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 名:張淑國
所在機構: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
凱雷集團
1、基本信息
機構全稱: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
機構簡稱:凱雷
英文名稱:Carlyle Group
成立時間:1987
機構性質:外商獨資企業
公司總部:華盛頓
投資領域:IT服務 軟體產業 電信通訊 網路產業 信息電子 半導體晶片
投資階段:成熟期
聯 系 人:何欣
通訊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光華路1號北京嘉里中心南辦公樓2518-2521
2、管理基金
凱雷亞洲合伙人750M$ 企業收購基金
凱雷亞洲房地產基金410M$ 2005-8
Carlyle Asia Venture Partners I 159M$ 2000
Carlyle Asia Venture Partners II164M$ 2002
Carlyle Asia Growth Partners III800M$ 2005
中東及北非私募股權投資基金(MENA)500M$ 2009
3、簡介
</strong>美國“凱雷投資集團”是全球著名的直接投資機構,成立於1987年。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旗下三家亞洲基金擁有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以投資於泛亞地區。
凱雷投資公司最早的發起人是史蒂芬·諾里斯(Stephen Norris),他在擔任Marriot收購兼併公司的稅務負責人的時候發現收購阿拉斯加愛斯基摩人的公司能夠合理避稅,這讓他由此投身於私人股權投資業務。其人獨斷機智,深知自己需要不屈不撓與極度聰明,並有良好的政界網路的人的幫助。而前總統卡特的助理大衛·魯賓斯坦(David Rubenstein)則符合他的一切要求。這便是凱雷的起點。凱雷早期並不算成功,直到1989年美國前國防部長弗蘭克·卡路西(Frank Carlucci)加盟。如法炮製,凱雷先後僱傭了前國務卿、白宮預算主任等等,並於1990年促成了凱雷在國防工業中的一項重大投資——從美國陸軍那裡贏得了200億美元的軍火契約,凱雷集團才真正起飛。
目前,凱雷集團總共擁有28隻不同類型的基金,管理著超過248億美元的資產。自1987年創立以來,已經投資130億美元,主要在亞洲、歐洲和北美用於公司併購、房產以及創業投資等。據悉,自1987年成立以來,凱雷集團已在全球125億美元的策略性投資中獲得了巨額利潤,給投資者的年均回報率高達35%。
創投經歷
1、曾經拒絕私人股權
張淑國表示加盟凱雷之前,有其他私人股權投資公司找過他,但他當時認為自己好像不屬於這個圈子。他說:“我一度認為私人股權投資公司主要就是做財務運作,而我當時是德爾福亞太總裁,財務問題主要是由財務總監向我匯報的。怎么突然間,財務運作成了主流?所以,我第一反應是,‘不,不,我不屬於你們這個行業。’”
後來,在與凱雷亞洲投資基金聯席主管楊向東的合作中,張淑國發現,凱雷集團的關注點與自己驚人的一致。他們也是想如何幫助公司實現其戰略意圖,如何把市場做大,為公司創造價值。
張淑國說:“在通用汽車和德爾福20多年的歷練,自己能學到的東西都學到了,更重要的是,我覺得這些經驗和技巧不僅適用於汽車業。我發現,藉助凱雷的平台,自己在汽車業的經驗可以很快地套用於玻璃、鋼管、塑膠等工業領域。”
張淑國說,一家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難免會碰到包括資金或者管理等諸多“瓶頸”。資金“瓶頸”,它可以向銀行借貸,或尋求上市,也可以向私人股權公司求援。他表示,私人股權公司可以是企業在“瓶頸”期的眾多選擇之一。
自9月加盟凱雷以來,張淑國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協助參股揚州誠德鋼管公司,並促成了凱雷子公司——沃特飛機公司與中國一航集團的合作,給一航成飛、中航技總公司帶來了價值3億美元的波音747-800尾翼轉包契約。
2、價值願景的“推手”
