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本[台灣商人]

張洪本[台灣商人]
張洪本[台灣商人]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洪本,1947年1月出生,中國台灣籍,中原大學學士。1984年3月在台灣創立日月光股份,其後一直在公司內擔任重要職務。目前除擔任本公司董事長、環鴻香港董事、環鴻深圳董事長外,還主要擔任日月光股份總經理及副董事長、日月光半導體董事、環隆電氣董事長等職務。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張虔生張洪本(右)兩兄弟張虔生張洪本(右)兩兄弟
祖籍溫州的張虔生、張洪本兩兄弟,出生於一個溫州的商人世家。其父在上海經營船務早年,母親則從事房地產行業,是最早期的“事業女性”。祖籍張氏兄弟早年跟隨母親從事房地產行業。其母張姚宏影曾在台灣成立宏璟建設,宏璟建設靠著汐止伯爵山莊案一炮而紅,後期甚至跨足到香港、美國等地的房地產市場。在當時台灣經濟起飛的大背景下,迅速積累起了巨額財富。
張家在房地產賺到第一桶金後,便逐步將資金投入半導體封裝產業。1984年,日月光集團成立,創辦人正是張虔生與張洪本兩兄弟。1989年,日月光集團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2000年赴美上市。如今,日月光集團為全球第一大半導體製造服務公司之一。

企業成績

全球最大的IC封裝測試企業日月光半導體創始人。
張虔生的日月光半導體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測試和裝配公司之一,由於總部跟台灣數家半導體設計和製造公司毗鄰,該公司也因近水樓台而獲益匪淺。張虔生在大陸的子公司環旭電子於今年1月在上海上市,他除了在台灣擁有上市房地產開發公司宏璟建設之外,在大陸也擁有房產物業。
連戰坐鎮,日月光80億布局半導體行業日月光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封裝測試公司,但它也僅占全球市場7%的份額。日月光的董事長張虔生的下一個目標是進行產業整合,努力達到是1/3市場占有率截至理財周報富人資源實驗室7月4日統計,張洪本的股權財富達到75.43億元,排在中國家族財富榜第117位。

兄弟聯手

布局兩岸資本市場
2012年,是張氏兄弟在兩岸資本界拓展疆土的關鍵一年。
2012年初,由張虔生、張洪本間接控股的環旭電子(601231.SH)登入上海證券交易所,這個台商富豪家族重新引起國內資本市場關注。而對於國內A股市場來說,也迎來了首家台資主流電子企業。環旭電子首次公開發行10680萬股A股,占發行後總股本的10.56%。募集資金將套用於無線通訊模組重點技改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其中無線通訊模組重點技改項目就是用於供應蘋果電腦的無線通訊模組所需。
環旭電子的招股說明書顯示,環旭電子的實際控制人為張虔生先生和張洪本先生,其為兄弟關係。張氏兄弟通過間接控股控制該公司股東環誠科技和日月光半導體,從而最終實際控制公司100%股份。
同年12月,日月光旗下的,從事中國大陸房地產事業的鼎固控股(2923.TW)在中國台灣證交所掛牌。鼎固控股因此成為首家業務在大陸但在台灣地區上市的地產企業。時任鼎固控股董事長的張洪本曾表示,大陸人均所得持續增長,房市長線看好。儘管大陸正陸續推出房市調控政策,但張洪本堅持認為“大陸人愈來愈富,房市發展當然也不寂寞”。
坐擁中國地產逾千億
政商實力豐厚,投資眼光精準翻開鼎固開發的董監事名單,大股東張洪本、張虔生兩兄弟幾乎掌握98%股權,董事除了兩兄弟、張能耀與專業經理人外,還包括內政部前部長林豐正、連戰親家陳清忠、公平會前委員汪渡村,獨立董事則是行政院前副院長徐立德,以及前立委郭素春。先前連戰、吳伯雄前往上海參訪時,張虔生都是親自接待,家族政商實力展露無遺。
對於林文伯來說,矽品可以說是一生奮鬥的印記,也是人生最重要的資產,但對於張虔生,背後還有豐厚的地產事業,日月光只是事業版圖的一部份,日月光靠著購併茁壯,買過外商在台的測試廠福雷,拿到美國掛牌,再回台灣以TDR掛牌,獲利以倍數計。
1999年,張虔生接受《財訊》專訪時,提到福雷二次承銷,“集團募集了50億元,賺了40億”、“直接在市場上賣股票,金額太小了。在黑板上做股票,對我已經沒意義了。”在科技業的萌芽期,張虔生就大嘗國際掛牌的甜頭,開啟他的購併之路。
之後,他買下美國測試廠ISE,吃下摩托羅拉、NEC廠房,買廠換訂單,並積極進軍中國。由於政府禁止封測業赴陸投資,張家和凱雷還公開收購日月光股權,打算讓公司下市,換個身份避開政府監督,總額達1,800億元,其後雖然作罷,卻可看出張虔生的霸氣──連自家股票都可以用1,800億元收購下市,那么,花350億元買進對手矽品的股票,似乎也不意外。
10幾年前,張虔生談到公司理財,坦白地說:“現金最重要了,打任何一場仗,一定要把子彈先備好,否則機會來了,也沒有能力把握。”當時他以環電為例,說環電就是理財觀念不正確(編按:環電老闆在1998年金融風暴時質押股票,買進庫藏股護盤,周轉不靈遭斷頭),才讓體質不錯的公司搞到如此,碰到這樣的機會,日月光能夠一下子拿出40幾億的現金,才把握住。環電一零年下市重組後,改名環旭2012年在中國A股掛牌,迄今股價最多漲6倍、市值近2,500億台幣,今年4月日月光小賣股票,就拿到103億元現金,在股市高點出脫,不須籌資就拿到百億元,張虔生大鱷本色可見一斑。
傳賢還是傳子
2009年年中,日月光集團張家第二代傳人張能傑、張能超正式進入日月光董事監事會,加之早前張能傑、張能超早已加盟大陸房地產事業,日月光集團似乎已經全面啟動下一代接班布局。
但近年來,掌門人張虔生似乎也正在漸漸交棒給日月光營運長吳田玉。隨著日月光登上全球封測業的龍頭頂點,張虔生逐漸退居幕後,不僅積極強化公司治理、導入獨立董監以淡化家族色彩,近來更很少在公開場合亮相。近幾年的日月光股東會都是由營運長吳田玉代為主持,每季的法人說明會,則都由財務長董宏思擔綱。台灣科技界一直就有“傳賢不傳子”的現象,但日月光集團最終的二代掌門人究竟是“傳賢”還是“傳子”,目前似乎還不能下定論。
在2014年福布斯台灣50富豪排行榜榜單中,張氏兄弟以40.5億美元的淨資產排名在第11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