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獲獎
全國首屆行書展(二等獎,中國書協)
全國二屆草書展(獲獎提名,中國書協)
首屆國際扇面展(最高獎,西泠印社)
首屆國際楹聯展(獲獎提名,西泠印社)
作品參加
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展(中國書協)
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展(中國書協)
全國首屆大字書法展(中國書協)
全國五屆新人書法展(中國書協)
全國首屆青年書法展(中國書協)
全國五屆楹聯書法展(中國書協)
全國千人千作書法展(中國書協)
全國五百家精品書法展(中國書協)
中國書協中央國家機關成立20周年全國著名書法家作品邀請展(中國書協)
“墨匯京緣”全國青年書家十一人提名展
“翰墨焦點”當代書法名家邀請展
全國首屆二屆“南北書風邀請展”等
出版個人作品集《楷書心經》、《張機書法作品選》等,書法作品在《中國書法》、《書法》、《書法報》等專業性報刊雜誌專題報導並被多家博物館及美術館收藏。
專家評論
審美觀的價值
胡抗美(中國書協副主席、博士生導師)
書法藝術的特點之一:作品的創作者與作品之間有著深厚的內在聯繫,正所謂字如其人。張機出生於經濟建設有待發展的西北農村,他曾經在鄉鎮衛生院行醫、當院長;他曾四處求學,考美院,考師大,最終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他多次參加過全國書法展事的角逐——投稿,落選,再投稿,再落選,直至入展、獲獎。他經歷了人生、藝術的雙重歷煉。
張機的書法具有一定的傳統功底,篆隸楷行草取法均在魏晉及魏晉之前,可謂取法乎上。篆書無論大篆、小篆,古樸典雅;隸書深耕於漢,厚實而輕鬆;楷取鍾繇,兼習唐人,初見風格;行草入晉人格,秀麗而格調不俗,端莊而不失飄逸。作為書法家,宗古重要,取法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創新。創新,一方面是對傳統經典的繼承和詮釋,即將傳統的精神運用於創作實踐。另一方面是對傳統進行新的積累,為傳統增磚添瓦,即賦於傳統以時代特點。張機的作品中,驀然觀看和眾多青年書家一樣,洋溢著一股清新的時代氣息,如果慢慢地品味,古質猶存,按照時髦的說法,有那么一點的“經典範”。
傳統與創新是書法藝術里的一個永恆性話題。既然是永恆的,我們就應該世世代代討論、研究下去。因為這種研討是書法藝術發展的動力。我以為,任何創新都是有坐標的,這個坐標就是傳統。書法傳統的意義何在?就在於,它使書法藝術獲得了有別於其他藝術的特殊品質,構成了書法藝術的文化記憶。書法傳統是書法藝術得以延續、得以生長的根!繼承光大我們的傳統,就是捍衛書法藝術的未來。什麼是傳統書法的表現形式?這個問題很重要,不明確的話,創新將是盲目的,無所適從的,而且因為不能與以往的發展相連結,所以是沒有歷史價值的。對於書法藝術的表現形式,東漢蔡邕的《九勢》講得非常清楚,這是中國書法史上最早的一篇專業理論文章,是傳統書法理論的奠基石。它開門見山就說:“夫書肇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焉”。張機在學習中深知其理,故而在創作中始終堅持陰陽的對立統一,通過書法各種元素的對比組合,創造那種對立統一的美境。
張機的書法創作,有著明顯的藝術追求傾向,他的出發點是創造藝術。社會上許多人出於寫字審美的習慣,往往把字寫得工整、好看作是好書法,把字寫得清楚、能認識就是好書法家。其實,書法藝術源於自然,表現自然。傳統觀念中的自然除了萬事萬物之外,也包括人,包括人的情感。這種自然靠什麼來表現呢?靠陰陽,一陰一陽之謂道,道法自然。在傳統文化中,陰和陽是高度抽象的符號,可以表現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關係。天為陽,地為陰;男為陽,女為陰;動為陽,靜為陰……具體到書法藝術,就是各種各樣的相反相成的對比關係,在用筆上是輕和重,快和慢;在點畫上是粗和細,方和圓;在結體上是大和小,正和側;在章法上是疏和密,虛和實;在墨色上是濃和淡,乾和濕……古人說“書者法象也”,“書者心畫也”,書法藝術無論是“法象”還是“心畫”,所有對自然的表現都是通過各種對比關係來完成的,因此蔡邕說:“自然既立,陰陽生焉”。張機的審美價值不僅反映在的書法作品中,還體現在他篆刻和繪畫中。在篆刻作品的方寸間,努力體會大千世界的多元和多邊關係;在繪畫作品中寄情山水,以小見大,通過線條與色澤的結合與變化表達自己的情感。
書法作品是書法家觀察世界,認識世界和表現世界的方式方法,古人講字如其人也是這個道理。張機的書法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與他自覺地藝術審美觀和比較豐富的人生經歷分不開。先進的觀念一旦與豐富的人生經歷相結合,必然走向成功。但是,一個人的審美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不是一勞永逸的,它隨著世態的變化而變化;一個人的經歷能量是有限的,它隨著世風的變化而對無論具有多么豐富經歷的效應提出挑戰。我相信,張機有能力、有條件面對變幻莫測的世態與世風,去積極應對挑戰,從而在書法藝術道路歷經艱辛,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