張淑國說,時至今日,部分媒體關於私人股權或者私募基金的報導還主要停留在他們投了多少錢進去,最後又賺了多少錢。實際上,注資僅是凱雷投資的第一步,我們更在意建立一種夥伴關係,為企業規劃“價值願景”,成為推動它實現的幕後“推手”。
他說,在各個項目中,凱雷幫助國內企業自身的良性成長,增強競爭力,走向國際市場。對於一家只是需要資金的公司,凱雷通常是不感興趣的,我們會建議它直接找銀行。我們的著眼點在於:參股一家公司,藉助凱雷的全球網路和力量,使之增加價值、做大做強,成為一家世界一流企業。
他說,比如揚州誠德鋼管,公司的創始團隊可能需要很長時間達到我們希望的目標,但是凱雷介入之後,我們動用各種力量,力爭在很短的時間裡使潛在價值得以顯現,這中間的價值創造才是凱雷人的興趣點。
今年3月,凱雷以8000萬美元收購了江蘇誠德鋼管股份有限公司49%的股份。他說,凱雷在選擇投資目標時會考慮到財務因素,但更關注企業管理層在我們介入之後的作用,以及凱雷在其價值增加中能發揮什麼作用。我們參與的股比會考慮多種因素測算,不一定在乎49%和51%的比例。
張淑國說,一個公司的競爭優勢無非“3P”:即人才、流程和公司文化(People,Process、Philosophy)。以誠德鋼管公司為例,該公司擁有全球獨一無二的製造技術,解決了無縫鋼管生產中的主要矛盾:成本太高、交貨期太長。我們認為這家公司有自己的獨特價值,並希望把它推向國際市場,這就是我們的“價值願景”。
誠德鋼管始建於1988年,位於揚州市東郊,張淑國稱,凱雷參股之後,就著手從“3P”來提升其價值。他說:“我們為這家公司雇進了運營總監、財務總監和北美銷售總監等人才,我們選聘的運營總監是我在德爾福公司期間的同事,他後來在麥肯錫工作了數年,我們發現他特別適合這個位置。為此,我跟他長談了好幾次才把他挖過來。”隨後,我們又從世界上一家著名跨國公司說服了一位先生出任財務總監。
他說,要讓這些高管去揚州任職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這裡有凱雷集團的號召力,另一方面也是我們給他們展現了一個“價值願景”,告訴他看到現在的誠德公司,而我們希望的由他們把誠德“從今天帶到未來”,做一個“推手”。
張淑國說,民營的誠德鋼管公司過去有成功的經營,但我們要實現其國際化的目標,就必須以流程來對它進行改造和提升。這個流程包括運營流程、客戶管理流程、創新流程、法規流程,並使之與國際一流公司的相應流程接軌。凱雷在全世界控股了數百家企業,我們可以給誠德鋼管提供多種方案,讓他們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流程模式,儘快地實現改造。
張淑國說:“我們覺得一家中國公司的國際化並不意味著它要拋棄中國本土的文化底蘊,相反,我們只是為他們提供一些關於公司價值、市場定位和市場策略的多種選擇方案,讓他們自己來抉擇最適合自己的公司文化,並以此形成一種‘壁壘’,讓競爭對手難以攻破。”
重要事件
攜手張懷德
當2006年底,張懷德和張淑國第一次會面,張懷德似乎一直在和波折的命運博弈:作為“老三屆”,在28歲考入東北重型機械學院之前,他曾在文革期間從事木工、泥瓦匠、推銷員等工作。而生長於台灣的張淑國(Herman Chang)的每一步都是明確的:他在美國西北大學讀取機械工程學碩士和博士,之後的20年時間則就職於通用汽車及其零部件子公司德爾福。兩個人的差異也存在於性格方面:嚴謹的張淑國說<平衡計分卡>和麥可·波特的著作影響了自己的方法論,而張懷德更喜歡作詩。
在最初的交流里,張淑國用兩個小時闡述了“客戶價值定位”、“對工作崗位細分”等管理理念,張懷德只是傾聽。但在共進晚餐時,張懷德很坦率的告訴對方:“今天你跟我說的東西,讓我頭都疼了。”
這對奇特組合,是被一樁交易聯繫到一起的。2007年3月,張淑國所在的凱雷投資集團投資於張懷德到揚州誠德鋼管有限公司。為此,從2006年底,每隔一兩周,張淑國都會從上海驅車3、4個小時前往誠德所在的城市江都,並在那裡待上幾天。
與其說他們在按部就班地進行一家私人股權投資公司(Private Equity firm)與其被投公司的互動,不如說他們在嘗試一種合作方式的可行性。在私募投資已不鮮見的中國,這種投向成熟公司,資金規模不會少於五、六千萬美元,並謀求一個比較大股權比例的收購基金(buyout fund),仍在摸著石頭過河。
——而在誠德鋼管,張淑國正在幫其建立一家由美國人構成的美國分公司。同樣稱得上是重要進展的,是磨合近一年以來,現在他與張懷德談起公司的戰略與產品定位,兩個人已經可以“相視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