舉行。人們被其花鳥畫作品的布局新穎、筆法洗鍊、用筆大膽、情趣天然所吸引駐足。山水畫《赤壁圖》,構圖更為奇特,整個畫面由壁立千仞與一葉扁舟構成一個"人"字形,水墨恣肆淋漓,有"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之豪情,直把蘇東坡等人夜遊赤壁情境盡呈於尺幅,觀者無不為之擊節叫好。這次展覽的參觀人數之多,影響範圍之廣,都是他當初所始料未及的,展覽之後,他的部分展品被山東工藝美院收藏,同時也被聘為山東工藝美院客座教授。

漢英深知藝無止境之真諦,以"縱被無情棄,不能羞"(韋莊《思帝鄉》)的執著追求精神,窺得藝術之一斑。2007年3月30日,漢英前往天津黽園拜訪了著名書畫家、"黽學"創始人、原中國書協副主席王學仲先生,見其作品,王先生給出"灑脫,筆墨超脫有靈氣"這樣的評語,並收其為關門弟子。在傳統的拜師儀式上,王學仲觀看了漢英出示的部分書畫"作業"後,語重心長地對他說:"搞藝術,從來就沒什麼固定的模式,心有靈苗各自探,你潛力很大,要走出自己的路數才行。"當他進一步問詢書畫藝道時,素來主張"歐風漢骨"的王老又囑咐道:"這條路要走下去,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就是書法加古典文學啊!"

失晨之雞,思補更鳴。經過王先生的細心點撥,漢英的心胸和藝術視野豁然開朗--"詩摹島佛何嫌瘦,書法坡仙不厭肥","書是鳥跡方成篆,文是龍心不待雕"。如今的"失晨書屋"主人正在潛心研讀其師的書畫理論,按照其師的"不要學我,而要學我這套辦法"的囑託,師法古典,師法自然,融入追求,融入自我,正在進行著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再造和脫胎換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