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景點
![張家界黃龍洞景區風光](/img/0/4a4/nBnauM3XzUjM4ADO4ADOycTM2UTM1QDN5MjM5ADMwAjMwUzLwg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龍舞廳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裡是黃龍洞十三個大廳中 面積最小的一個廳,面積約6000平方米。
洞內燈火闌珊、石筍林立的地方叫龍舞台,相傳是龍王爺跳舞的地方,每年的今天,龍王爺都在這裡舉行一場盛大的舞會。
穿過雙門迎賓,從石筍林立的龍舞廳前行不遠,經龍王爺的兵器“金戈”“銀槍”,便到達著名景點“響水河”了。響水河是黃龍洞第二層的一條陰河,全長2800米,目前乘船遊覽其中的一段為800米,時間8分鐘左右,水深平均在6米,水溫常年在攝氏15度左右,盛產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和通體透明的“玻璃魚”。蕩舟響水河,沿途充滿神秘誘惑的風景,如龍王金盔、海螺吹天等景點都值得您慢慢欣賞和品味。空谷幽邃,岸危穹高。忽仰忽傾,若明若暗,恍若回到混沌的遠古時代。響水河年接待遊客量已突破一百萬人,在當今世界上屬於最繁忙的陰河。
天仙宮是黃龍洞內最寬的一個廳,其南北寬達96米,東西長105米。我們的右邊,是一片巨大的石瀑布群,其南北寬62米,東西寬105米,落差達40米,是國內目前已開發的遊覽洞穴中規模最大的石瀑布群。在溶洞學裡我們叫它“底流石”,它是洞頂滴水產生的片狀水流在洞底流動過程中所形成的次生碳酸鈣沉積。由於洞頂較薄,水中泥質含量較高,所以流石瀑顏色呈黃色。因此我們又給它取了一個形象的名字——“黃土高坡”。
天柱街是天上的街市,是神仙做生意的地方。天柱街以繁華似錦、春意盎然的“天上街市”為中心,西街花果山石柱石花重重疊疊,東街“天堂宮” 穹形洞頂高大幽深。“有情人終成佳眷”,在天柱街上的這兩根鐘乳石已經幸福地連線在一起,我們叫他“喜相逢”。順著長長的崩塌的斜坡往上看,兩根大石柱及壁流石被地下水溶蝕形成了奇妙的空洞,因從不同的地方可以敲出奇妙而悅耳的音符得名“石琴山”。一九八四年,中央電視台拍攝電視專題片《地下明珠——黃龍洞》的時候,就是在這兩根石柱上敲擊出了一曲完整的《賣報歌》。
龍宮是黃龍洞十三個大廳中最大的一個,也是景色最美的景點之一,底面積為15000平方米,平均高40米,兩千餘根石筍拔地而起,千姿百態,異彩紛呈,或如飛禽走獸,或如宮廷珍藏,有的像巍巍雪松,有的像火箭升空。龍宮後園有金銀兩座花池,清水常溢,花簇盛開。宮頂鍾乳柳垂簾掛,四周壁畫栩栩如生。溶解著各色各樣礦物質的水,從岩層中滲透出來,滴落下來。礦物質在洞頂凝固結晶成倒懸鐘乳石,從鐘乳石滴落的水又把礦物質澆疊、堆壘在洞底,而長成節節向上的石筍。洞內最大石筍,高12米、直徑10米的漢白玉天然石椅“龍王寶座”居高臨下,眾多石柱石筍似人似物,維妙維肖,圍著寶座朝拜山呼,幾十座珊瑚亭亭玉立,儼然一支龐大的“宮廷樂隊”。
花果山,無疑是孫大聖和它的猴兵猴將的樂園。洞內眾多石猴或坐或蹲,千姿百態。花果山是黃龍洞內小型滴石較為發育的一個廳堂。滴石是由洞頂的碳酸鈣飽和溶液在滴落過程中沉澱而成,其中自洞頂往下長的叫石鐘乳,自洞底下往上長的叫石筍,兩者相向生長連在一起就叫石柱。石筍、石鐘乳、石柱統稱為鐘乳石。
迷宮是是黃龍洞最精華的一個景區。迷宮地處黃龍洞最底層,洞內鐘乳石種類較多,景觀異常集中,潔白晶瑩的鐘乳石、石筍、石柱、石幔、石花、捲曲石、石珍珠、石珊瑚等玲瓏剔透,密密匝匝,不染塵埃,溶洞景觀琳琅滿目,美不勝收、奧秘無窮,與粗獷宏偉的黃龍洞龍宮相比,迷宮更顯精美綺麗,前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曾為之題詞“中華江山多嬌姿,黃龍迷宮競折腰。”由於迷宮面積小,鐘乳石密集,景觀集中,美輪美奐。
湖南張家界黃龍洞 洞外生態廣場集民俗表演、旅遊服務、休閒生活等功能於一體,將傳統融入了現代,人文融入了自然,各種田園民俗風光盡收眼底。特別是廣場入口處投資1.6億元的地標性建築——哈利路亞音樂廳設計新穎、造型獨特、環境雅致,除每年承辦張家界國際鄉村音樂節開幕式和頒獎晚會外,每天還將向廣大遊客呈現一台3D技術和舞台藝術完美結合的原生態文化節目,向世人演繹魅力、神秘的張家界風情。 黃龍洞,一隻石猴和定海神針的永恆話題……黃龍洞,張家界之旅不容錯過的精彩!
旅遊信息
實用信息
門票信息
旺季(4月1日-11月15日):7:00-18:00;淡季(11月16日-次年3月31日):8:00-17:00。
開放時間
門票100元,包含洞內遊船費用。在校學生和60歲以上老人憑證60元。
交通信息
在張家界汽車站坐直達武陵源汽車站(10元左右,10分鐘一趟),然後再換乘武陵源城區1路公車直達黃龍洞(約10分鐘一趟),或換乘武陵源計程車也可(全程約20元)到達黃龍洞。下車後還需要步行15分鐘才能到洞口。